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迷,mamicode.com
首页 > 其他好文 > 详细

OSI七层模型和TCP/IP五层(四层)模型的概念

时间:2020-06-06 23:15:35      阅读:111      评论:0      收藏:0      [点我收藏+]

标签:规格   通讯   方式   电子邮件传输   灯光   文件传输   nec   识别   组成   

OSI七层模型

概念:OSI(Open?System?Interconnection,开放系统互连)七层网络模型称为开放式系统互联参考模型,是一个逻辑上的定义和规范。

技术图片

第一层:物理层

功能:以“0”、“1”代表电压的高低、灯光的闪灭。界定连接器和网络线的规格。

第二层:数据链路层

功能:互连设备之间传送和识别数据帧。

第三层:网络层

功能:地址管理和路由选择

第四层:传输层

功能:管理两个节点之间的数据传输。负责可靠传输。

第五层:会话层

功能:通信管理,负责建立和断开通信连接。

第六层:表示层

功能:设备固有数据格式和网络标准数据格式的转换。

第七层:应用层

功能:针对特定应用的协议。

TCP/IP五层(四层)模型

概念:TCP/IP是一组协议的代名词,它还包括许多协议,组成了TCP/IP协议簇。 TCP/IP通讯协议采用了5层的层级结构,每一层都呼叫它的下一层所提供的网络来完成自己的需求。

技术图片

第一层:物理层

功能:负责光/电信号的传递方式。比如现在以太网通用的网线(双绞线)、早期以太网采用的的同轴电缆(现在主要用于有线电视)、光纤,现在的wifi无线网使用电磁波等都属于物理层的概念。物理层的能力决定了最大传输速率、传输距离、抗干扰性等。 集线器(Hub)工作在物理层。
代表硬件:双绞线(网线)、WiFi电磁波、集线器等。

第二层:数据链路层

功能:负责设备之间的数据帧的传送和识别。 例如网卡设备的驱动、帧同步(就是说从网线上检测到什么信号算作新帧的开始)、冲突检测(如果检测到冲突就自动重发)、数据差错校验等工作. 有以太网、令牌环网, 无线LAN等标准。交换机(Switch)工作在数据链路层。
代表硬件:交换机等。
代表协议:以太网、令牌环网、无线LAN、ARP、MTU。

第三层:网络层

功能:负责地址管理和路由选择。 例如在IP协议中,通过IP地址来标识一台主机, 并通过路由表的方式规划出两台主机之间的数据传输的线路(路由)。路由器(Router)工作在网路层。
代表硬件:路由器。
代表协议:IP。

第四层:传输层

功能:负责两台主机之间的数据传输。 如传输控制协议 (TCP), 能够确保数据可靠的从源主机发送到目标主机。
代表协议:TCP、UDP。

第五层:应用层

功能:负责应用程序间沟通,如简单电子邮件传输(SMTP)、文件传输协议(FTP)、网络远程访问协议(Telnet)等。
代表协议:HTTP、DNS、NAT、NATP。

注:物理层我们考虑的比较少. 因此很多时候也可以称为 TCP/IP四层模型。

OSI七层模型和TCP/IP五层(四层)模型的概念

标签:规格   通讯   方式   电子邮件传输   灯光   文件传输   nec   识别   组成   

原文地址:https://blog.51cto.com/14298563/2502023

(0)
(0)
   
举报
评论 一句话评论(0
登录后才能评论!
© 2014 mamicode.com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gaon5@hotmail.com
迷上了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