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信道OFDMA
子信道OFDMA将整个OFDM系统的带宽分成若干子信道,每个子信道包括若干子载波,分配给一个用户(也可以一个用户占用多个子信道)。 OFDM子载波可以按两种方式组合成子信道:集中式和分布式,如下图所示。
-
集中式将若干连续子载波分配给一个子信道(用户),这种方式下系统可以通过频域调度(Scheduling)选择较优的子信道(用户)进行传输,从而获得多用户分集增益。另外,集中方式也可以降低信道估计的难度。但这种方式获得的频率分集增益较小,用户平均性能略差。
-
分布式系统将分配给一个子信道的子载波分散到整个带宽,各子载波交替排列,从而获得频率分集增益。但这种方式下信道估计较为复杂,也无法采用频域调度,抗频偏能力也较差。
设计中应根据实际情况在上述两种方式中灵活进行选择。
跳频OFDMA
子信道OFDMA对子信道(用户)的子载波分配相对固定,即某个用户在相当长的时长内使用指定的子载波组(这个时长由频域调度的周期而定)。
这种OFDMA系统足以实现小区内的多址,但实现小区间多址却有一定的问题。因为如果各小区根据本小区的信道变化情况进行调度,各小区使用的子载波资源难免冲突,随之导致小区间干扰。如果要避免这样的干扰,则需要在相邻小区间进行协调(联合调度),但这种协调可能需要网络层的信令交换的支持,对网络结构的影响较大。
一种很好的选择就是采用跳频OFDMA。
在跳频OFDMA系统中,分配给一个用户的子载波资源快速变化,每个时隙,此用户在所有子载波中抽取若干子载波使用,同一时隙中,各用户选用不同的子载波组,如下图所示。
与基于频域调度的子信道化不同,这种子载波的选择通常不依赖信道条件而定,而是随机抽取。在下一个时隙,无论信道是否发生变化,各用户都跳到另一组子载波发送,但用户使用的子载波仍不冲突。跳频的周期可能比子信道OFDMA的调度周期短的多,最短可为OFDM符号长度。这样,在小区内部,各用户仍然正交,并可利用频域分集增益。在小区之间不需进行协调,使用的子载波可能冲突,但快速跳频机制可以将这些干扰在时域和频域分散开来,即可将干扰白化为噪声,大大降低干扰的危害。在负载不是很重的系统中,跳频OFDMA可以简单而有效地抑制小区间干扰。
快速傅里叶变换点数FFT
1、一般应该是2的n次方,这样便于FFT进行更多层次的二分,从而加快变换速度。
2、为了对所有的点进行FFT应该,点数应该大于已采到点数。要是一次变换点数小于现有的采样点数,FFT会分段处理吗?
在python中,若采样点数是8172,NFFT = 256,那么应该会进行分段处理,然后再对,不同的段求均值,代码看的不太明白,有待进一步了解。
3、实际采样点越多,FFT后的频率分辨率越高。
4、FFT补零,频谱包络不变,但是频率分辨率会提高,从不同的角度看有区别,有待进一步了解。
采样速率:
采样频率,也称为采样速度或者采样率,定义了每秒从连续信号中提取并组成离散信号的采样个数,它用赫兹(Hz)来表示。采样频率的倒数是采样周期或者叫作采样时间,它是采样之间的时间间隔。通俗的讲采样频率是指计算机每秒钟采集多少个信号样本。
奈奎斯采样定理:如果信号带宽不到采样频率的一半(即奈奎斯特频率),那么此时这些离散的采样点能够完全表示原信号。高于或处于奈奎斯特频率的频率分量会导致混叠现象。大多数应用都要求避免混叠,混叠问题的严重程度与这些混叠频率分量的相对强度有关。两倍只是一个理论值,现实中往往大于2倍,常见的音频采样频率44.1KHz
子载波间距15kHz:主要考虑频谱效率和抗频偏能力。这个涉及的内容过于底层,在这里不做解释。把数据比喻成菜,载波就是菜篮子。
有效带宽180kHz=1PRB:
周期信号的频谱由幅度谱和相位谱组成。频谱的包络线每隔一个角频率时,通过零点。在某一个零点之后,谐波的幅度逐渐减小。通常将包含主要谐波分量的这段频率范围称为信号的有效频带宽度,简称“有效带宽”。
信号的有效带宽与信号时域的持续时间τ 成反比。
信号的有效带宽是信号频率特性中的重要指标,具有实际应用意义。在信号的有效带宽内,集中了信号的绝大部分谐波分量。换句话说,若信号丢失有效带宽以外的谐波成分,不会对信号产生明显影响。同样,任何系统也有其有效带宽。当信号通过系统时,信号与系统的有效带宽必须“匹配”。若信号的有效带宽大于系统的有效带宽,则信号通过此系统时,就会损失许多重要成分而产生较大失真;若信号的有效带宽远小于系统的有效带宽,信号可以顺利通过,但对系统资源是巨大浪费。
差不多可以理解成带宽中有效的带宽,即信道中可以通过的最大频宽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