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迷,mamicode.com
首页 > 其他好文 > 详细

《禅的故事》--易中天

时间:2020-01-30 09:38:46      阅读:431      评论:0      收藏:0      [点我收藏+]

标签:印度   千言万语   实现   知识   怎样   目标   告诉   自己   重建   

《禅的故事》--易中天


道就是真理或规律,最高的道就叫大道。德则是功能或作用,最高的德就叫大德。

知识靠传授。方法靠示范。智慧靠启迪。

禅又是有用的,它能帮助我们:认识自己。对抗孤独。缓解焦虑。变得聪明。

夜留下一片寂寞,河边不见人影一个。我挽着你,你挽着我,暗的街上来回走着。夜留下一片寂寞,世上只有我们两个。我望着你,你望着我,千言万语化作沉默。

达摩说:好吧,你告诉我,为什么要学佛?慧可说:我心不安。达摩说:把心给我,我帮你安。慧可说:我不知道心在哪里。达摩说:已经给你安放好了。慧可豁然开朗,大彻大悟。

佛教又怎样才能立足华夏,站住脚跟呢?一要简单,二要实用,三要中国化。因此,兴旺起来的,是净土宗和禅宗。

原因找对了,就叫集谛。方法找对了,就叫灭谛。目标实现了,就叫道谛。再加上苦谛,就叫四圣谛,

梵天:世界的创造者。
毗湿奴(毗读如皮):世界的维护者。
湿婆:世界的破坏者和重建者。

活人成仙,死人成神,仙与神的区别正在这里。

印度佛教忌讳的是荤而不是腥。荤是植物,包括葱蒜和韭菜,肉类则是腥。忌腥是梁武帝定的,理由是佛教反对杀生,真实原因其实是财政负担太重,吃不起了。

佛教,就是主张觉悟的宗教。成佛,则是从众生转变为觉悟的人。

北宗主张慢慢来,渐入佳境,叫:渐悟
南宗主张刹那间,顿时觉悟,叫:顿悟

最伟大最庄严最神圣的都可以不当回事,还有什么可执着的,又有什么放不下的呢?

有一次,某位僧人向他请教。那人说:请问大和尚,道在哪里?惟宽说:就在眼前。那人说:既然就在眼前,我怎么看不见?惟宽说:因为有“我”,所以看不见。那人说:那大和尚你,看得见吗?惟宽说:又有你,又有我,更看不见。那人说:没有我也没有你,就看得见了吧?惟宽说:没有你也没有我,谁看啊?

画打鬼的钟馗,题目却叫《有我有鬼》,意思是这世界上之所以有鬼,是因为有钟馗。

老人说:大修行的人还会落入因果报应吗?怀海说:你怎么回答?老人说:不落因果。怀海说:好!你再问一遍。老人说:大修行的人还会落入因果报应吗?话音刚落,怀海就应声答道:不昧因果。

有人问慧轮:宝剑未出匣时怎么样?慧轮说:不在外面。又问:出匣以后怎么样?慧轮说:不在里面。

首先,否定的表述更准确,也更加留有余地。因为“在里面”就是在里面,而“不在里面”却未必就是在外面。

其次,否定比肯定更有力量。说是,语气再坚定也不过如此。

知识属于人类,智慧属于个人。知识可以传授,智慧只能启迪。

苏东坡问:善男信女拿着念珠,是为了念诵菩萨。观音怎么也拿念珠?观音又念诵谁?佛印回答:念诵观音。苏东坡问:观音为什么要念诵观音?佛印回答:因为菩萨比谁都清楚,求人不如求己。

《禅的故事》--易中天

标签:印度   千言万语   实现   知识   怎样   目标   告诉   自己   重建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hichens/p/12242108.html

(0)
(0)
   
举报
评论 一句话评论(0
登录后才能评论!
© 2014 mamicode.com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gaon5@hotmail.com
迷上了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