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迷,mamicode.com
首页 > 其他好文 > 详细

04 可扩展

时间:2020-02-04 10:22:46      阅读:83      评论:0      收藏:0      [点我收藏+]

标签:界面   com   框架   存储   微服务   调用   微内核   维度   活动   

基本思想: 拆

面向流程拆分,面向服务拆分,面向功能拆分

面向流程拆分:分层架构

展示层: 负责页面设计

业务层: 负责业务逻辑

数据层: 负责数据访问

存储层: 负责数据存储

面向服务拆分: SOA, 微服务

注册服务,登录服务,信息管理服务,安全设置服务

面向功能拆分: 微内核架构

手机号注册,手机号登录,基本信息管理,修改密码,身份证注册,身份证登录,课程信息管理。。。。。。

 

分层架构

C/S, B/S, MVC 

例如应用程序一般的分层: 从上到下

1层: 应用程序 (主界面,联系人)

2层:应用程序架构(活动管理器,窗口管理器)

3层:库 比如 SQLite

4层:linux 内核 (实际上在这之上还应该有 shell)

无论采用何种分层维度,分层架构设计最核心的一点就是需要保证各层之间的差异足够清晰, 边界足够明显,让人能够看懂。

SOA架构 (很像我们需要的)

SOA: service Oriented Architecture. 面向服务架构。

主要的核心思想就是将那些 cross function 独立出来做成服务. 而不是每个app 都有相同的 function 而重复造轮子.

微服务

为何有了 SOA 还要提微服务?

微服务是 SOA 的实现方式, 微服务是更细粒度的SOA. 都是通过服务拆分来解决可扩展问题。

微服务的“坑”

服务拆分过细,过分强调"small"

微服务基础设施不健全,忽略了“automated”, 没有自动化的支持,例如不能自动提交,部署

微服务越来越多,导致它并不“lightweight”,规模大了,实际上就不适合微服务了。微服务的粒度最好是3个人负责一个微服务的开发.

automated 的微服务,微服务基础设施

技术图片

 

接口框架: HTTP / RPC, 并且数据格式用 JSON.

API网关: 微服务内部之间是互通的,相互之间都是点对点的,但是外部系统想调用服务,外部系统不需要知道内部的微服务职责划分与边界,它只关注这个系统整体的服务的能力。另外,外部系统访问还涉及到安全问题。所以需要 API网关作为外部系统访问的统一接口。

服务发现 与 服务路由 实际上都是在自动化范畴里的。(可以先不考虑)

 

04 可扩展

标签:界面   com   框架   存储   微服务   调用   微内核   维度   活动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moveofgod/p/12258402.html

(0)
(0)
   
举报
评论 一句话评论(0
登录后才能评论!
© 2014 mamicode.com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gaon5@hotmail.com
迷上了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