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缺陷 灰度 职业发展 互联网 无法 领域 工程 判断 工具
测试技术在新环境下产生一种奇妙的变革:出现了三种分支,可能有些人清楚,有些人糊涂,而另有些人投入,那就是根据业务驱动的测试执行,根据行业的通性的测试服务及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产品评测。
我们说明解释一下这三种的概念:
第一种场景其实是一个部门或者一个团队,在被划分到现有新创产品线后,投入的人力,团队整体的日常测试活动,需求评审,技术评审,提测,联调,集成测试,灰度发布,回归测试,最后上线等这些流程下对应每个阶段的每个tester的执行能力的一种流程与说明。这些在互联网当下依然如火如荼的执行,日复一日的循环往复推进着。
不管是业务需求倒逼出来的技术公司,还是以烧钱投入红海的业务公司;场景路径与用户需求合理性,总是在测试这一层由这第一种角色的资深的或者炮灰的测试人们很好诠释着,QA们总能很好进入这样的角色,并能按部就班地理解着产品功能带来的新鲜感,同时在多任务并行下总能将个人的时间很好的合理利用,对沟通的理解超乎一般人,因为沟通的有效性直接体现在功能开发后能顺利提测到他们手上。另外在他们身上具有一股执着的秉性也是一般人无法匹敌的,如果让你每天吃同样的菜,一般人都是无法做到,但是他们可以做到,知道为什么的人不多,因为这实际要上升到品质为企业生命的道德范畴来讲,具有高职业素养的QA,在年复一年的循环往复的点击,调试,寻找软件缺陷,并推动开发人去修复,看似枯燥的日常工作,一旦理解那种精神并沉浸于此的人,窗外是烈日炎炎的酷暑也好,还是寒冬腊月也好,一颗心总是那样的热忱。当然日后职业发展,也肯定在业务上能达到较高的层次,和对业务系统合理规划具有一般人没有的敏锐度。上面有提到炮灰的那种人,其实就是那些在这个行业心浮气躁的人,容易对其他事情产生诱惑,不屑于从简单的事情做起,即便天赋异禀也难成大器。
第二种有点像联合国来自于不同业务产品线的tester经过几年的业务锤炼后,不仅技术有所提升,就是业务和公司文化上的理解也有自己独特的见地,他们聚合在一起来自于业务与领域上的经验使得他们在平台与工具的发展上有量与质的飞升,也使得他们在这个联合起来的部门产生的能力可以输出到不同行业不同背景下的技术型公司,从而帮助这些公司或者公司内部部门的tester脱离体力,与低下的智力工作。这种将知识经验的积累输出作为服务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因为这里面需要做的与推行的过程是常人一般很难胜任的,既要深入到业务,也需要与时俱进,结合经验才能有所作为,也才有显而易见地收益。最需的也就是要有带头大哥,一般具有以效率为目标的人,需要有带头大哥揭竿而起,当然不是做坏事,而是去拿下很多产品业务测试需求,加以整理,挑选通用的具有可行方案需求,对接服务,能力输出。
这类QA日后职业发展,一般主要是测试架构师或者测试专家,在公司或者行业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第三种侧重于产品在线上的效果分析,以及与竞品间的差异性评测为主,这类往往主要有两方面:一类是通过技术手段在本品与竞品之间寻找用户层面的体验效果,如页面加载时间,图片渲染,打开app的响应时间等;另一类是一种新业务功能对流水的提升比例展开的评估,以判断此类功能实际效果。此类QA具有PM的产品功能开发嗅觉,也具有对生活品质个人理解的品味。提倡差异化,主推极简主义,爱跟风也不失个性化,对数据的敏感超过任何角色。未来的职业方向很有可能走向产品经理,挑剔的眼光,秒杀所有产品现有的功能模式,独具慧眼的方案,将产品带入一个前所未有的高频应用。
以上三类都是基于业务形态下产生的分类,只有自己发掘自身的优缺点,找到自己的合适位置,投入你的时间,也投入你的热忱,定能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标签:缺陷 灰度 职业发展 互联网 无法 领域 工程 判断 工具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zgq123456/p/128824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