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的前世、今生和未来-系列二(前世):金融与技术的首次亲密接触之金融电子化
今生:金融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互联网金融
传统金融业与信息技术行业的首次亲密接触无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信息技术的进步极大地提高了金融机构的业务处理能力。然而,银行家们万万没有想到,进入21世纪后,新兴的互联网技术威力如此巨大,互联网公司竟然跨界进军金融业(尤其在中国),而且迅速做大规模,成为金融业的搅局者。微软公司创始人比尔·盖茨先生曾预言:“传统的银行业如果不做出改变,将成为21世纪灭亡的恐龙。”虽然,前银监会官员尹龙出来辟谣,并表示比尔·盖茨的话是他编出来的,但是盖茨于1994年接受《新闻周刊》采访时,确实有将银行系统比作恐龙的表述,并预言银行客户将流失到其他高科技金融服务企业。进入21世纪以来,比尔·盖茨的预言似乎开始应验。从2005年P2P借贷平台Zopa在英国诞生,紧接着在美国相继出现Prosper、Lending Club等P2P借贷平台以及Kickstarter众筹平台等互联网金融公司,而互联网金融在今天的中国市场更是炙手可热,社会反响剧烈。
关于互联网金融,至今没有一个严格的定义。“互联网金融”一词最早由中投公司副总经理谢平教授于2012年在“中国金融四十人年会”上首次提出。谢平教授预测互联网金融将成为独立于银行体系和资本市场的第三种金融模式,在这种金融模式下,支付便捷,市场信息不对称程度非常低;资金供需双方直接交易,银行、券商和交易所等金融中介都不起作用;可以达到与现在直接和间接融资一样的资源配置效率,并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大幅减少交易成本。按照谢平教授的定义,严格意义上的互联网金融公司目前还不存在。那么应该如何去理解现今的互联网金融早期形态呢?互联网金融将是金融与互联网深度融合的结果,是基于互联网开放、平等、协作和分享精神,充分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互联网思维(长尾理论,平台战略以及普惠去中心化等)的一种创新性金融模式。基于该认识,无论是互联网企业开展金融业务,还是金融企业拥抱互联网,都属于互联网金融范畴,而与发起的主体是谁无关。时下关于互联网金融与金融互联网的主导权之争,以及互联网金融并没有改变金融本质的讨论,其实意义并不大。当如此多人去关注、讨论和践行互联网金融事业,并使普通民众从中获益时,就足以证明互联网金融的客观存在和现实影响力。金融机构和互联网公司应该乘势而为,积极求变,才是“乱世”中的取胜之道。
1.阿里巴巴的金融帝国
回顾阿里巴巴从无到有,逐渐成长为一家互联网巨头公司的历程,阿里巴巴集团染指金融业实属必然。马云先生于1999年在杭州成立阿里巴巴公司,以B2B(企业对企业)电子商务起家,怀揣着“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的梦想,阿里巴巴如今已发展为一家横跨互联网和金融行业,市值超千亿美元的巨无霸。阿里巴巴早期的发展并不顺利,众所周知商业活动中最重要的是诚信,因为陌生人之间缺乏信任,所以早期的商业活动往往局限于熟人圈子。而阿里巴巴将线下的商业活动搬到互联网上进行,互不认识的供需双方将需求信息发布到阿里巴巴B2B平台上,由阿里巴巴平台负责业务撮合,并促成交易。这里面的关键问题就是信任问题,供需双方之间如何建立信任,此问题不解决,电子商务没有未来。在不可能获取央行征信数据的情况下,阿里巴巴只能自建信用体系。2002年,阿里巴巴面向会员企业推出“诚信通”服务,要求阿里巴巴平台上的中小企业建立企业信用档案,并展示给买家,以解决网络贸易信用问题。2004年,经过2年的信用数据沉淀,阿里巴巴推出“诚信通指数”——基于诚信通会员的认证状态、档案年限、交易状况、客户评价、商业纠纷和投诉状况等数据指标的量化综合评分体系。诚信通指数不仅让买家可以直观快速地了解卖家的信用情况,同时非常有利于营造一个公平诚信、信息透明的互联网商业环境。诚信通服务因此被普遍认为是阿里金融、阿里数据及阿里信用体系之滥觞。
2003年5月,阿里巴巴继续扩大规模,将触角伸向市场空间无限广阔的B2C(企业对个人)和C2C(个人对个人)市场——淘宝网横空出世。不得不提的是,淘宝网推出时面临美国电子商务巨头eBay的强大竞争。eBay于2002年通过收购易趣网33%股份正式进入中国电子商务市场,随即斥巨资展开强大的市场营销。尽管海外巨头兵临城下,淘宝网通过公平的市场竞争,成功逆袭,赢得了最终的顺利。目前,淘宝网(含天猫平台)的注册用户超5亿,占据中国电子商务市场80%的市场份额,2013年双11一天的成交额达350.19亿。赫赫战绩的背后是无数的商业细节,B2C和C2C业务相比B2B业务开拓的难度更大,原因在于中国个人的信用数据难以想象的匮乏,要让一个习惯免费使用互联网服务的网民通过网络跟一个素未谋面的网上商家购买商品是极其困难的。为解决淘宝网上个人信用问题,马云于2004年创立第三方在线支付工具——支付宝。淘宝网上买家选购完商品之后,可以通过支付宝进行在线支付,在买家没有收到卖家寄出的商品之前,货款将由支付宝暂时托管(买卖双方均无权支配),直到买家确认收到商品后,支付宝再将货款打给卖家,至此交易完成。支付宝模式成功地解决了互联网上陌生人之间交易的信用问题,目前已成为中国交易规模最大的在线支付品牌。
拥有支付宝的阿里巴巴集团可谓想象空间无限,支付宝使阿里巴巴的电商服务初步形成一个闭环。买卖双方可以通过阿里巴巴电商平台达成交易意向,并通过支付宝放心地完成支付结算环节。然而,阿里巴巴的野心远非仅此而已,致力于服务千千万万中小企业的阿里巴巴发现平台上的小微企业融资环节蕴藏着巨大商机——阿里小额贷款业务。小微企业融资难是一个世界性问题,原因在于金融体系偏爱大企业的本性。以银行贷款为例,银行偏向于贷款给资金需求量大,信用评级高的大企业。原因很简单,银行贷款给企业之前都需要对企业做尽职调查和征信审核以控制贷款风险,这是银行贷款的主要成本,而这部分成本与企业的规模大小关系并不大。在贷款成本差异不大的情况下,银行自然愿意将资金贷给风险低,资金需求量大的大型企业,以追求高额的利润。这个世界级的难题在阿里巴巴的商业世界却存在几乎完美的解决方案。阿里巴巴掌握平台上所有企业的历史交易数据、库存量、订单量等企业核心运营数据以及店铺的控制权,基于这些海量的企业运营数据,阿里巴巴设计了一套有效的贷款风控模型,从而做到程序自动化地授信和放贷。虽然,这套复杂的风控模型令阿里巴巴前期付出了巨大的成本,然而信息系统天生的可复制能力和极高的可扩展性造就其极低的边际成本。所以,随着贷款企业和贷款规模的增加,贷款的单位成本却急剧降低,据介绍阿里单笔信贷操作成本为2.3元,而银行单笔信贷操作成本一般在2000元左右。如今,阿里小贷可以满足小微企业低至几万元的贷款,并且审批速度快,可随借随还,按天计算利息。截至2013年二季度末,阿里小微信贷累计贷款超过1000亿元,平均每笔4万元,不良贷款率仅为0.87%,远低于银行业水平。
今天的阿里巴巴已不仅仅是一家互联网巨头,同时还是一家对传统金融业务雄心万丈的互联网公司,马云甚至在参加2008年第七届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上就说过“如果银行不改变,我们就改变银行。”接下来,阿里巴巴一系列的动作都剑指低效的传统金融体系。2013年3月7日阿里巴巴宣布成立阿里小微金融服务集团,统筹旗下支付、小贷、保险、基金和担保等金融业务;2014年3月阿里巴巴获得国务院和银监会批准,试点民营银行业务。至此,阿里巴巴金融帝国的版图渐渐浮出水面,朝着打造一个横跨“平台、数据和金融”三大业务板块的阿里生态系统稳步迈进。
2.京东的供应链金融梦
京东商城是国内唯一能与阿里巴巴叫板的电子商务公司,市场规模位居行业第二。京东商城与阿里巴巴的商业模式不同,京东以自营业务为主,并且自建物流配送体系,与阿里巴巴平台式电商模式展开差异化竞争。在阿里的天猫商城和淘宝网购物时,总有一种“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感觉,这对于有选择综合症的人实属“灾难”。而在京东商场购买商品时,不仅全网统一定价(京东目前也开始支持第三方供应商),物流配送体系也非常快捷,在一些发达城市,上午下单,下午即可送货上门。京东的自营式电商模式以及行业第二的市场规模决定其巨大的采购量和庞大的出货量,这种网络中心节点的强势地位使京东商城处于整个供应链网络的核心位置,从而可以做到对上游赊销(从供货商处先提货后付款),对下游赊购(消费者可以货到付款)。理想情况下,京东甚至可以做到“空手套白狼”,在收到下游消费者的货款后,再支付给上游供货商,京东直接从中赚取差价,整个过程不动用一分自有资金。
从京东模式中不难看出,普通消费者和京东商城占尽优势,却导致上游供货商的现金流紧张。企业的伟大在于为客户持续地创造价值,而不在于获取短期的暴利,壮志凌云的“强哥(京东创始人刘强东的昵称)”自然能体会到这一点。京东要想打造一个有强大竞争力的生态系统,势必要照顾到供应链中的每一个环节,首当其冲就是要解决供货商现金流紧张的问题。2012年11月,京东商城携手北京银行上线京东供应链金融,双方将向京东的合作供货商提供金融服务。回到之前的场景,某供货商将一批商品赊销给京东商城,正常情况下京东会在收货40天后打款,即京东会占用供货商资金40天的时间价值,这40天内供货商需要自己承担资金紧张的压力。以前,供货商只能通过抵押方式找银行贷款,即便如此也很难贷到款(因供货商多为中小微企业)。通过京东供应链金融服务,供货商可以凭借与京东之间的供货账单,花费3~5个工作日即可从银行拿到部分贷款进行资金周转,而京东在40天时限内将资金付给贷款银行。整个过程中,京东实际上扮演着银行与供货商之间的授信角色,以自身信用给供货商做担保,实现京东与供货商之间的双赢。
总结京东的供应链金融服务,至少具有四点战略意义。第一,为上游供货商创造价值,解决供货商现金流紧张的问题;第二,为合作银行创造价值,降低银行贷款审核成本和提高贷款发放效率,京东未来可以通过供应链金融服务赚取息差,提高营收水平;第三,提高京东生态系统的粘性,更紧密地捆绑已有的上游供货商,并吸纳新的供货商,从而壮大京东商城;第四,为京东撬开金融市场,打造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做好铺垫。
3.平安集团的自我重塑
1998年创立于深圳蛇口的平安集团可谓一家充满传奇色彩的公司,是中国第一家股份制保险企业。1997年平安集团与国际著名咨询公司麦肯锡开展合作,以推动平安的国际化进程和集团运营管理水平。截止2013年底,平安集团已发展为国内金融牌照最齐全、业务范围最广泛、控股关系最紧密的个人综合金融服务集团,旗下共有24家子公司,业务范围涵盖保险、银行和投资三大业务体系,人员规模从创立之初的三个人,发展为拥有约55.7万名寿险销售人员和约20.3万名正式雇员的世界500强超大型金融集团。
平安集团似乎一直隐藏着互联网的基因,很早就对互联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在2000年8月,平安集团斥资2亿元打造电子商务网站PA18,整合旗下保险,证券和信托投资等领域的线下资源,试图搭建一个网上金融超市。在2000年时就有如此见识和超前的思维,很难让人相信这竟是一家金融公司的创举。可惜受整体大环境的制约,早起的虫儿被鸟吃,PA18没有找到合适的商业模式,在2003年彻底以失败告终。古语云:“塞翁失马,焉知非福”,PA18网站虽然失败了,但通过PA18的建设,平安集团借机整合了内部的IT资源,实现集团业务数据的集中管理,并为平安集团埋下了一颗互联网思维的基因。
2001年互联网泡沫破裂后,却使互联网行业迎来了一波更加理性、健康和快速的发展。早已埋下互联网基因的平安集团,借互联网的第二次浪潮,重拾昔日的梦想。在2008年,平安集团宣布将打造“一个客户、一个账户、多个产品、一站式服务”的综合金融服务平台,这一极具互联网色彩的战略。以此为指导,平安集团设立平安科技和平安数据科技两家子公司作为集团共享技术平台,支撑集团业务抱团发展。平安集团对互联网思维的理解远不止对互联网技术的运用如此简单,而是充分运用互联网思维指导平安集团商业模式的变革。2011年9月,平安集团极具前瞻性地成立上海陆家嘴国际金融资产交易市场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陆金所),致力于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新渠道,以及为个人提供创新型的投资理财服务的P2P借贷平台。2012年4月,平安马明哲、阿里巴巴马云和腾讯马化腾强强联手,协商成立一家没有实体营业网点,产品需求来自互联网,保险流程通过互联网技术处理,完全通过互联网渠道进行销售和理赔的保险公司——众安在线财产保险公司。2012年9月开始,平安集团先后投资壹卡会和上海捷银两家第三方支付公司,正式涉足在线支付领域。从这一系列举动,不难看出平安集团在互联网金融时代的自我重塑决心。2014年初,马明哲在上海首次公开表示,平安集团未来十年将全面转型为一家互联网金融公司。在传统金融机构中,平安集团的互联网金融转型之路已远远领先其他金融机构。面对互联网金融浪潮,平安已然在路上!
4.银行业试水电商业务
在这场跨界的战争中,传统银行业并没有坐以待毙,坐吃已岌岌可危的政策红利。以中国建设银行为例,在与阿里巴巴经历过电银合作的蜜月期之后,2010年建设银行和阿里巴巴因为利益分配谈不拢而分道扬镳。有此经历后,建设银行意识到电子商务平台的重要战略意义,在未来的商业活动中潜力巨大。耗时一年多的筹备后,2012年6月建设银行推出旗下电子商务平台——“善融商务”。建设银行深知在商务端与传统电商展开正面交锋并无优势,自身的优势在于拥有庞大的优质客户群(包括:机构客户和个人客户)和丰富的支付融资经验。“善融商务”因此制定“商务跟随+金融创新”的发展战略,与传统电商企业展开差异化竞争。依靠建行强大的财力,善融商务目前不收平台上商铺的租金、交易佣金、服务费和广告费用等,这些费用均是传统电商的主要收入来源。此外,现阶段善融商务还免去商户借记卡支付结算的手续费,显著降低交易成本。截止2013年6月30日,善融商务平台的注册会员已突破150万,交易额近百亿人民币,融资规模达数十亿元。
除建设银行以外,其他国内大型主流银行结合自身优势,纷纷宣布“触网”计划,直面挑战。2012年初,交通银行推出“交博汇”电子商务平台,该平台由生活馆、企业馆、商品馆和金融馆四大板块组成,为客户提供购物、理财、融资和缴费等全方位网上服务;2013年4月,农业银行推出“E商管家”全渠道电子商务平台,为传统企业开展电商业务提供集供应链管理、多渠道支付结算、线上线下协同发展、云服务等多维一体,可定制化的商务金融解决方案;2013年8月,民生银行联合7家非国有股东成立民生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认缴资本金高达30亿元人民币,致力于将民生银行产业链金融电商化;2014年初,工商银行旗下的“融e购”电子商务平台已正式上线营业,该平台以厂家直营为主,搭建厂家到客户的直接销售渠道,以确保购物安全。
尽管银行业积极开拓电子商务市场,推出自有电商平台。然而从目前的市场表现看,银行系电子商务的市场影响力非常有限,这与淘宝网的先发优势和B2C业务更强的电子商务属性不无关系。银行业要想掘金电子商务领域,可谓任重道远。值得借鉴的是,面对来势凶猛的互联网金融浪潮,传统银行业并没有选择逃避,而是表达出强烈的求变之心。
5.券商化蝶之网上证券
证券公司作为服务于资本市场的中介,主营业务不存在货物配送和物流运输环节,提供的产品主要以数据交换的形式存在于后台数据库中,如股票交易,集合理财等。券商的业务属性天然具有便于互联网化的特征,所以券商也是金融体系中信息化水平最高的金融板块。中国的证券市场发展起步虽晚,发展速度却惊人,截至2013年8月底,我国证券市场的总市值达到25.06万亿元,规模稳居全球前三位。然而即便如此,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证券市场规模仍然偏小,主要表现为与银行间接融资规模相比差距悬殊。若以美国证券市场的现状为参照,中国证券市场规模及与互联网的融合深度未来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中国的互联网证券交易始于1997年,客户可以通过证券交易软件与证券公司营业部的服务器进行证券交易,而无需亲临券商的证券营业部。彼时,互联网证券交易规模偏小,发展相对缓慢。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网民数量的暴增以及对互联网认识的加深,互联网证券交易迎来发展的高峰。截至2012年,个人客户互联网证券交易占比高达90%,用户数量超过1350万。进入互联网金融时代的互联网证券已不仅仅只是二级市场的交易通道,部分券商已开始通过网上证券销售自己公司的资产管理产品、代销公募基金产品、信托产品等,积极拓展互联网销售渠道。此外,监管层也开始进行监管创新,促进互联网证券的发展。在2012年5月召开的券商创新大会上下发的《关于证券公司开展网上开户业务的建议》一文,被普遍认为是监管层对证券公司开展网上开户与销户的非正式表态,彻底解决了互联网证券不能网上直接开户,必须投资者亲自到券商营业部现场开户,这一极其影响用户体验的缺陷。获得政策许可的证券公司,迅速采取措施,开发网上开户功能。2013年8月,齐鲁证券率先宣布已收到中登公司发出的数字证书服务代理资格申请及数字证书认证测试无异议函。2014年2月,国金证券携手腾讯公司备战互联网证券业务。
除积极拓展互联网证券产品类别和强化互联网渠道功能以外,亦有券商进入支付领域,以形成网上交易闭环,并留住券商账户体系内的资金。曾创办中国银联的国泰君安董事长万建华,在公司内设立网络金融部,力促国泰君安进军互联网金融业务。在2013年8月,国泰君安成为首家获得央行支付牌照的券商,使国泰君安朝着打造网上金融超市的目标迈进一大步。在证券行业监管机构有意放松管制,鼓励创新的背景下,证券行业将回归投资银行的金融属性,通过互联网技术和互联网思维重塑交易、投资、融资、支付和财富管理等基础功能,证券公司终将破茧化蝶成为综合性的金融机构。
互联网金融的前世、今生和未来-系列三(今生):一场跨界的战争,布布扣,bubuko.com
互联网金融的前世、今生和未来-系列三(今生):一场跨界的战争
原文地址:http://www.cnblogs.com/zhouwei0213/p/37329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