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its work nes 版本 一段 ssh metadata php-fpm 工作
磁盘类型:
磁盘大小:
kubernetes节点需要的磁盘空间也不小,Docker镜像、系统日志、应用日志都保存在磁盘上。创建kubernetes集群的时候,要考虑每个节点上要部署的pod数量,每个pod的日志大小、镜像大小、临时数据,再加上系统预留的值。
kubernetes集群中操作系统占用3G左右的磁盘空间,建议预留8G左右的磁盘空间。剩余空间考虑到给kubernetes资源对象使用。
在使用kubernetes集群时,经常会遇到:在一个节点上调度了太多的pod,导致节点负载太高,没法正常对外提供服务的问题。
为避免上述问题,在kubernetes中部署pod时,您可以指定pod需要的request及limit的资源,kubernetes在部署这个pod时,就会根据pod的需求找到一个具有充足空闲资源的节点部署这个pod。下面例子中就声明了nginx这个pod需要1核CPU,1024M内存,运行实际应用不能超过2核CPU和4096MB内存。
apiVersion: v1 kind: Pod metadata: name: nginx spec: containers: - name: nginx image: nginx resources: # 资源声明 requests: memory: "1024Mi" cpu: "1000m" limits: memory: "4096Mi" cpu: "2000m"
kubernetes采用静态资源调度方式,对于每个节点上的剩余资源,是这样计算的:节点剩余资源=节点总资源-已经分配出去的资源,并不是实际使用的资源。如果您自己手动裕兴一个很耗资源的程序,kubernetes并不能感知到。
另外所有的pod上都要声明resource。对于没有声明resource的pod,它被调度到某个节点后,kubernetes也不会在对应的节点上扣掉这个pod使用的资源。可能会导致节点上调度过去的太多的pod。
游戏应用可能会有一些外部依赖,例如需要从数据库(DB)读取数据或者依赖另一个服务的接口。应用启动的时候,外部依赖尾部都能满足。手工运维的时候,通常采用依赖不满足立即退出的方式,也就是所谓的failfast,但是在kubernetes中,这种策略不再适用。原因在于kubernetes中多数运维操作是自动的,不需要人工接入,例如部署应用,您不用自己选择节点,再到节点上启动应用,应用fail,不用手动重启,kubernetes会自动重启应用。负载增高,还可以通过HPA自动扩容。
针对启动时依赖不满足这个场景,假设有两个应用A和B,A依赖B,对A来说就是依赖不满足。如果A还是按照传统的方式直接退出,当B启动之后,A也不会再启动,必须人工介入处理才行。
kubernetes的最好的方式就是启动时检查依赖,如果不满足,轮训等待,而不是直接退出。可以通过Init Container(https://kubernetes.io/docs/concepts/workloads/pods/init-containers/?spm=a2c63.p38356.879954.9.79896be3WGvb05#what-can-init-containers-be-used-for)完成这个功能。
pod运行过程中进程退出是个很常见的问题,无论是代码里面的一个BUG,还是占用内存还多,都会导致应用进程退出,pod退出。您可以在pod上配置restart Policy,都能实现pod挂掉之后在自动重启。
apiVersion: v1 kind: Pod metadata: name: tomcat spec: containers: - name: tomcat image: tomcat restartPolicy: OnFailure #
restart Policy有三个可选值
Pod处于running状态和pod能正常提供服务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一个running状态的pod,里面的进程可能发生了死锁而无法提供服务。但是因为pod还是running的,kubernetes也不会自动重启这个pod。所有我们要在所有pod上配置liveness probe,探测pod是否真的存活,是否还能提供服务。如果liveness probe发现了问题,kubernetes会自动重启pod。
readiness probe 用于探测pod是不是可以对外提供服务。应用启动过程中需要一些时间完成初始化,在这个过程中是没法对外提供服务的,通过readiness probe,可以告诉ingress 或者service能不能把流量继续转发到这个pod上,当pod出现问题的时候,readiness probe能够避免新流量继续转发给这个pod。
apiVersion: v1 kind: Pod metadata: name: tomcat spec: containers: - name: tomcat image: tomcat livenessProbe: httpGet: path: /index.jsp port: 8080 initialDelaySeconds: 3 periodSeconds: 3 readinessProbe: httpGet: path: /index.jsp port: 8080
很多刚刚接触容器的人按照旧习惯把容器当做虚拟机(VM)使用,在一个容器里面放置多个进程:监控进程、日志进程、sshd进程、甚至整个systemd。这样操作存在两个问题:
- 判断pod整体的资源占用会变复杂,不方便实施前面提到resource limit。
- 容器内只有一个进程的情况,进程挂了,外面的容器引擎可以清楚的感知到,然后重启容器。如果容器内有多个进程,某个进程挂了,容器未必受影响,外部的容器引擎感知不到容器内有进程退出,也不会对容器做任何的操作,但是实际上容器已经不能正常工作了。
如果有好几个进程需要进行协同工作,在kubernetes里也可以实现,例如nginx和php-fpm,通过unix domain socket通信,我们可以用一个包含两个容器的pod,unix socker放在两个容器的共享volume中。
如果应用只有一个示例,当实例失败的时候,虽然kubernetes能够重启实例,但是中间不可避免的存在一段时间的不可用。甚至更新应用,发布一个新版本的时候,也会出现这种情况。在kubernetes里,尽量避免直接使用pod,尽可能的使用deployment/Statefulset,并且让应用至少有两个pod以上。
标签:its work nes 版本 一段 ssh metadata php-fpm 工作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passzhang/p/122536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