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策略 接收 允许 速度 监视 contain channel 崩溃 入队
Redis,全称Remote Dictionary Server。
Redis 是完全开源免费的,遵守BSD协议,是一个高性能的key-value数据库。
Redis 与其他 key - value 缓存产品有以下三个特点:
Redis支持数据的持久化,可以将内存中的数据保持在磁盘中,重启的时候可以再次加载进行使用。
Redis不仅仅支持简单的key-value类型的数据,同时还提供list,set,zset,hash等数据结构的存储。
Redis支持数据的备份,即master-slave模式的数据备份。
性能极高 – Redis能读的速度是110000次/s,写的速度是81000次/s 。
丰富的数据类型 – Redis支持二进制案例的 Strings, Lists, Hashes, Sets 及 Ordered Sets 数据类型操作。
原子 – Redis的所有操作都是原子性的,同时Redis还支持对几个操作全并后的原子性执行。
丰富的特性 – Redis还支持 publish/subscribe, 通知, key 过期等等特性。
Redis有着更为复杂的数据结构并且提供对他们的原子性操作,这是一个不同于其他数据库的进化路径。Redis的数据类型都是基于基本数据结构的同时对程序员透明,无需进行额外的抽象。
Redis运行在内存中但是可以持久化到磁盘,所以在对不同数据集进行高速读写时需要权衡内存,应为数据量不能大于硬件内存。在内存数据库方面的另一个优点是, 相比在磁盘上相同的复杂的数据结构,在内存中操作起来非常简单,这样Redis可以做很多内部复杂性很强的事情。 同时,在磁盘格式方面他们是紧凑的以追加的方式产生的,因为他们并不需要进行随机访问;
一个键最大能存储512MB
string是redis最基本的类型,你可以理解成与Memcached一模一样的类型,一个key对应一个value。string类型是二进制安全的。意思是redis的string可以包含任何数据。比如jpg图片或者序列化的对象 。string类型是Redis最基本的数据类型,一个键最大能存储512MB。
1 SET key value 设置指定 key 的值 2 GET key 获取指定 key 的值。 3 GETRANGE key start end 返回 key 中字符串值的子字符 4 GETSET key value 将给定 key 的值设为 value ,并返回 key 的旧值(old value)。 5 GETBIT key offset 对 key 所储存的字符串值,获取指定偏移量上的位(bit)。 6 MGET key1 [key2..] 获取所有(一个或多个)给定 key 的值。 7 SETBIT key offset value 对 key 所储存的字符串值,设置或清除指定偏移量上的位(bit)。 8 SETEX key seconds value 将值 value 关联到 key ,并将 key 的过期时间设为 seconds (以秒为单位)。 9 SETNX key value 只有在 key 不存在时设置 key 的值。 10 SETRANGE key offset value 用 value 参数覆写给定 key 所储存的字符串值,从偏移量 offset 开始。 11 STRLEN key 返回 key 所储存的字符串值的长度。 12 MSET key value [key value ...] 同时设置一个或多个 key-value 对。 13 MSETNX key value [key value ...] 同时设置一个或多个 key-value 对,当且仅当所有给定 key 都不存在。 14 PSETEX key milliseconds value 这个命令和 SETEX 命令相似,但它以毫秒为单位设置 key 的生存时间,而不是像 SETEX 命令那样,以秒为单位。 15 INCR key 将 key 中储存的数字值增一。 16 INCRBY key increment 将 key 所储存的值加上给定的增量值(increment) 。 17 INCRBYFLOAT key increment 将 key 所储存的值加上给定的浮点增量值(increment) 。 18 DECR key 将 key 中储存的数字值减一。 19 DECRBY key decrement key 所储存的值减去给定的减量值(decrement) 。 20 APPEND key value 如果 key 已经存在并且是一个字符串, APPEND 命令将 value 追加到 key 原来的值的末尾。
21 使用EXPIRE和PERSIST命令分别设置Redis key的过期时间和永久有效。
Redis hash 是一个键值对集合。Redis hash是一个string类型的field和value的映射表,hash特别适合用于存储对象。每个 hash 可以存储 232 - 1 键值对(40多亿)
1 HDEL key field2 [field2] 删除一个或多个哈希表字段 2 HEXISTS key field 查看哈希表 key 中,指定的字段是否存在。 3 HGET key field 获取存储在哈希表中指定字段的值/td> 4 HGETALL key 获取在哈希表中指定 key 的所有字段和值 5 HINCRBY key field increment 为哈希表 key 中的指定字段的整数值加上增量 increment 。 6 HINCRBYFLOAT key field increment 为哈希表 key 中的指定字段的浮点数值加上增量 increment 。 7 HKEYS key 获取所有哈希表中的字段 8 HLEN key 获取哈希表中字段的数量 9 HMGET key field1 [field2] 获取所有给定字段的值 10 HMSET key field1 value1 [field2 value2 ] 同时将多个 field-value (域-值)对设置到哈希表 key 中。 11 HSET key field value 将哈希表 key 中的字段 field 的值设为 value 。 12 HSETNX key field value 只有在字段 field 不存在时,设置哈希表字段的值。 13 HVALS key 获取哈希表中所有值 14 HSCAN key cursor [MATCH pattern] [COUNT count] 迭代哈希表中的键值对。
Redis 列表是简单的字符串列表,按照插入顺序排序。你可以添加一个元素导列表的头部(左边)或者尾部(右边)。列表最多可存储 232 - 1 元素 (4294967295, 每个列表可存储40多亿)。
1 BLPOP key1 [key2 ] timeout 移出并获取列表的第一个元素, 如果列表没有元素会阻塞列表直到等待超时或发现可弹出元素为止。 2 BRPOP key1 [key2 ] timeout 移出并获取列表的最后一个元素, 如果列表没有元素会阻塞列表直到等待超时或发现可弹出元素为止。 3 BRPOPLPUSH source destination timeout 从列表中弹出一个值,将弹出的元素插入到另外一个列表中并返回它; 如果列表没有元素会阻塞列表直到等待超时或发现可弹出元素为止。 4 LINDEX key index 通过索引获取列表中的元素 5 LINSERT key BEFORE|AFTER pivot value 在列表的元素前或者后插入元素 6 LLEN key 获取列表长度 7 LPOP key 移出并获取列表的第一个元素 8 LPUSH key value1 [value2] 将一个或多个值插入到列表头部 9 LPUSHX key value 将一个或多个值插入到已存在的列表头部 10 LRANGE key start stop 获取列表指定范围内的元素 11 LREM key count value 移除列表元素 12 LSET key index value 通过索引设置列表元素的值 13 LTRIM key start stop 对一个列表进行修剪(trim),就是说,让列表只保留指定区间内的元素,不在指定区间之内的元素都将被删除。 14 RPOP key 移除并获取列表最后一个元素 15 RPOPLPUSH source destination 移除列表的最后一个元素,并将该元素添加到另一个列表并返回 16 RPUSH key value1 [value2] 在列表中添加一个或多个值 17 RPUSHX key value 为已存在的列表添加值
Redis的Set是string类型的无序集合。集合是通过哈希表实现的,所以添加,删除,查找的复杂度都是O(1)。添加一个string元素到,key对应的set集合中,成功返回1,如果元素以及在集合中返回0,key对应的set不存在返回错误。集合中最大的成员数为 232 - 1 (4294967295, 每个集合可存储40多亿个成员)。
1 SADD key member1 [member2] 向集合添加一个或多个成员 2 SCARD key 获取集合的成员数 3 SDIFF key1 [key2] 返回给定所有集合的差集 4 SDIFFSTORE destination key1 [key2] 返回给定所有集合的差集并存储在 destination 中 5 SINTER key1 [key2] 返回给定所有集合的交集 6 SINTERSTORE destination key1 [key2] 返回给定所有集合的交集并存储在 destination 中 7 SISMEMBER key member 判断 member 元素是否是集合 key 的成员 8 SMEMBERS key 返回集合中的所有成员 9 SMOVE source destination member 将 member 元素从 source 集合移动到 destination 集合 10 SPOP key 移除并返回集合中的一个随机元素 11 SRANDMEMBER key [count] 返回集合中一个或多个随机数 12 SREM key member1 [member2] 移除集合中一个或多个成员 13 SUNION key1 [key2] 返回所有给定集合的并集 14 SUNIONSTORE destination key1 [key2] 所有给定集合的并集存储在 destination 集合中 15 SSCAN key cursor [MATCH pattern] [COUNT count] 迭代集合中的元素
Redis zset 和 set 一样也是string类型元素的集合,且不允许重复的成员。不同的是每个元素都会关联一个double类型的分数。redis正是通过分数来为集合中的成员进行从小到大的排序。zset的成员是唯一的,但分数(score)却可以重复。添加元素到集合,若元素在集合中存在则更新对应score
1 ZADD key score1 member1 [score2 member2] 向有序集合添加一个或多个成员,或者更新已存在成员的分数 2 ZCARD key 获取有序集合的成员数 3 ZCOUNT key min max 计算在有序集合中指定区间分数的成员数 4 ZINCRBY key increment member 有序集合中对指定成员的分数加上增量 increment 5 ZINTERSTORE destination numkeys key [key ...] 计算给定的一个或多个有序集的交集并将结果集存储在新的有序集合 key 中 6 ZLEXCOUNT key min max 在有序集合中计算指定字典区间内成员数量 7 ZRANGE key start stop [WITHSCORES] 通过索引区间返回有序集合成指定区间内的成员 8 ZRANGEBYLEX key min max [LIMIT offset count] 通过字典区间返回有序集合的成员 9 ZRANGEBYSCORE key min max [WITHSCORES] [LIMIT] 通过分数返回有序集合指定区间内的成员 10 ZRANK key member 返回有序集合中指定成员的索引 11 ZREM key member [member ...] 移除有序集合中的一个或多个成员 12 ZREMRANGEBYLEX key min max 移除有序集合中给定的字典区间的所有成员 13 ZREMRANGEBYRANK key start stop 移除有序集合中给定的排名区间的所有成员 14 ZREMRANGEBYSCORE key min max 移除有序集合中给定的分数区间的所有成员 15 ZREVRANGE key start stop [WITHSCORES] 返回有序集中指定区间内的成员,通过索引,分数从高到底 16 ZREVRANGEBYSCORE key max min [WITHSCORES] 返回有序集中指定分数区间内的成员,分数从高到低排序 17 ZREVRANK key member 返回有序集合中指定成员的排名,有序集成员按分数值递减(从大到小)排序 18 ZSCORE key member 返回有序集中,成员的分数值 19 ZUNIONSTORE destination numkeys key [key ...] 计算给定的一个或多个有序集的并集,并存储在新的 key 中 20 ZSCAN key cursor [MATCH pattern] [COUNT count] 迭代有序集合中的元素(包括元素成员和元素分值)
Redis 发布订阅(pub/sub)是一种消息通信模式:发送者(pub)发送消息,订阅者(sub)接收消息。
Redis 客户端可以订阅任意数量的频道。
下图展示了频道 channel1 , 以及订阅这个频道的三个客户端 —— client2 、 client5 和 client1 之间的关系:
当有新消息通过 PUBLISH 命令发送给频道 channel1 时, 这个消息就会被发送给订阅它的三个客户端:
1 PSUBSCRIBE pattern [pattern ...] 订阅一个或多个符合给定模式的频道。 2 PUBSUB subcommand [argument [argument ...]] 查看订阅与发布系统状态。 3 PUBLISH channel message 将信息发送到指定的频道。 4 PUNSUBSCRIBE [pattern [pattern ...]] 退订所有给定模式的频道。 5 SUBSCRIBE channel [channel ...] 订阅给定的一个或多个频道的信息。 6 UNSUBSCRIBE [channel [channel ...]] 指退订给定的频道。
Redis 通过 MULTI、EXEC、WATCH 等命令来实现事务(transaction)功能。事务提供了一种将多个命令请求打包,然后一次性、按顺序地执行多个命令的机制,并且在事务执行期间,服务器不会中断事务而改去执行其他客户端的命令请求,它会将事务中的所有命令都执行完毕,然后才去处理其他客户端的命令请求。
在传统的关系式数据库中,常常用 ACID 性质来检验事务功能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在 Redis 中,事务总是具有原子性(Atomicity)、一致性(Consistency)和隔离性(Isolation),并且当 Redis 运行在某种特定的持久化模式下时,事务也具有持久性(Durability)。
Redis 事务可以一次执行多个命令, 并且带有以下两个重要的保证:
事务是一个单独的隔离操作:事务中的所有命令都会序列化、按顺序地执行。事务在执行的过程中,不会被其他客户端发送来的命令请求所打断。
事务是一个原子操作:事务中的命令要么全部被执行,要么全部都不执行。
一个事务从开始到执行会经历以下三个阶段:
开始事务(multi)
命令入队(。。。)
执行事务(exec)
1 DISCARD 取消事务,放弃执行事务块内的所有命令。 2 EXEC 执行所有事务块内的命令。 3 MULTI 标记一个事务块的开始。 4 UNWATCH 取消 WATCH 命令对所有 key 的监视。 5 WATCH key [key ...] 监视一个(或多个) key ,如果在事务执行之前这个(或这些) key 被其他命令所改动,那么事务将被打断
Redis为了达到最快的读写速度将数据都读到内存中,并通过异步的方式将数据写入磁盘。所以redis具有快速和数据持久化的特征。如果不将数据放在内存中,磁盘I/O速度为严重影响redis的性能。在内存越来越便宜的今天,redis将会越来越受欢迎。 如果设置了最大使用的内存,则数据已有记录数达到内存限值后不能继续插入新值。
很多时候我们需要持久化数据也就是将内存中的数据写入到硬盘里面,大部分原因是为了之后重用数据(比如重启机器、机器故障之后恢复数据),或者是为了防止系统故障而将数据备份到一个远程位置。
Redis不同于Memcached的很重一点就是,Redis支持持久化,而且支持两种不同的持久化操作。Redis的一种持久化方式叫快照(snapshotting,RDB),另一种方式是只追加文件(append-only file,AOF)。这两种方法各有千秋,下面我会详细这两种持久化方法是什么,怎么用,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持久化方法。
快照(snapshotting)持久化(RDB)
Redis可以通过创建快照来获得存储在内存里面的数据在某个时间点上的副本。Redis创建快照之后,可以对快照进行备份,可以将快照复制到其他服务器从而创建具有相同数据的服务器副本(Redis主从结构,主要用来提高Redis性能),还可以将快照留在原地以便重启服务器的时候使用。
快照持久化是Redis默认采用的持久化方式,在redis.conf配置文件中默认有此下配置:
save 900 1 #在900秒(15分钟)之后,如果至少有1个key发生变化,Redis就会自动触发BGSAVE命令创建快照。
save 300 10 #在300秒(5分钟)之后,如果至少有10个key发生变化,Redis就会自动触发BGSAVE命令创建快照。
save 60 10000 #在60秒(1分钟)之后,如果至少有10000个key发生变化,Redis就会自动触发BGSAVE命令创建快照。 AOF(append-only file)持久化
与快照持久化相比,AOF持久化 的实时性更好,因此已成为主流的持久化方案。默认情况下Redis没有开启AOF(append only file)方式的持久化,可以通过appendonly参数开启:
appendonly yes 开启AOF持久化后每执行一条会更改Redis中的数据的命令,Redis就会将该命令写入硬盘中的AOF文件。AOF文件的保存位置和RDB文件的位置相同,都是通过dir参数设置的,默认的文件名是appendonly.aof。
在Redis的配置文件中存在三种不同的 AOF 持久化方式,它们分别是:
appendfsync always #每次有数据修改发生时都会写入AOF文件,这样会严重降低Redis的速度 appendfsync everysec #每秒钟同步一次,显示地将多个写命令同步到硬盘 appendfsync no #让操作系统决定何时进行同步 为了兼顾数据和写入性能,用户可以考虑 appendfsync everysec选项 ,让Redis每秒同步一次AOF文件,Redis性能几乎没受到任何影响。而且这样即使出现系统崩溃,用户最多只会丢失一秒之内产生的数据。当硬盘忙于执行写入操作的时候,Redis还会优雅的放慢自己的速度以便适应硬盘的最大写入速度。
Redis 4.0 对于持久化机制的优化
Redis 4.0 开始支持 RDB 和 AOF 的混合持久化(默认关闭,可以通过配置项 aof-use-rdb-preamble 开启)。
如果把混合持久化打开,AOF 重写的时候就直接把 RDB 的内容写到 AOF 文件开头。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结合 RDB 和 AOF 的优点, 快速加载同时避免丢失过多的数据。当然缺点也是有的, AOF 里面的 RDB 部分是压缩格式不再是 AOF 格式,可读性较差。
补充内容:AOF 重写
AOF重写可以产生一个新的AOF文件,这个新的AOF文件和原有的AOF文件所保存的数据库状态一样,但体积更小。
AOF重写是一个有歧义的名字,该功能是通过读取数据库中的键值对来实现的,程序无须对现有AOF文件进行任何读入、分析或者写入操作。
在执行 BGREWRITEAOF 命令时,Redis 服务器会维护一个 AOF 重写缓冲区,该缓冲区会在子进程创建新AOF文件期间,记录服务器执行的所有写命令。当子进程完成创建新AOF文件的工作之后,服务器会将重写缓冲区中的所有内容追加到新AOF文件的末尾,使得新旧两个AOF文件所保存的数据库状态一致。最后,服务器用新的AOF文件替换旧的AOF文件,以此来完成AOF文件重写操作
Redis中有个设置时间过期的功能,即对存储在 redis 数据库中的值可以设置一个过期时间。作为一个缓存数据库,这是非常实用的。如我们一般项目中的 token 或者一些登录信息,尤其是短信验证码都是有时间限制的,按照传统的数据库处理方式,一般都是自己判断过期,这样无疑会严重影响项目性能。
我们 set key 的时候,都可以给一个 expire time,就是过期时间,通过过期时间我们可以指定这个 key 可以存活的时间。
如果假设你设置了一批 key 只能存活1个小时,那么接下来1小时后,redis是怎么对这批key进行删除的?
定期删除+惰性删除。
通过名字大概就能猜出这两个删除方式的意思了。
定期删除:redis默认是每隔 100ms 就随机抽取一些设置了过期时间的key,检查其是否过期,如果过期就删除。注意这里是随机抽取的。为什么要随机呢?你想一想假如 redis 存了几十万个 key ,每隔100ms就遍历所有的设置过期时间的 key 的话,就会给 CPU 带来很大的负载!
惰性删除 :定期删除可能会导致很多过期 key 到了时间并没有被删除掉。所以就有了惰性删除。假如你的过期 key,靠定期删除没有被删除掉,还停留在内存里,除非你的系统去查一下那个 key,才会被redis给删除掉。这就是所谓的惰性删除,也是够懒的哈!
但是仅仅通过设置过期时间还是有问题的。我们想一下:如果定期删除漏掉了很多过期 key,然后你也没及时去查,也就没走惰性删除,此时会怎么样?如果大量过期key堆积在内存里,导致redis内存块耗尽了。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redis 内存淘汰机制。
volatile-lru:从已设置过期时间的数据集(server.db[i].expires)中挑选最近最少使用的数据淘汰
volatile-ttl:从已设置过期时间的数据集(server.db[i].expires)中挑选将要过期的数据淘汰
volatile-random:从已设置过期时间的数据集(server.db[i].expires)中任意选择数据淘汰
allkeys-lru:当内存不足以容纳新写入数据时,在键空间中,移除最近最少使用的key(这个是最常用的)
allkeys-random:从数据集(server.db[i].dict)中任意选择数据淘汰
no-eviction:禁止驱逐数据,也就是说当内存不足以容纳新写入数据时,新写入操作会报错。这个应该没人使用吧!
4.0版本后增加以下两种:
volatile-lfu:从已设置过期时间的数据集(server.db[i].expires)中挑选最不经常使用的数据淘汰
allkeys-lfu:当内存不足以容纳新写入数据时,在键空间中,移除最不经常使用的key
淘汰机制可在redis.conf中进行配置
一个客户端运行了新的命令,添加了新的数据。Redi检查内存使用情况,如果大于maxmemory的限制, 则根据设定好的策略进行回收。一个新的命令被执行,等等。所以我们不断地穿越内存限制的边界,通过不断达到边界然后不断地回收回到边界以下。如果一个命令的结果导致大量内存被使用(例如很大的集合的交集保存到一个新的键),不用多久内存限制就会被这个内存使用量超越。
如果达到设置的上限,Redis的写命令会返回错误信息(但是读命令还可以正常返回), 或者你可以将Redis当缓存来使用配置淘汰机制
假如用户第一次访问数据库中的某些数据。这个过程会比较慢,因为是从硬盘上读取的。将该用户访问的数据存在数缓存中,这样下一次再访问这些数据的时候就可以直接从缓存中获取了。操作缓存就是直接操作内存,所以速度相当快。如果数据库中的对应数据改变的之后,同步改变缓存中相应的数据即可!
直接操作缓存能够承受的请求是远远大于直接访问数据库的,所以我们可以考虑把数据库中的部分数据转移到缓存中去,这样用户的一部分请求会直接到缓存这里而不用经过数据库。
标签:策略 接收 允许 速度 监视 contain channel 崩溃 入队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reecelin/p/119223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