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迷,mamicode.com
首页 > 其他好文 > 详细

与抓马宝贝曹曦老师的对话

时间:2014-11-08 10:25:21      阅读:297      评论:0      收藏:0      [点我收藏+]

标签:style   blog   http   io   ar   os   sp   div   on   

抓马宝贝曹曦老师的对话 

 

bubuko.com,布布扣

周六是多多最后一次抓马课(抓马宝贝是来自英国的儿童教育戏剧体验中心,它不教戏剧,也不教授任何知识、技能,没有标准和答案,就做一件事,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课后,曹曦老师与我进行了一个半小时的谈话。这次谈话让我激动不已。当时要有酒,估计我就醉了。我没想到,除我之外,还有人,有这样的群体如此懂得多多。

 

    多多是一年级时来到这里,第一次试听课,他抗拒地、警惕地、保持距离地观望着大家,在沉默和眼泪中参与完游戏。如同拒绝参加其他活动一样。结束后,我问他愿不愿意在这里上课,出乎意料,他居然肯定的点了头。这是他6岁多来第二次表示有兴趣参加一个活动,我毫不犹豫就报名了。虽然,抓马宝贝那么远。

这也成为他长这么大的第二个兴趣班。

 

    在抓马,他度过了两年的开心时光。表现出了从未有过的坚持和愿意,对于他,非常难得。我很好奇,是什么如此吸引着他??我抓住机会参加抓马每次难得的公开课,一直在寻找他喜欢这里的原因。直到听到曹曦老师对他的一个半小时的解读,看到老师们对他上课的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话的记录,我才真正找到答案。曹老师先概述了多多上课以来的情况。说多多刚来时,老咬手肘处的衣服,拘谨,敏感,出席却不在场,把自己放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期间,7岁左右,ADHD (网上解释为多动症,但实际上有所区别的症状特别明显,注意力无法集中(那段时间也是老师告状最频繁的时期)。当时,曹曦老师善意地提醒我,最好带多多去医院检查一下。(还有很多其他人也提醒过。)他认为这么宽松的条件下,他给多多上课都很具有挑战性。多多就躺在地板上,压根不进入他的话题和游戏。对任何话语、指令都无动于衷。可以想象多多在学校的任课老师有多抓狂。但我担心敏感的多多会给自己贴标签,所以一直没有去。好在目前症状好转很多。

 

    后来,曹老师发现多多的表达途径就是画画,语言交流很难让他主动融入周围环境。于是,在课程设置上赋予多多一些责任和角色,让多多充当老师的助理。刚进入角色时,多多经常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懂得执行,不懂得职责,更不懂得发号施令社会化很弱,社会化干预的最佳年龄应该在4岁左右,多多已经错过了最佳干预时期。现在只能多做些努力。于是曹老师给予多多更多的认可和信任,并赋予他一部分Leader的身份,在课程中设置了更多画画的内容。经常当着其他孩子面征求多多意见,让他解决其他孩子解决不了的问题,利用他的天赋来获得同伴的认可。于是,多多在鼓励和信任的驱使下,有了很大的转变,开始进入及履行角色。

    但整个过程多多还是需要反复被提醒,似乎经常忘记了自己助理的身份。曹老师一直在努力,寻找让他融入环境的方式,他的团队在每节课后都会关注多多的变化,记录着多多的上课的言行,进行细致的观察和认真专业的分析,终于一次,曹老师发现“人”这个因素能很好的打开多多。(我也发现,多多喜欢上学不是因为学校,而是因为学校里的同学。他不怕失学,却害怕失去和同学相处的机会。他耐心的在课堂上坐上40分钟课,就为了和同学们在课间玩上十分钟。这就是他上学的全部意义,什么学习、作业。。。全不在心里。)

 

我深深地理解曹老师所说的一切。自从上了小学,当标准都定格在纪律和分数上时,我

就开始接到各位老师投诉,我也奇怪自己的孩子怎么啦??挺自信挺优秀的孩子怎么在老师

眼里是那么不可思议??开始我也头疼。有时候还有很强烈的挫折感。但我深深地了解他,

他敏感、善良、害羞、内敛、含蓄、专注。没有哪里有问题。在我眼里非常了不起。幼儿园

阶段赏识教育时,一切都好,也非常适应。为什么这样?我觉得是我们教育体制出了问题。

标准单一,分数至上。可我能怎么办?我不能改变大环境,也不想改变多多,我唯一能做的

就是保护他个性的同时帮助他适应学校的环境。

曹老师解释说,多多是逆向思维者(我联想到他写字从下往上,画画也是从下往上)。

他看问题的角度永远与众不同。是从一个非常规的角度去观察。别人画一本书,角度基本上

是正面和侧面,而他画的却是从底部切入、一本打开的书。还有,每当曹老师认为他根本没

听进去的时候,他却总能在关键时刻,说出让老师都无法拒绝的观点和话语,甚至提醒曹老

师一些没有顾及到的事情。曹老师说这一切表明,他表面上的漫不经心并不影响他吸收看到

和听到的一切,他一直在观察,在思考,只是,他不会受外在影响,而是自主选择表达的时

间和内容。(我想到前面提到一语惊人)  

在曹老师和抓马眼里,这些特质就是是他最大的财富。因为逆向思维、自主选择、非常

规的角度,就是一切创造力的源泉!!!一语惊醒梦中人。读懂多多,一直是我的功课。面

对曹老师的每一句话,我内心充满了惊喜和感动。他每周只见多多一次,每次相处两个小时,

可对于多多的理解和观察,却是比我有过之而无不及。不是有着对孩子的深刻了解,有双善

于捕捉的眼睛,有颗走进孩子的心,有真正为孩子未来着想的愿景,他何以做到如此?

 

 

接着,曹老师提醒我,多多的这些特质使他一直承受着巨大压力。因为在国内这个大环

境下,在其他“正常人”眼里,和其他孩子比起来,他显得太“不正常了”。当别人在乖乖

听话的时候,可能他在考虑“公平不公平”的问题,那么格格不入,甚至还会被理解为蓄意

破坏或是刻意挑衅!!!曹老师的话深深的触动了我,多多小时候,我也曾误解过他,也曾

为他不参与其他孩子的游戏生气。只是,作为母亲,爱和本能很好的引导了我。但是,他身

边不是每个人都能理解他,接纳他。他每天经历的,就是很多正常人在“以教育的名义”帮

他“纠正”这些特质!!因为“这样”“太不正常了”,“需要改正!!”由于他总是感受

到这种不理解,不接纳,于是他敏感,退缩,不知所措。 让曹老师高兴的是,多多在某一时刻开始,会拍着他的肩膀,提醒他“你忘了。。。”“你

是不是应该。。。”,他觉得这对于多多,就是质的飞跃。而这些,对于其他人是多么正常

的举动!最后,曹老师给了我三个建议: 1、让他和同龄的孩子尽可能呆在一起,获得认同; 2、让他在绘画表达方面得到最大的满足。 3、追逐他。。。追逐他。。。 我把这三条牢牢的印在脑子里。曹老师的话让我豁然开朗,感谢曹老师专业的背景知识

和对孩子的极度敏感,才让我更加确定了自己的角色和使命,我不是他的妈妈,不是教育他

的人,我就是多多的超级粉丝。 同时,我想如果我们的社会对孩子的理解能走得更深一些,如果我们做家长的对孩子更

尊重一些,我们的教育工作者能更专业一些,我们的孩子,是不是就能保持着这种特质一直

走下去???每个人可不可以不需要纠正得和其他人一样?每个人都能成为真正的自己??

其实孩子是最完满的,只是在人生之路上逐渐缺失,变得不完满。孩子不需要被教育,相反,

他们是我们的哲学家,是我们生活和思考的老师,是真正能看到实物真相和本质的人,也是

只关心真相和本质的人。我们应该反思,我们所谓的教育,难道就是为了折断天使的翅膀,

让他们学会行走吗? 一个半小时,眨眼而过,意犹未尽。当我走出教室,看见多多在阅读角安静的阅读,灯

光下的他那样安祥,又那样快乐,如天使一般。我突然明白,上课前他莫名其妙的搂着我默

默掉眼泪,不愿进教室,实际上是他心里对这最后一次课的万般不舍。而我对老师的解释居

然是,他在车上刚睡醒,还在闹觉。而我还在高兴,上完这次课终于不用再千里跋涉,堵车

堵心的来到这里了!!我又一次犯了成人式的自以为是错误。我真的足够了解他的内心及感

受吗?他抬起头,对我说:“妈妈,想到今天是抓马的最后一堂课,我真不习惯(这就是他,

哪怕心里万般不舍,到嘴边,总是那样轻描淡写,感谢这次谈话,让我有了当下的觉知。

如果我不追逐他,不倾听他,我能听懂这句话后面的感受吗?)。”

我蹲下来,搂着他说:“不用难过,只要你愿意,我们继续呆在这里。”对,哪怕你十

岁了,哪怕这里都是3岁8岁的小朋友,只要你愿意。。。我们继续上下去。

bubuko.com,布布扣

 

8岁多多妈妈

 

与抓马宝贝曹曦老师的对话

标签:style   blog   http   io   ar   os   sp   div   on   

原文地址:http://www.cnblogs.com/tzwl/p/4082713.html

(0)
(0)
   
举报
评论 一句话评论(0
登录后才能评论!
© 2014 mamicode.com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gaon5@hotmail.com
迷上了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