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使用 帮助 应用 概述 按钮 选择 上下 菜单栏 过程调用
大多数的应用程序都使用多线程技术。对应Windows应用程序,为了能够使用户界面保持快速响应,经常需要把费时的任务放在与主应用程序独立的线程上运行。此时,多个线程的并发执行调试变得很困难,特别是在多个线程访问同一个类和方法时。Threads能够帮助我们减轻复杂度。
一般来说当程序遇到断点进入调试模式,会自动打开Threads窗口,如果没有,我们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打开:
线程窗口包含其中每行描述一个单独的线程在应用程序中的表。 默认情况下,该表列出应用程序中的所有线程,但可以筛选列表以仅显示感兴趣的线程。 每个列说明了不同类型的信息。 您还可以隐藏某些列。 如果显示所有列,显示以下各列,从左到右:
标志:在此未标记的专栏中,可以标记要特别注意的线程。 有关如何标记一个线程的信息,请参阅如何:标记线程和取消标记线程。
当前线程:在此未标记的列,黄色箭头指示当前线程。 概述箭头指示非当前线程的当前调试器上下文。
ID:显示每个线程的标识号。
托管 ID:显示托管线程的托管的标识号。
类别:显示为用户界面线程、 远程过程调用处理程序或工作线程的线程的类别。 一个特殊类别标识应用程序的主线程。
名称:如果有的话,或按名称标识每个线程<无名称 >。
位置:显示线程正在其中运行。 可以展开此位置以显示线程的完整调用堆栈。
优先级:(默认情况下隐藏) 的高级的列,显示系统已分配给每个线程的优先级。
关联掩码:高级的列 (默认情况下隐藏),显示了每个线程的处理器关联掩码。 在多处理器系统中,关联掩码确定线程可以在哪些处理器上运行。
挂起项计数:高级的列 (默认情况下隐藏),显示挂起项计数。 此计数确定线程是否可以运行。
进程名称:(默认情况下隐藏) 的高级的列,显示每个线程所属的进程。 在调试多个进程时,此列中的数据很有用。
进程 ID:(默认情况下隐藏) 的高级的列,显示每个线程所属的进程 ID。
传输限定符:高级的列 (默认情况下隐藏) 唯一标识调试器连接到的计算机。
在顶部的工具栏线程窗口中,选择列。 然后,选中或清除要显示或隐藏的列的名称。
在“线程”窗口中,可以用图标标记来标记要格外关注的线程 。 在“线程”窗口中,可以选择显示所有线程或仅显示标记的线程 。
当冻结线程时,系统不会启动线程的执行,即使提供了资源。在本机代码中,您可以挂起或继续线程通过调用 Windows 函数SuspendThread
和ResumeThread
。 或者,致电 MFC 函数CWinThread::SuspendThread并cwinthread:: Resumethread。 如果您调用SuspendThread
或ResumeThread
,则挂起项计数中所示线程窗口将会更改。 如果冻结或解冻本机线程不会更改挂起项计数。 线程不能在本机代码中执行,除非它线程解冻并且其挂起项计数为零。在托管代码中,当冻结或解冻线程时,将更改挂起项计数。 如果在托管代码中冻结线程,其挂起项计数为 1。 当本机代码中冻结线程时,其挂起项计数为 0,除非使用SuspendThread
调用。
在顶部的工具栏线程窗口中,选择冻结线程或解冻线程。此操作仅影响在“线程”窗口中选中的线程 。
黄色箭头指示当前线程 (和执行指针的位置)。 带有卷尾的绿色箭头指示非当前线程具有当前的调试器上下文。
双击任一线程。
右击一个线程,然后选择切换到线程。
分组线程时,表中将显示每组的标题。 标题包含组说明(如“辅助线程”或“未标记的线程”)和树控件 。 每组的成员线程显示在组标题下。 如果你想要隐藏组的成员线程,使用树控件折叠组。
因为分组优先于排序,所以您可以先按类别(以此为例)分组线程,再按每个类别中的 ID 对其进行排序。
排序线程
在顶部的工具栏线程窗口中,选择任意列顶部的按钮。
线程现在按该列中的值进行排序。
如果你想要反转排序顺序,请再次选择相同的按钮。
在列表顶部显示的线程现在显示在底部。
分组线程
对组内线程排序
在顶部的工具栏线程窗口中,选择分组依据列表,然后选择要分组线程所依据的条件。
在中线程窗口中,选择任意列顶部的按钮。
线程现在按该列中的值进行排序。
展开或折叠所有组
在顶部的工具栏线程窗口中,选择展开组或折叠组。
您可以搜索匹配的指定的字符串中的线程线程窗口。 在搜索线程时,窗口将显示匹配的任何列中的搜索字符串的所有线程。 信息包括在“位置”列中调用堆栈顶部显示的线程位置 。 默认情况下,不搜索整个调用堆栈。
搜索特定线程
在“线程”窗口顶部的工具栏中,转到“搜索”框,执行下列操作之一 :
- 或 -
(可选)若要在搜索中包括整个调用堆栈,请选择“搜索调用堆栈” 。
Visual Studio调试器指南---Threads窗口
标签:使用 帮助 应用 概述 按钮 选择 上下 菜单栏 过程调用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yilang/p/128299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