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hover 范围 混合 定义 reset 远程 efi 部分 提示
概念:HTML5 中有个新属性autocomplete ,autocomplete 属性规定表单是否应该启用自动完成功能,它自动完成允许浏览器预测对字段的输入。当用户在字段开始键入时,浏览器基于之前键入过的值,应该显示出在字段中填写的选项。
<form autocomplete="on">
First name:<input type="text" name="fname" /><br />
Last name: <input type="text" name="lname" /><br />
E-mail: <input type="email" name="email" autocomplete="off" /><br />
<input type="submit" />
</form>
<p>请填写并提交此表单,然后重载页面,来查看自动完成功能是如何工作的。</p>
<p>请注意,表单的自动完成功能是打开的,而 e-mail 域是关闭的。</p>
关闭输入框的自动完成功能的方法:
打开自动完成功能的Form<br>
<form name="form1" autocomplete="on">
打开自动完成功能的输入框
<input type="text" autocomplete="on" ><br>
关闭自动完成功能的输入框
<input type="text" autocomplete="off"><br>
<input type="submit" value="提交"><br>
</form>
关闭自动完成功能的Form<br>
<form name="form1" autocomplete="off">
打开自动完成功能的输入框
<input type="text" autocomplete="on"><br>
关闭自动完成功能的输入框
<input type="text" autocomplete="off"><br>
<input type="submit" value="提交"><br>
</form>
区别
display: inline
;content
属性,否则一切都是无用功, content
属性也只能应用在 :before
和 :after
伪元素上;:before
和 :after
的内容无法被用户选中;.target:hover:after
。:before
和 :after
是在CSS2中提出来的,所以兼容IE8;::before
和 ::after
是CSS3中的写法,为了将伪类和伪元素区分开;::before
、::after
、::first-letter
、::first-line
、::selection
等;作用
这两个伪元素会在真正页面元素之前和之后插入一个额外的元素,从技术角度上讲,它们与下面的HTML标记是等效的
<p>
<span>:before</span>
这里是真正元素的内容
<span>:after</span>
</p>
:before
和 :after
将会在 blockquote
元素之前和之后插入新内容,它使用content
属性,也就是在内容
上进行操作
blockquote:before {
content: open-quote;
}
blockquote:after {
content: close-quote;
}
:before
和:after
虽然是伪元素,但它们所有用法和行为表现和真正的元素几乎完全一样;我们可以对它们进行任何的CSS样式设置,例如,改变它们的前景颜色,增加背景色/图,调整字体大小,调整对齐方式等等
blockquote:before {
content: open-quote;
font-size: 24pt;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42px;
color: #fff;
background: #ddd;
float: left;
position: relative;
top: 30px;
}
blockquote:after {
content: close-quote;
font-size: 24pt;
text-align: center;
line-height: 42px;
color: #fff;
background: #ddd;
float: right;
position: relative;
bottom: 40px;
}
:before
和:after
伪元素在页面中生成的元素在缺省情况下是“内联(inline)”元素,如果我们想指定它们的高度和宽度,需要首先定义它们为一个block元素,使用display: block;
blockquote:before {
content: close-quote;
...
/** 定义成 block 元素 **/
display: block;
height: 25px;
width: 25px;
}
blockquote:after {
content: close-quote;
....
/** 定义成 block 元素 **/
display: block;
height: 25px;
width: 25px;
}
我们不仅可以设置content
的文字内容,而且可以给它添加图片和背景图片。尽管content
属性直接支持url()
语法来插入一个图片,但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更常用的是使用background
属性来控制图片的显示
blockquote:before {
content: " ";
...
background: url(images/quotationmark.png) -3px -3px #ddd;
}
blockquote:after {
content: " ";
...
background: url(images/quotationmark.png) -1px -32px #ddd;
}
尽管伪元素和伪类是不同的东西,但我们可以将它们在同一个CSS规则里混合使用,例如,如果你想要这样的一个效果:当鼠标移动到blockquote
元素上时,由伪元素生成的“引号”的颜色变深
blockquote:hover:after, blockquote:hover:before {
background-color: #555;
}
概念:作用域是在运行时代码中的某些特定部分中变量,函数和对象的可访问性。换句话说,作用域决定了代码区块中变量和其他资源的可见性。作用域就是一个独立的地盘,让变量不会外泄、暴露出去。也就是说作用域最大的用处就是隔离变量,不同作用域下同名变量不会有冲突。ES6 之前 JavaScript 没有块级作用域,只有全局作用域和函数作用域。
function outFun2() {
var inVariable = "内层变量2";
}
outFun2();//要先执行这个函数,否则根本不知道里面是啥
console.log(inVariable); // Uncaught ReferenceError: inVariable is not defined
全局作用域
最外层函数和在最外层函数外面定义的变量拥有全局作用域
var outVariable = "我是最外层变量"; //最外层变量
function outFun() { //最外层函数
var inVariable = "内层变量";
function innerFun() { //内层函数
console.log(inVariable);
}
innerFun();
}
console.log(outVariable); //我是最外层变量
outFun(); //内层变量
console.log(inVariable); //inVariable is not defined
innerFun(); //innerFun is not defined
所有末定义直接赋值的变量自动声明为拥有全局作用域
function outFun2() {
variable = "未定义直接赋值的变量";
var inVariable2 = "内层变量2";
}
outFun2();//要先执行这个函数,否则根本不知道里面是啥
console.log(variable); //未定义直接赋值的变量
console.log(inVariable2); //inVariable2 is not defined
所有window对象的属性拥有全局作用域:一般情况下,window对象的内置属性都拥有全局作用域,例如window.name、window.location、window.top等等。全局作用域有个弊端,如果写了很多行 JS 代码,变量定义都没有用函数包括,那么它们就全部都在全局作用域中。这样就会 污染全局命名空间, 容易引起命名冲突
// 张三写的代码中
var data = {a: 100}
// 李四写的代码中
var data = {x: true}
函数作用域
函数作用域是指声明在函数内部的变量,和全局作用域相反,局部作用域一般只在固定的代码片段内可访问到,最常见的例如函数内部
function doSomething(){
var blogName="浪里行舟";
function innerSay(){
alert(blogName);
}
innerSay();
}
alert(blogName); //脚本错误
innerSay(); //脚本错误
作用域是分层的,内层作用域可以访问外层作用域的变量,反之则不行。值得注意的是:块语句(大括号“{}”中间的语句),如 if 和 switch 条件语句或 for 和 while 循环语句,不像函数,它们不会创建一个新的作用域。在块语句中定义的变量将保留在它们已经存在的作用域中
if (true) {
// 'if' 条件语句块不会创建一个新的作用域
var name = 'Hammad'; // name 依然在全局作用域中
}
console.log(name); // logs 'Hammad'
块级作用域
块级作用域可通过新增命令let和const声明,所声明的变量在指定块的作用域外无法被访问。块级作用域在如下情况被创建:
在一个函数内部
在一个代码块(由一对花括号包裹)内部
let 声明的语法与 var 的语法一致。基本上可以用 let 来代替 var 进行变量声明,但会将变量的作用域限制在当前代码块中。块级作用域有以下几个特点:
//声明变量不会提升到代码块顶部
function getValue(condition) {
if (condition) {
let value = "blue";
return value;
} else {
return null;// value 在此处不可用
}
//value 在此处不可用
}
//禁止重复声明
var count = 30;
let count = 40; // Uncaught SyntaxError: Identifier 'count' has already been declared
//循环中的绑定块作用域的妙用
var a = [];
for (let i = 0; i < 10; i++) {
a[i] = function () {
console.log(i);
};
}
a[6](); // 6
HTTP状态码分类
分类 | 分类描述 |
---|---|
1** | 信息,服务器收到请求,需要请求者继续执行操作 |
2** | 成功,操作被成功接收并处理 |
3** | 重定向,需要进一步的操作以完成请求 |
4** | 客户端错误,请求包含语法错误或无法完成请求 |
5** | 服务器错误,服务器在处理请求的过程中发生了错误 |
HTTP状态码列表
状态码 | 状态码英文名称 | 中文描述 |
---|---|---|
100 | Continue | 继续。客户端应继续其请求 |
101 | Switching Protocols | 切换协议。服务器根据客户端的请求切换协议。只能切换到更高级的协议,例如,切换到HTTP的新版本协议 |
200 | OK | 请求成功。一般用于GET与POST请求 |
201 | Created | 已创建。成功请求并创建了新的资源 |
202 | Accepted | 已接受。已经接受请求,但未处理完成 |
203 | Non-Authoritative Information | 非授权信息。请求成功。但返回的meta信息不在原始的服务器,而是一个副本 |
204 | No Content | 无内容。服务器成功处理,但未返回内容。在未更新网页的情况下,可确保浏览器继续显示当前文档 |
205 | Reset Content | 重置内容。服务器处理成功,用户终端(例如:浏览器)应重置文档视图。可通过此返回码清除浏览器的表单域 |
206 | Partial Content | 部分内容。服务器成功处理了部分GET请求 |
300 | Multiple Choices | 多种选择。请求的资源可包括多个位置,相应可返回一个资源特征与地址的列表用于用户终端(例如:浏览器)选择 |
301 | Moved Permanently | 永久移动。请求的资源已被永久的移动到新URI,返回信息会包括新的URI,浏览器会自动定向到新URI。今后任何新的请求都应使用新的URI代替 |
302 | Found | 临时移动。与301类似。但资源只是临时被移动。客户端应继续使用原有URI |
303 | See Other | 查看其它地址。与301类似。使用GET和POST请求查看 |
304 | Not Modified | 未修改。所请求的资源未修改,服务器返回此状态码时,不会返回任何资源。客户端通常会缓存访问过的资源,通过提供一个头信息指出客户端希望只返回在指定日期之后修改的资源 |
305 | Use Proxy | 使用代理。所请求的资源必须通过代理访问 |
306 | Unused | 已经被废弃的HTTP状态码 |
307 | Temporary Redirect | 临时重定向。与302类似。使用GET请求重定向 |
400 | Bad Request | 客户端请求的语法错误,服务器无法理解 |
401 | Unauthorized | 请求要求用户的身份认证 |
402 | Payment Required | 保留,将来使用 |
403 | Forbidden | 服务器理解请求客户端的请求,但是拒绝执行此请求 |
404 | Not Found | 服务器无法根据客户端的请求找到资源(网页)。通过此代码,网站设计人员可设置"您所请求的资源无法找到"的个性页面 |
405 | Method Not Allowed | 客户端请求中的方法被禁止 |
406 | Not Acceptable | 服务器无法根据客户端请求的内容特性完成请求 |
407 | Proxy Authentication Required | 请求要求代理的身份认证,与401类似,但请求者应当使用代理进行授权 |
408 | Request Time-out | 服务器等待客户端发送的请求时间过长,超时 |
409 | Conflict | 服务器完成客户端的 PUT 请求时可能返回此代码,服务器处理请求时发生了冲突 |
410 | Gone | 客户端请求的资源已经不存在。410不同于404,如果资源以前有现在被永久删除了可使用410代码,网站设计人员可通过301代码指定资源的新位置 |
411 | Length Required | 服务器无法处理客户端发送的不带Content-Length的请求信息 |
412 | Precondition Failed | 客户端请求信息的先决条件错误 |
413 | Request Entity Too Large | 由于请求的实体过大,服务器无法处理,因此拒绝请求。为防止客户端的连续请求,服务器可能会关闭连接。如果只是服务器暂时无法处理,则会包含一个Retry-After的响应信息 |
414 | Request-URI Too Large | 请求的URI过长(URI通常为网址),服务器无法处理 |
415 | Unsupported Media Type | 服务器无法处理请求附带的媒体格式 |
416 | Requested range not satisfiable | 客户端请求的范围无效 |
417 | Expectation Failed | 服务器无法满足Expect的请求头信息 |
500 | Internal Server Error | 服务器内部错误,无法完成请求 |
501 | Not Implemented | 服务器不支持请求的功能,无法完成请求 |
502 | Bad Gateway | 作为网关或者代理工作的服务器尝试执行请求时,从远程服务器接收到了一个无效的响应 |
503 | Service Unavailable | 由于超载或系统维护,服务器暂时的无法处理客户端的请求。延时的长度可包含在服务器的Retry-After头信息中 |
504 | Gateway Time-out | 充当网关或代理的服务器,未及时从远端服务器获取请求 |
505 | HTTP Version not supported | 服务器不支持请求的HTTP协议的版本,无法完成处理 |
标签:hover 范围 混合 定义 reset 远程 efi 部分 提示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EricZLin/p/120756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