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style blog class code c java
1)FilterDispatcher
Struts2的前端控制器,也是Struts2的MVC中的控制器部分。在实际开发中,只需要在web.xml中配置一次即可,如下所示:
<filter> <filter-name>Struts2</filter-name> <filter-class>org.apache.struts2.dispatcher.FilterDispatcher</filter-class> </filter> <filter-mapping> <filter-name>Struts2</filter-name> <url-pattern>/*</url-pattern> </filter-mapping>
但是一定要注意,如果还有其他的过滤器,那么FilterDispatcher的配置通常要出现在最后。
2)Action
动作类,作为MVC中的模型部分,既封装业务数据,也负责处理用户的请求,execute方法就是默认的动作处理方法。
3)Result
结果,代表Action运行之后要转向的下一个页面。Struts2本身支持多种结果类型,如jsp、velocity、freemarker、jasperreports等,在同一个web应用中,各种结果类型还能混用。
4)Interceptor
拦截器是Struts2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每一个Struts2工程都使用了拦截器,只是使用了Struts2自带的内建拦截器与默认拦截器配置而已。
Struts2的许多功能都是由拦截器完成的,比如:
5)ActionContext、值栈与OGNL
Struts2在每个Action刚开始运行的时候,都会单独为它建立一个ActionContext,把所有能访问的数据,包括请求参数(request的parameter)、请求的属性(request的Attribute)、会话(session)信息等等,都放到ActionContext中。这样一来,在以后取值、赋值的时候,就只需要访问ActionContext就可以了,所以说ActionContext可以被认为是每个Action拥有的一个独立的内存数据中心。
对象图导航语言OGNL是Object-Graph Navigation Language的缩写,它是一种功能强大的表达式语言(Expression Language,简称为EL)。它通过简单一致的表达式语法,可以存取对象的任意属性,调用对象的方法,遍历整个对象的结构图,实现字段类型转化等功能。
值栈可以用来容纳多个对象,主要用来存放一些临时对象。当使用OGNL访问值栈中对象的属性的时候,指定属性的引用会引用更靠近值栈栈顶方向对象,晚进栈的对象会覆盖早进栈的对象。简单点说,Struts2用值栈为我们使用Struts2做了很多引用上的简化,主要是缩短了OGNL表达式的长度。另外,值栈也可以作为一个内存数据中心,来存放一些Struts2标签临时定义的数据。
6)Struts2标签
Struts2的标签库功能强大,使用简单,大大简化了视图开发的工作。而且,它与框架的其他部分也非常自然的结合,如国际化、验证等等。
7)自动类型转换
在Action中可以有多种方式来对应页面的数据,从而自动获取页面的值。但是,从request里面接收的值都是String类型的,而Action的属性可以是各种类型的。这就需要Struts2的类型转换机制来支持,它节省了我们大量的手工进行类型转换的开发时间。
Struts2已经内置了大量的类型转换方式:
Struts2提供的这些就已经够用了,还可以自己实现特殊的类型转换器,以满足特殊的功能需要。
8)国际化
i18n通常作为“国际化”的简称,其来源是英文单词 internationalization的首末字符i和n,18为中间的字符数。
web应用通常应该支持多国语言,可以根据客户端请求所来自的国家和语言显示不同语种的用户界面。这样,当需要在应用程序中添加对一种新语言的支持时,就无需修改应用程序的代码了。
Struts2非常自然的实现了国际化,我们不需要考虑更多的事情,只是按照Struts2的要求,把不同语言的信息,放到对应的位置即可。
9)验证框架
作为一个成熟、稳定的web应用,无论如何服务器端验证是少不了的。通常情况下,我们不会完全相信客户端传递过来的数据,应该在真正调用业务逻辑之前对数据进行校验,如果用户提交的数据不符合要求,就不会去调用业务逻辑。
Struts2为我们提供了一套完整、严密,可扩展的验证框架,保证在Action运行之前会判断用户提交的信息是否完整、符合条件。
参考资料:http://www.iteye.com/topic/1124526
标签:style blog class code c java
原文地址:http://www.cnblogs.com/ningvsban/p/37338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