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源演变
字形演变
玉,象形字。始见于甲骨文,像一串玉之形。本义即指玉石。《
说文》:“玉,石之美。” 《诗·召南·野有死麕》:“白茅纯束,有女如玉。”甲骨文“玉”字作“图1”、 “图2”,西周金文作“图3”,三横画等长,中竖上下不出头。第二横在竖画正中位置,与“王”字中横偏上有别。
春秋文字承袭西周文字。
战国文字承袭春秋文字,但为了与“王”字相区别,或附加一二斜笔为区别符号,作“图5”、“图7”、 “图8”。秦代文字承袭战国文字未加区别符号之形,作“图9”。汉代文字部分仍沿袭秦代文字之形,但大多数则沿袭战国文字加区别符号的做法,作“图11”或“图12”。现代文字承袭汉代文字“图11”字的写法。
详细释义
拼音 | 词性 | 释义 | 英译 | 例句 | 例词 |
yù |
名词 |
温润而有光泽的美石。 |
jade |
《诗·小雅·鹤鸣》: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
玉雕、玉栏 |
泛指玉石的制品。 |
jade |
《书·舜典》:修五礼、五玉、三帛、二生、一死贽。 《 礼记·曲礼下》:君无故玉不去身。
|
玉佩、玉簪 |
指玉制的乐器。 |
jade instrument |
《孟子·万章下》: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 |
玉徽、玉轸 |
指玉笛声。 |
|
《〈长生殿〉序》:繁丝哀玉,适足写其绸缪;短拍长歌,亦正形其怨咽。 |
|
比喻色泽晶莹如玉之物。 |
sth.resembling jade |
黄庭坚《念奴娇》:万里青天,姮娥何处,驾此一轮玉。
|
|
太平天国时对丞相女至军帅女的称呼。 |
|
《太平天国·太平礼制(元年)》:丞相女至军帅女皆称玉。但同称玉,亦有些别。如丞相女称丞玉,检点女称检玉,以下类推。 |
|
比喻美德、贤才。 |
virtue |
《礼记·聘义》:君子比德于玉。
|
玉笋之班 |
形容词 |
敬辞,多用以尊称对方的身体言行等。 |
your |
《战国策》:而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 |
玉体、玉面 |
形容美好。 |
beautiful |
清·俞樾《群经平议·尔雅二》:古人之词,凡所甚美者则以玉言之。《尚书》之“玉食”,《礼记》之“玉女”,《仪礼》之“玉锦”,皆是也。 |
玉女 |
形容洁白。 |
pure as jade |
|
玉魄、玉屑 |
珍爱,珍重。 |
precious |
《诗·大雅·民劳》:王欲玉女,是用大谏。 |
玉苗、玉编 |
方言,光滑。 |
|
|
|
动词 |
相助,磨练。 |
|
朱鹤龄《吴弘人示余〈汉槎秋笳集〉感而有作》:由来放逐涂,多是才为崇。严霜玉汝成,瑕垢无终弃。
|
|
方言,制作,使弯曲。 |
|
|
|
(参考资料:)
古籍释义
说文解字
【卷一】【玉部】
玉,石之美。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其声舒扬,尃以远闻,智之方也;不桡而折,勇之方也;锐廉而不技,絜之方也。象三玉之连。丨,其贯也。凡玉之属皆从玉。
??,古文玉。鱼欲切。
注:阳冰曰:三画正均如贯玉也。
注:玊。
康熙字典
【午集上】【玉部】
古文:??。
《唐韵》《正韵》:鱼欲切。《集韵》《韵会》:虞欲切,??音狱。《说文》:石之美者。玉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其声舒杨,专以远闻,智之方也。不挠而折,勇之方也。锐廉而不技,絜之方也。《五音集韵》:烈火烧之不热者,眞玉也。《易·鼎卦》:鼎玉铉。疏:正义曰:玉者,坚刚而有润者也。
又《说卦》:乾为玉为金。疏:为玉为金,取其刚之淸明也。《诗·大雅》:金玉其相。《礼·聘义》:君子比德於玉焉。温润而泽,仁也。缜密以栗,知也。廉而不刿,义也。垂之如队,礼也。叩之其声淸越以长,其终诎然,乐也。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孚尹旁达,信也。气如白虹,天也。精神见于山川,地也。圭璋特达,德也。天下莫不贵者,道也。《管子·侈靡篇》:玉者,隂之隂也。《白虎通》:玉者,象君子之德,燥不轻,温不重,是以君子宝之。
又水玉,水精也。《史记·司马相如传》:水玉磊砢。注:水玉,水精也。
又美貌也。《公羊传·宣十二年》:是以使寡人得见君之玉面,而微至乎此。疏:言玉面者,亦美言之也。《史记·??丞相世家》:如冠玉耳。
又珍食曰玉食。《书·洪范》:惟辟玉食。《释文》:汉书云:玉食,珍食也。
又时和曰玉烛。《尔雅·释天》:四时和谓之玉烛。疏:言四时和气,温润明照,故曰玉烛。
又地名。《左传·哀十二年》:宋郑之闲有??地焉,曰:弥作,顷丘,玉畅,嵒,戈,鍚。注:凡六邑。
又河名。《正字通》:後晋天福中,鸿胪卿张匡邺使于阗,著行程记。言玉河在于阗城外,其源出昆山,西流一千三百里,至于阗界,疏为三河,一白玉河,二绿玉河,三黑玉河。五六月水涨,玉随流而至,多寡视水小大。七八月水退可取,彼人谓之捞玉。
又关名。《前汉·张骞传》:酒泉列亭鄣至玉门矣。注:玉门关在龙勒界。
又星名。《後汉·郞顗传》:从西方天苑趋,左足入玉井。注:参星下四小星为玉井。
又木名。《山海经》:开明北有文玉树。注:五釆玉树。
又草名。《尔雅·释草》:蒙,玉女。注:女萝别名。
又《正字通》:寒玉,竹别名。亦曰绿玉。
又鸟名。《前汉·司马相如传》:鴐鵞属玉。郭注:属玉似鸭而大,长颈,赤目,紫绀色。
又观名。《前汉·宣帝纪》:行幸萯阳宫属玉观。注:晋灼曰:属玉,水鸟,以名观也。
又蚌名。《尔雅·释鱼·蜃小者珧注》:珧,玉珧,卽小蚌。
又姓。《史记·封禅书》:济南人公玉带。注:公玉,姓。带,名。《风俗通》:齐濬王臣有公玉冉。
又爱也,成也。《诗·大雅》:王欲玉女,是作大谏。注:玉,宝爱之意。张载《西铭》:贫贱忧戚,庸玉女于成也。
又《广韵》:息逐切。《集韵》:息六切,??音肃。《广韵》:朽玉。
又琢玉工。《集韵》:或作??璛。
又姓。《史记·封禅书公玉带注》:索隐曰:玉又音肃。《後汉·光武纪》:??留太守玉况为大司徒。注:玉,音肃,京兆人。
又《广韵》:相玉切。《集韵》:须玉切,??音粟。西戎国名。亦姓。
又《五音集韵》:许救切,音齅。篆玉工也。
又《韵补》:叶音域。《汉费凤??》:体履柔和,温其如玉,修孝友于闺门,执忠謇于王室。《易林》:鈆刀攻玉,坚不可得。尽我筋力,胝茧为疾。
又叶音龠。《易林》:桑华腐蠹,衣敝如络。女工不成,丝帛为玉。
又叶音迂。《洞??颂》:韫产宝玉,叶含耀明珠。《说文》:王象三王之连,丨其贯也。注:徐曰:王中画近上,王三画均。李阳冰曰:三画正均,如贯王也。《类篇》:隶始加点,以别帝王字。《六书精蕴》:帝王之王,一贯三为义。三者,天,地,人也。中画近上,王者法天也。珠王之王,三画相均,象连贯形。俗书不知帝王字中画近上之义,加点于旁以别之。
[10]
《康熙字典》书影 [11]
|
《康熙字典》书影 [12]
|
《说文解字》书影
|
《说文解字》书影
|
字形书法
字形对比
字形对比
书写演示
书写演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