产生背景
因为现代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是
复合型的人才,仅靠单一的专业知识已不能适应现实对学生的要求,学生应成为“T”型人才,“丨”代表专业基础知识必须扎实,而“一”则要求学生通览各方面的知识。此外,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更加强调实用性、适应性、全面性,因此学生不但要掌握必要的书本知识,还要在实践中培养自身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社会的发展要求学生具有健康的人格,具有良好的
团队精神以及对职业不断追求的精神,这都将对学生的就业产生重要的影响。应当说,谁具有T型人才所需的要素,谁就更有可能在就业市场上获得一份满意的工作,就有可能为事业的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
职业优势
实践经验强,易于切入岗位; 就业能力高,易于加入企业; 职业素养高,易于融入社会。
职业劣势
无特别劣势。
特点
“T型”结构人才属于一种刚柔相济的优化结构人才,具有较高的效能性、较强的适应性、较好的进攻性和较多的独特性的特征。“T”型结构人才一般都有较大的发明创造。
如诺贝尔化学奖金获得者兰米格尔,一生中共获得15个名誉博士学位,并首创了粒子物理、表面化学等几门新学科,直到70多岁还有科学发明。相反,法国的
科贝尔欧洲中子技术中心副所长先前由于缺乏“T型”科技素质,使整个研究所的工作处于极不景气的状态。后来从
巴黎大学请来的一位年仅39岁的声学教授接任研究所领导职务,他的“交叉型”素质和“巨大的组织才能”,很快把这个中子技术中心的研究工作推到世界科学前列。
许多科学实验表明:大多数人往往对一些表面上看去似乎微不足道的情况不予理会,然而正是这类情况的发展对其研究生涯造成致命的结果。相反,科学研究中经常出现一种有趣的情形,即通过交叉型方式的交往,有时凭借不同行业的人的一句无意中的话,就能避免一次可怕的、乃至毁灭性的失败。交叉型的交往,对培养现代科技人才,站在世界科技前列,具有方法论意义。
培养
学校培养
长期以来,我们赋予高等教育的职能主要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是高层次的专业化教育。因此,根据社会经济发展中各行各业对专门人才需要的预测决定各专业类别的招生数量,学校按照各专业方向对学生进行专业化教育,毕业后让他们按专业方向“对口就业”就成为高教运作的基本模式。半个多世纪以来,这种办学模式 已为我们培养了一千多万各种专业人才,对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多学科交叉融合、综合化的趋势日益增强。当今的时代,任何高科学技术成果无一不是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结晶。因此,如何培养出高质量的“复合型”
创新型人才以满足形势发展的需要,已是摆在高等教育面前的十分突出的问题,这就引发了高等教育的深层次的变革。许多国家的教育界早已纷纷摒弃了专业化教育模式,把高等教育转移到提高国民整体素质的轨道上来。
企业培养
企业需调整某些部门的年龄构成或职工出现不能适应工作的情况或合并某些业务部门等等,都可能相应发生
职务轮换。在大企业中,每年都有相当数量的职工,被宣布进行横向流动。这已成为现代企业员工管理的普遍现象。也可以使员工成为多面手。
培养方式
“T型人才”培养项目的最大特色在于,它是以就业为导向,以实践为特色,直接面向企业应用的IT人才培养工程,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培养理念
拥有“宽泛扎实的理论基础+专业深入的技术技能+精准娴熟的实践经验”的人才。这种人才无论在理论知识架构、岗位工作技能,还是项目的实践操作上,都会成为企业的“多面手”。
“T型人才”培养项目的最大特色在于,它是以就业为导向,以实践为特色,直接面向企业应用的IT人才培养工程,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逆向工程式
深入企业进行岗位调研,了解企业最真实的人才需求,提取知识点、技能点以及关键工作流程,然后进行理论过渡,形成教案,开发教材。2006~2009年,中心先后邀请多位最优秀教师、大型软件企业经理开发人员、清华大学著名教授等进行了几次重要的教材研讨,“
逆向工程式”教材研发方法使得每一次教材升级,都能紧跟IT产业的发展趋势,紧贴企业的实际用人需求,使培养出来的人才能“适销对路”。
教学模式
“T型人才”培养项目改善了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开辟“清华IT学堂”、“软件实训课程”等新颖有效的教学模式,在2009课程体系中更是强调“四步教学法”和“
迭代教学”。理论传授上,主张从填鸭式被动教与学,转化为团队协作式学习,教师由Teacher转化为Instructor,对学生予以引导。实践训练上,利用清华IT工程师实训课程,引用真实的工程项目案例,模拟企业工作环境,让学员在项目进程中扮演不同角色,遭遇各种问题,使学员没有进入企业之前,就熟悉企业的工作环境,熟悉工作的流程,这样就做到了真正的以就业为导向、以实践为特色。
培养目标
"T"型人才培养在2009的课程体系中表现出的就是"
一专多能"。像软件人才能懂部分网络知识,网络人才懂部分数据库管理,多媒体人才知道如何进行动态网站开发等。
教育机构课程体系和专业设置改革,需要在原有“宽基础、厚理论”的基础上,给没有尖角的“钉子”,打造出企业所需要的合格尖角,我们形象地称之为“T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