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年底流行知识跨年,今年毫无例外的知识跨年又刷屏了,其中最出名的莫过于罗振宇的"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及吴晓波的跨年演讲,不瞒大家说,我曾经是吴晓波频道、罗辑思维忠实的读者,每天早上会准时收听罗辑思维的60秒语音及相关文章,也会每周观看吴晓波频道音视频及相关文章,在每次读完相关文章及观看完音视频以后,感觉收货颇多;为此还向自己的父母推荐过,曾经在脑子里还想象过,如果我这样长期的坚持下去,一定会成为一个特别优秀的人;经过自己长时间的学习,确实扩展了自己的知识面,知道了更多的名词,但是感觉整体的认知水平、业务能力等并没有多大提升;时常会陷入深深的焦虑,知道自己需要不断的学习,来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同时自己也在充分利用时间学习,如地铁上读文章、听音频等,时间利用不可谓不充分,但是感觉自己总在原地踏步,没有多大提升;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也会沉思,人生进步的阶梯在哪里?
曾经有过一段时间,会每天刷刷抖音、听听喜玛朗雅、看看微信公众号的订阅文章,有些内容觉得写的好会收藏起来,时间久了,收藏就仅仅变成了收藏,慢慢变成了一种自己心里的安慰、一种寄托,想着万一有一天能够用到,想着有一天能够腾出大把的时间,慢慢整理消化这些知识,直到最后从不整理。这个就是大家说的本世纪三大“绝症”,焦虑症-松鼠症-懒癌,由于想上进,所以产生焦虑,由于焦虑,想要知识速成,所以充分利用碎片化的知识,碎片化的知识不成体系,加之无法全部快速吸收,所以不断地收藏,由于懒惰导致收藏只是收藏,于是你越来越焦虑,终于有一天,你彻底瘫痪了,对自己说,妈的为什么活得这么累?老子就是一个俗人,干嘛没事要成长?于是你开始转战娱乐、小说和短视频……,然后过不来几天,等你歇过来,你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循环——刷刷刷。
不知道大家看了我上面的描述会有什么样的感想,你是否也想曾经的我一样,焦虑症->松鼠症->懒惰症,陷入这样一个死循环当中不能自拔。
所有的当代人都面临两个困境,即信息超载和知识碎片化,首先说一下信息超载的问题,首先我们开看一组数据:
全世界每天有5000本书出版,超过5亿个字;
抖音每天有几百万条短视频发布;
微信公众号一天发布的原创文章,就超过三十万。
现在全世界一天产生的信息总量,一个人倾其一生都不可能看完,要论知识的储存能力,电脑完胜人类,知识的搜索和链接能力,才是学习的核心竞争力。
接下来说一下知识碎片化。这个碎片化从3个方面开始——
首先是时间与空间的碎片化,人们可以在地铁、公交等随时随地的学习;
其次是信息的的碎片化,我们翻看的微信公众号、抖音、知乎、简书、博客等并不会像看一本书一样,知道前面一章讲什么的,后面即将讲什么,除了标题党,我们根本对下一个内容毫无预期,只能被动接受;
最后是知识结构的碎片化,——我们不知道是谁,在什么情况下,针对什么问题讲的这句话。有哪些上下文信息,如果没有这些上下文信息,所有的话就是废话。
把前面两个结论放一块,结果很清晰——时间空间碎片化确实能够提高学习的效率(其实也干不过电脑),而信息碎片化和知识结构碎片化带来的,则是学习效率的倒退和焦虑之源——因为他毁掉你的主动搜索能力和主动链接的能力,也就是深度思考的能力。
这就是碎片化的陷阱,极大的提高了并没有什么卵用的信息,而降低了最重要的独立思考的能力。
深度思考是件难事,也是件需要时间和空间的事,它远远比迅速点开另一个标题很好玩、内容很逗比的标题的文章难得多也长得多——但这个时候,90%的人会选择点开下一个话题——你的浅薄之路也从此开始。
这也形成一个上瘾机制——瞬间点开新话题能让你获得“哇我懂了”的廉价快感,但看的信息越多,就见到越多牛人的思想高度,你却无法越无法深度思考。为了抵御这种焦虑,你只好继续打开更多窗口,见证更多顶峰,然后更多焦虑。
经常和一些优秀人打交道,我发现,这些优秀的人都有自己的知识体系,对于某一领域有着专业的研究;而普通的人只有一些碎片化的知识,无法将自己的知识系统的连接起来,这样说可能有些难理解,我们拿盖房子来做个说明,优秀的人都是先构建了大楼的主体结构,然后是不断的这主体结构进行装修,而普通人的知识一堆砖瓦的堆砌,很明显一幢大楼要不一堆堆砌的砖瓦有价值的多。
纵观当今社会给我们喂知识的这些专家,他们无一例外的都是专注于自己的一个小领域,以热点为关键词,搜索他们自己专业领域的内容;然后通过新的知识结构表达出来。他们一方面无限度的降低了知识的门槛,其实反而被拉高的是你和他之间的距离。
知识创富时代,内容创业时代——无论你怎么说这个领域的弄潮儿,靠的都是这三个能力:在某个专业领域的专注力;与热点、痛点和经典结合的搜索力;以及重新架构的链接能力;因为这些人知道,即使你拿回来一百万个知识的砂砾,也只是沙漠,人们爱看的,是沙子集合成的金字塔——有组织的知识才是核心竞争力。有高度的知识,才有知识压强;
优秀的人都是不断学习的人,但是学什么、怎么学呢,学什么是方向的问题,怎么学是学习方法方式的问题,两者都非常重要,如果方向选择不对,就会进入越努力越尴尬的地步;如果学习的方法方式不对,我们可能就会停留在某一高度,止步不前,我们应该聚焦某一领域,深度系统的思考,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因为我相信一句话,你所接受的一切信息,构成了你的思维方式。
我们首先来说,学什么的问题,在这里我给大家的建议是,如果有一定的经济能力的话,可以找个专业的机构,做一下性格测试及职业规划,理清自己的发展方向远比盲目的努力要重要;如果经济一般,可以自己使用”回馈分析法”,去确认一下自己擅长的内容,具体方法自行百度。
其次我们说说怎么学习的问题,学习的起点应该是解决问题,而非解决焦虑,大部分时间,生活会先给你一个问题,然后我们根据问题,自己找出关键词,然后去逐步求解,我们解决问题的步骤应该是:
1. 通过不断的思考和对话,一直到能清晰的提出一个明确具体的问题——这时候,已经解决了一半。
2. 把问题拆分出关键字,然后开始搜索认知资源。
3. 找到你要到资源。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要扩充我们的学习资源,找学习资源的能力,即搜索能力,大部分人找资源,第一反应是上网,或买本书。这很容易陷入困境,因为网络是个无底洞,这里翻翻那里看看,一不小心,2天都出不来。要把书里面的内容消化用完至少2周,前提还是你选对了书,信息爆炸时代,最重要的不是增加信息,而是筛选和删除信息,所以其实最好的方式是:
1. 从有经验的人开始,根据你提出的问题,给你清晰的建议、方向和边界;
2. 找到行业对标,看看人家是怎么做的;
3. 进一步用网络搜索资料和书的总结和评论,最后才是系统的看书。
再次,我要留出足够的时间练习、思考、讨论,根据美国缅因州国家训练实验室的研究成果,学习方式分为主动学习和被动学习,主动学习的效率要远远高于被动学习。1946年,美国学者埃德加戴尔提出了“学习金字塔”理论。以语言学习为例,在初次学习两个星期后,学习金字塔理论告诉我们,不同的学习方法达到的学习效果不同,学生对知识的保持率,从5%~90%的范围内不等。具体效果见下图:
有上图可知,主动学习的效率会远远高于被动学习。碎片化学习对于10%的信息接收非常有用,而剩下的90%,则需要留出大量时间来系统学习——碎片化学习永远只是系统化学习的辅助。我们需要留出足够多整块时间学习。
最后,为了保证我们的思考有体系,我们可以通过输出倒逼输入,方法有写文章、讲课、做PPT、做读书笔记、整理思维导图等,要求只有一个,你得输出要有结构。我们要先搭好图纸,设计出一个承重结构,然后铺钢筋,最后才放水泥和沙子。先建立一个结构,你的知识和信息量会自动吸附在结构之上。时间一长,我们会成为一个能根据结构链接知识的人。具体的操作方法可以参考王竹立(研究新建构主义)老师有一个观点——把知识零存整取;
第一步,叫做积件式写作,就是用ctrlc加ctrlV的方法,先拼出一篇符合逻辑的文字。(引用别人东西记得注明来源哈)
第二步,进入个性化改写阶段,在第一步的基础上,你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化,写出自己的案例,自己的风格,自己的侧重点——现在网络上大部分的写作和讲课都是此类。
第三步,创造性重构,在持续的前两步积累下,创造出全新的思路和模型。
明确学习方向,在这个方向上不断的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在逐渐深入的探讨中加深印象,理解知识,最好可以通过写作辅助思考与学习,最终把琐碎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自己的知识架构.
的确优秀的人都是坚持不断学习的人,这句话不假,但是学习是有不同的学习方式,我们是碎片化的学习还是在系统的学习,我们的学习是浅尝辄止,还是经过了深度的思考,学习方式方法不同,导致学习的效果千差万别;我记得上学的时候,老师总会给我们说要补短板,还会拿一个木桶最终能够盛多少水来举例说明,一个木桶最终能盛多少水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模板,以此来说明我们需要补短板;在社会上工作多年以后,我改变的对此的认识,我认为我们每个人应该发挥自己的长处,而不是补自己的短板,因为市场、企业只会为你得长处买单。
现在的我不在苛求知识速成,不会因为在抖音及微信上看到某个人说一年读了多少本书而焦虑了,相反我会慢下来,每年读一些书,不求多,但是要求精读,读书以后要整理成读书笔记并配上相应的思维导图,因为我认为一个不能把书读薄的人一定没有把书读透,因为我明白未经自己思考的知识不属于自己;我也不会再涉足过多的知识领域,会专注于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潜心钻研,争取把自己的特长发挥到极致。
人生关键的路还是要靠自己走,求知这件事情,没有什么终南捷径可走。只有自己深入思考,不断总结反思,一步一步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才是最快的方法。
一个人如果不能对自己学习吸收的东西转换为自己的知识体系的一部分,那么学习太多的内容也是枉然,就如同一个人吃饭一样,如果无法转换为营养,让自己的身体吸收,只有经过自己加工吸收的东西,才能转换为自己身体所需要的营养,助力个人茁壮成长。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hzyimen/p/123034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