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迷,mamicode.com
首页 > 其他好文 > 详细

行在创业演义:普惠大数据

时间:2020-01-19 14:13:32      阅读:198      评论:0      收藏:0      [点我收藏+]

标签:精确   路径   class   交通   重要   定价策略   数据交换   定制   部分   

近20年资深数据玩家,12年阿里系数据经验,阿里巴巴首个数据仓库建立者,阿里巴巴TCIF主持创建者,阿里巴巴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平台“数加”创始人,ID Mapping和数据交换等20多项大数据方面专利持有者……

2016年,这些含金量极高的标签都已集于行在一人。

所以当行在决定从阿里毕业,从头创业折腾自己时,所有人都吓了一跳。

“没有创过业的人生是不完整的。”关于他当时的选择,行在总是轻描淡写、一语带过,心里却觉得,这是水到渠成的事。

 

01 “理想”

不严格地说,奇点云已是行在的“第二次”创业。

梦回2015,春暖花开,阿里西溪园区,时任阿里云总裁胡晓明(花名孙权)对行在说:“你要带团队去创业了。”

行在很困惑,直到4月23日,一个小型欢送会后,还在襁褓中的阿里云大数据平台“数加”团队搬离了西溪园区,来到云栖小镇。

入驻云栖第一天,小镇管委会给了行在一大把钥匙。在西溪园区,环境好,条件好,哪里管过钥匙的事?新办公室的地板吱呀作响,窗帘还会因阳光暴晒而散发异味。团队初建,面临当时还很荒凉的云栖小镇,成员们心里不免生出退意。

行在回想起云栖岁月:“没有任何的娱乐活动,每天饭后只能和才言绕着云栖小镇,一圈一圈地散步,成天就聊怎么把阿里的数据能力外化给社会。”

2014年,阿里巴巴数据平台部(CDO)背负着商业化的重担并入阿里云。彼时CDO已打破了阿里内部的数据孤岛,统筹集团的数据力量,在阿里体系内用丰富的数据分析和挖掘工具(如TCIF、数据魔方、淘宝指数等)满足了各子单元的多样需求。而革命尚未成功!阿里不愿把积淀十年的数据功力圈定在体系之内。

于是,行在带领的“数加”被选为先锋部队,从在内部服务一个企业,冲向服务外部千万个企业的前线。

技术图片

数加团队与马老师的一张老照片

 

“这个环境,倒是很适合创业,”回忆半晌,行在又补充道,“没有干扰,一心一意。”

一心一意的数加团队在5月18日就获得了第一笔营收,5月26日开发平台(D+Base实例)部署成功,截至当年7月31日,累计已有共9家外部工作室完成线上入驻。

云栖垦荒,精研琢磨,数加做成了两件事:

其一,数据平台的封装。阿里巴巴的数据平台非常复杂,底层有万余台机器,然而从成本考虑,并非所有企业都需要它100%的能力——哪怕是中型企业,也用不到这么庞大的规模。数加通过对阿里巴巴数据平台的封装,实现了把数据平台能力按需供给更多企业。

其二,提供数据服务。数据服务是数据平台必不可缺的一部分,也是数加用数据赋能外部企业至关重要的一步。数加沉淀出了几十项产品、工具和解决方案,以帮助客户应对不同的需求。例如数据可视化DataV,只要一星期,企业即可拥有双11“同款大屏”,实时触摸数据世界的脉搏。

基于这两件事,数加团队最终搭建了业界最完整的大数据价值体系,在智慧电力、智慧烟草、智慧医疗、智慧交通、智慧税务、精准营销等领域持续发力,不断积累最佳实践,数据生态的蓝图愈加清晰。

2016年1月20日,“数加”在云栖大会上海峰会正式发布。

作为阿里多年来在数据技术方面的集大成者,这个一站式大数据平台开放了阿里巴巴十年的大数据处理能力,向世界宣告:要让全球任何一个企业、个人都能用上大数据。

在宣传片里,行在说:希望数加能做到“普惠大数据”,能够把阿里在大数据方面的这些能力、技术分享出来,让创业公司也能方便地使用到这些大数据的技术。我们希望通过数加去引领大数据行业的发展,培养大数据方面的人才以及生态,让大数据的技术平民化。

12年光阴付阿里,“普惠”是阿里的理想,也是行在的理想。

 

02 “奇点”

2016年天猫双11,超1207亿交易额,阿里巴巴又一次刷新了电商的记录。

那年冬天,行在决意走出阿里的花园。他想把在线上的经验带给更多实体商业。

行在和信了行在的“邪”一起来创业的兄弟4人坐在西湖北山上的茶馆里,带着创业前夕的几分雀跃和紧张,聊新公司,聊未来。

行在喜欢科幻,他提议,不如给公司取名“奇点云”。

在天文物理领域,奇点(qí)是大爆炸宇宙论中的一个“点”,在这个点,时空无限弯曲,宇宙在点的大爆炸后膨胀形成;在人工智能领域,奇点(jī)则是机器智慧超越人类智慧的那个瞬间。

高冷中带着几分活泼,又与他们想做的事不谋而合。行在很喜欢。

未曾想,从大厂老员工到萌新创业者,这或许也是行在世界线的奇点:那个已知的、熟悉的、游刃有余的世界,瞬间变成了未知的全新世界。

这个世界广阔无垠,充满好奇,有着无限的可能性。同时,也有无数问题向行在涌来……

你必须回答:客户是谁?你们能给客户什么?

第一个问题好答。

还在数加时期,接触各行各业后,行在和团队就已初步得出了一个经验:零售和政府会率先践行大数据的落地。这两个行业也是行在最熟悉的。

因此,新生儿奇点云选择先从新零售和政府入手:在政府服务领域,以云端小镇为切口,专注研发特色小镇的大数据智慧化平台,并在杭州梦想小镇落地试点。短短2个月间,奇点云帮助多个小镇完成了“全媒体数据中心”的大数据系统研发及部署。在新零售领域,奇点云则与国内多家知名零售品牌开展合作,就智慧门店大数据服务进行深入解决方案的研发和试点。

第二个问题,你们能给客户什么?

其实,在“奇点云”拥有它的名字之前,行在心里就有了方向:“让实体商家拥有淘宝一样的数据化运营能力”。这是行在创业的初衷,也是奇点云的愿景。

谈到为企业提供数据服务,彼时行业普遍的做法是提供数据平台产品,比如同有Data姓氏的一众“兄弟姐妹”。行在作为“数加”创始人,数据平台的天然基因使然,数据平台产品自是要做的——奇点云DataSimba,具备数据集成、数据开发、数据治理等能力,提供不可或缺的底层服务。

但行在认为,仅凭数据平台产品,还远远不足以带客户跨越DT时代的大河,抵达数智化的彼岸。要让实体商家真正拥有淘宝一样的数据化运营能力,奇点云必须深耕行业,为企业提供完整的数据中台服务,用数据应用帮助企业降本增效。

借用行在最喜欢打的比方,如果把数据中台的底层平台比作土地,奇点云不仅要帮助客户把这片土地耕耘得更加肥沃,还要在土地上种出苹果树(数据应用),结出苹果,也就是让客户看到实际的业务价值。

技术图片
行在的数据中台“苹果树理论”示意图
 

行在对“种苹果树”颇有执念,直到奇点云步入第4年,他依旧表示:在整个大环境的意识、人才储备和算力算法取得突破性发展之前,会一直坚持这件事。

 

03 “对手”

常有人把企业的数据比作原油。而我们这一行做的事,是把原油按需、按比例提炼为可用的成品油,注入企业的引擎,助推发展。

奇点云也认同。无论是“提炼汽油、机油还是柴油”,我们都非常擅长,且乐此不疲。

还记得奇点云官网上线不久,就有一位客户通过官网留言找到我们,希望上数据中台。这位客户是一家传统企业,在全国布有几千家门店,年营业额在100亿到200亿之间。一定大有可为,团队兴奋不已。

没想到,入场后我们当即遇到了“对手”——这位客户只有300G的数据。

“300G是什么概念?一台笔记本电脑就可以装下。”这位“对手”对行在的冲击过大,导致他总爱把这个陈年例子挂在嘴边。

阿里系出身,技术团队打遍天下无敌手,却也容易忽视一个前置条件:原来在线上,对于电商而言,不会缺数据——哪怕缺了,数据都是结构化的,有的是办法。而到了线下场景,一方面,消费者行为数据缺失,企业运营方很难触达海量的真实消费者行为;另一方面,线下有海量的视图声数据,但都是非结构化的,企业用不起来。

行在发现,实体商业的核心数据矛盾原来并不在于“有了数据如何用”,而在于“如何拥有数据”。

从电子商业到实体商业,要让实体商家真正拥有淘宝一样的数据化运营能力,必须过了这个坎。

 


技术图片

行在于2018智能零售产品发布会

 

2018年初春,奇点魔柜、奇点魔镜、奇点识客等智能零售产品炫酷发布。新零售正当风口,如果有人要用“新零售技术服务商”形容那时的奇点云,倒也没错。

但行在心里很清楚,新零售并不是奇点云所追求的终点:

2018年底,一家大型综合体找到了奇点云。这家综合体驻有上百家品牌专柜,日均客流超三千人次,但综合体运营与消费者之间,还隔着好几层“窗户纸”:作为综合体这一方,只能借由品牌商触达C端,对消费者缺乏直接的认知;每天虽有不少客人光顾商场,却不知道这些客人喜欢去哪里;如果想要稍精确一些的客流数据,还得依赖人工统计和WiFi探针,消耗大量人力物力时间,绝非长久之计。

为此,行在拿出了AIoT这把金钥匙:借助人工智能和物联网,连接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多维度采集线下消费者数据,以One-ID打通数据,最终构建消费者全域画像,推动业务数字化运营。

例如,通过部署改造客流视频分析系统,实现了综合体客流量数据的自动统计以及行为轨迹和热力分析,从而准确反映客流变化趋势;在特定位置部署了奇点魔镜、小票机等智能互动设备,帮助商场丰富互动场景、提升消费者体验的同时,更扩展了消费者数据的收集入口,丰富了对消费者的理解;融合第三方数据(例如商超大数据),补充数据维度。

在AIoT的支撑下,奇点云成功为这家综合体积累了宝贵的会员数据资产,借助数据智能洞察会员,会员运营从此有迹可循。

(这个方案经迭代、产品化,正式升级成为了“奇点识客”,目前正为全国数家百购商超提供服务。)

怀抱“让商业更智能”的使命,奇点云反而以新零售为契机,找到了独有的解决路径:用硬件作为线下数据触点,建立与消费者的连接,采集线下的行为数据,并借助第三方数据补充维度;通过AI算法把收集到的视图声数据结构化,从而完成数据的补充和升维。因此严格来说,行在要做的是“AI驱动的数据中台”。

技术图片

AI驱动的数据中台分层

 

那位“300G数据”的客户最后怎么样了?

你应该已经猜到,借助硬件和AI算法,我们为这家企业补齐了消费者数据,并加入了店面及周边信息、节假日、销售数据等多个维度数据,最终根据数十个维度的数据分析,为其提供了一套智能定价模型,让这个企业在全国的每一家店都能有自己“个性化定制”的定价策略,智能降价,千店千面。在此基础上,这家企业每年大约增加了5000万营收。

 

04 “疗效”

2019年夏天以来,关于“数据中台”的讨论火热不停。一方面,“数据中台”的提出者和最早实践者阿里巴巴对市场的教育成效初显;更重要的是,很多企业的数据问题在2019年浮出了水面,原有的“人+系统+流程”已遇到瓶颈。

以往服务商需要费尽心力去解释“为什么需要数据中台”、“数据中台能为企业带来什么”,而现在,有许多企业已经改变了踮脚张望的姿态,主动出击:我要你用数据服务帮我解决一个问题,或更直接的——我要一个数据中台。

这片新增市场广阔无边,有无数玩家涌入,概念众说纷纭,产品琳琅满目。而行在并未改变目标——经历从已知市场到未知市场的跳跃,作为“AI驱动的数据中台”创导者,作为“种了3年苹果树”的人,他说:“最终,我们还是要看疗效。”

譬如,为了对症下药,在卖产品卖服务之前,我们要先“望闻问切”。

行在认为,企业的数据战略并不是一个单纯的技术问题,而要从业务、技术、组织三个维度来综合考量。为了帮助客户厘清差距、明确方向,在2019年奇点云推出了大数据咨询服务,协助企业建立并推进数据战略,切实解决数字转型中的问题。

大量案例实践证明,先咨询、后做数据中台,不失为绝佳的方法论,大大提升了数字化转型的落地效率和效果。

再如,若常见的“口服药”只能帮助客户补上数据短板,何不用上“特效药”,彻底把弱势变成优势?

正如机器智慧与人类智慧的“奇点”所寓意的,行在相信,未来,数据和算法将彻底地把人类从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让人发挥聪明才智,去做人擅长的事情——思考、决策和创新。

因此,为帮助企业构建数字化未来,奇点云把数据和算法视为整体,其中,AI将为企业提供算法,不断沉淀公司经验优势,乃至夯实竞争壁垒。例如,2019年奇点云研发了智能人效、智能调补货、智能销量预测等数据智能模型,并推出了奇点识客、奇点识场等AI产品,一方面,用机器代替人工,另一方面,用算法代替经验公式,为企业带来乘法级的降本增效。

“世界那么大,懂你的是算法。”算法是一剂良药,未来它能做的可以更多。

刚刚过去的2019年,被业界称为数据中台元年。

这一年,常有文章大张旗鼓:“不做数据中台会死吗?”

再大的风,也会有吹过的时候。无论你愿不愿意,2019已经被2020拍在了沙滩上。行在是这样回答的:“不一定,要看企业的情况。但如果所有企业都不做数据中台,数据中台服务商会死。”

他难得开了个玩笑,解释道:“作为一个企业的leader,要对客户、员工、投资人负责,要说我从来不慌,那是假的。但是有些事情,必须你自己来想清楚。如果你认定了普惠大数据这件事,认定了数据+算法=未来,那就没什么好慌的。”

技术图片

行在创业演义:普惠大数据

标签:精确   路径   class   交通   重要   定价策略   数据交换   定制   部分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StartDT/p/12213414.html

(0)
(0)
   
举报
评论 一句话评论(0
登录后才能评论!
© 2014 mamicode.com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gaon5@hotmail.com
迷上了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