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poi 运行 开发 不用 rev tac 继承 等于 安装
智能合约是现在区块链的一大特色,而不同的链使用的智能合约的虚拟机各不相同,编码语言也有很大差异。而今天我们开始学习EOS的智能合约,我也是从EOS初期一直开发合约至今,期间踩过无数坑,也在Stack Overflow上提过问(最后自己解决了),在实际生产中也积累了很多经验,所以我会连续几周分多次分享合约开发的经验,今天先来点基础的。
EOS就是使用C++开发的,这也为它带来了诸多好处,而合约也沿用C++作为开发语言,虽然合约中无法直接使用Boost等框架(你可以自己引入,但这也意味着合约会很大,会占用大量账号的内存),但是我们还是可以使用很多C++的小型库,并伴随着eosio.cdt的发展,融入了更多实用的合约功能。
如果你之前没有使用C系列的开发语言做过开发,比如:C语言、C++或者是C#,那么你需要先学习下C语言的基本语法和数据结构,这里我不做展开,在我们的系列文章的开篇就介绍了我推荐的Learn EOS - c/c++ 教程英文版,有一定英语基础的朋友可以直接看这个,其他朋友也可以在网上找一些C++的入门教程看下。
如果你已经有了一定的C语言基础,那么写合约的话,你会发现需要的基础也并不多,依葫芦画瓢就能写出各种基础功能了,所以,你并不需要担心太多语言上的门槛,毕竟合约只是一个特定环境下运行的程序,你能用到的东西并不会很多。
EOS的早期版本进行合约开发还没有CDT工具,那时的合约借助的是源码中的工具eosiocpp,所以你看2018年的博客,进行合约编译都是用它,但你现在是见不到了。随着官方CDT的迭代,在CDT的1.4版本开始被官方推荐使用,CDT后面也经历了几个大的版本更新,逐步改善合约编写方式,更加趋于简洁、直观。
但是不同的CDT版本,也意味着编译器的不同,所以合约开发也会有所区别,比如一些语法变了,一些库名称变了,增加了一些新的标注……
我们的教程侧重还是介绍最新的语法,所以推荐使用1.6以上的版本。我也会尽量在后面的介绍中补充说明老的CDT的写法,方便大家对照网上其他老博客的合约。
学习任何编程,我们都不能少了Mr.HelloWorld,先来给大家打个招呼吧。
#include <eosio/eosio.hpp> using namespace eosio; class [[eosio::contract]] hello : public contract { public: using contract::contract; [[eosio::action]] void hi(name user) { print("Hello, ", user); } };
hello合约就是一个最简单的合约了,而且还有一个可调用的action为hi。我们首先还是来介绍下一个合约的程序结构吧。
包含了引入的头文件、库文件等,还有全局的命名空间的引入等。
#include <eosio/eosio.hpp> using namespace eosio;
这里eosio库是我们的合约基础库,所有和eos相关的类型和方法,都在这个库里面,而这个库里面eosio.hpp是基础,包含了contract等的定义,所以所有的合约都要引入。
【CDT老版本】早期cdt版本中库名称不是eosio,而是eosiolib
默认的,我们引入了eosio的命名空间,因为eosio的所有内容都是在这个命名空间下的,所以我们全局引入,会方便我们后续的代码编写。
其实就是定义了一个class,继承contract,并通过[[eosio::contract]]
标注这个类是一个合约。使用using引入contract也是为了后续代码可以更简洁。
class [[eosio::contract]] hello : public contract{ public: using contract::contract; }
【CDT老版本】早期cdt版本中直接使用了
CONTRACT
来定义合约类,比如:CONTRACT hello: public contract {}
写一个public的方法,参数尽量用简单或者是eosio内置的类型定义,无返回值(合约调用无法返回任何结果,除非报错),然后在用[[eosio::action]]
标注这个方法是一个合约action就行。
注意:action的名称要求符合name类型的规则,name规则请看下面的常用类型中的说明。
[[eosio::action]] void hi( name user ) { print( "Hello, ", user); }
因为合约无法调试,所以只能通过print来打印信息,或者直接通过断言抛出异常来进行调试。
【CDT老版本】早期cdt版本中直接使用
ACTION
来定义方法,比如:ACTION hi( name user ){}
类型 | 说明 | 示例 |
---|---|---|
name | 名称类型,账号名、表名、action名都是该类型,只能使用26个小写字母和1到5的数字,特殊可以使用小数点,总长不超过13。 | name("hi") 或者 "hi"_n |
asset | 资产类型,Token都是使用该类型,包含了Token符号和小数位,是一个复合类型,字符形式为1.0000 EOS |
asset(10000, symbol("TADO", 4) 就是1.0000 TADO ) |
uint64_t | 无符号64位整型,主要数据类型,表主键、name实质都是改类型 | uint64_t amount = 10000000; |
在合约中,contract基类提供了一些方便的内置对象。
首先是get_self()
或者是_self
,这个方法可以获取到当前合约所在的账号,比如你把hello合约部署到了helloworld111这个账号,那么get_self()
就可以获取到helloworld111。
然后是get_code()
或者是_code
,这个方法可以获取到当前交易请求的action方法名,这个在进行内联action调用时可以用于判断入口action。
最后是get_datastream()
或者_ds
,这个方法获取的是数据流,如果你使用的是复杂类型,或者是自定义类型,那么你无法在方法的参数上直接获取到反序列化的变量值,你必须自己通过数据流来解析。
常用的还有获取当前时间current_time_point()
,这个需要引入#include <eosio/transaction.hpp>
。
当然,合约里面,我们总会有些功能需要把数据存下来,在链上持久化存储。所以我们就需要定义合约表了。
合约的表存在相应的合约账号中,可以划分表范围(scope),每个表都有一个主键,uint64_t类型的,还可以有多个其他索引,表的查询都是基于索引的。
这里先提一句,表数据所占用的内存,默认是合约账号的内存,也可以使用其他账号的,但需要权限,这个以后我们再介绍。
我们扩展一下hello合约。
#include <eosio/eosio.hpp> #include <eosio/transaction.hpp> using namespace eosio; class [[eosio::contract]] hello : public contract { public: using contract::contract; hello(name receiver, name code, datastream<const char *> ds) : contract(receiver, code, ds), friend_table(get_self(), get_self().value) { } [[eosio::action]] void hi(name user) { print("Hello, ", user); uint32_t now = current_time_point().sec_since_epoch(); auto friend_itr = friend_table.find(user.value); if (friend_itr == friend_table.end()) { friend_table.emplace(get_self(), [&](auto &f) { f.friend_name = user; f.visit_time = now; }); } else { friend_table.modify(friend_itr, get_self(), [&](auto &f) { f.visit_time = now; }); } } [[eosio::action]] void nevermeet(name user) { print("Never see you again, ", user); auto friend_itr = friend_table.find(user.value); check(friend_itr != friend_table.end(), "I don‘t know who you are."); friend_table.erase(friend_itr); } private: struct [[eosio::table]] my_friend { name friend_name; uint64_t visit_time; uint64_t primary_key() const { return friend_name.value; } }; typedef eosio::multi_index<"friends"_n, my_friend> friends; friends friend_table; };
可以看到,我们已经扩充了不少东西了,包括构造函数,表定义,多索引表配置,并完善了原先的hi方法,增加了nevermeet方法。
我们现在模拟的是这样一个使用场景,我们遇到一个朋友的时候,就会和他打招呼(调用hi),如果这个朋友是一个新朋友,就会插入一条记录到我们的朋友表中,如果是一个老朋友了,我们就会更新这个朋友的记录中的访问时间。当我们决定不再见这个朋友了,就是绝交了(调用nevermeet),我们就会把这个朋友的记录删除。
首先我们需要声明我们的朋友表。定义一个结构体,然后用[[eosio::table]]
标注这个结构体是一个合约表。在结构体里定义一个函数名primary_key,返回uint64_t类型,作为主键的定义。
private: struct [[eosio::table]] my_friend { name friend_name; uint64_t visit_time; uint64_t primary_key() const { return friend_name.value; } };
我们这里声明了一个my_friend的表,合约的表名不在这里定义,所以结构体的名称不必满足name的规则。我们定义了两个字段,friend_name(朋友的名称)和visit_time(拜访时间),主键我们直接使用了friend_name,这个字段是name类型的,而name类型的实质就是一个uint64_t的类型(所以name的规则那么苛刻)。
【CDT老版本】早期cdt版本中直接使用
TABLE
来定义合约表,比如:TABLE my_friend{}
合约里的表都是通过多索引来定义的,这是合约表的结构基础。所以这里才是定义表名和查询索引的地方。
typedef eosio::multi_index<"friends"_n, my_friend> friends;
我们现在只介绍最简单的单索引的定义,以后再介绍多索引的定义方式,这里的"friends"_n
就是定义表名,所以使用了name类型,之后my_friend
是表的结构类型,typedef
实质上就是声明了一个类型别名,名字是friends
的类型。
构造函数这里并不是必须,但是为了我们能在全局直接使用合约表,所以我们要在构造函数进行表对象的实例化。
public: hello(name receiver, name code, datastream<const char *> ds) : contract(receiver, code, ds), friend_table(get_self(), get_self().value) { } private: friends friend_table;
这一段是标准合约构造函数,hello(name receiver, name code, datastream<const char *> ds) : contract(receiver, code, ds)
,合约类型实例化时会传入receiver也就是我们的合约账号(一般情况下),code就是我们的action名称,ds就是数据流。
friend_table(get_self(), get_self().value)
这一段就是对我们定义的friend_table
变量的实例化,friend_table
变量就是我们定义的多索引表的friends
类型的实例。在合约里我们就可以直接使用friend_table
变量来进行表操作了。实例化时传递的两个参数正是表所在合约的名称和表范围(scope),这里都使用的是当前合约的名称。
查询有多种方式,也就是多索引表提供了多种查询的方式,默认的,使用find
和get
方法是直接使用主键进行查询,下次我们会介绍使用第二、第三等索引来进行查询。find
返回的是指针,数据是否存在,需要通过判断指针是否是指到了表末尾,如果等于表末尾,就说明数据不存在,否则,指针的值就是数据对象。get
直接返回的就是数据对象,所以在调用get
时,就必须传递数据不存在时的错误信息。
auto friend_itr = friend_table.find(user.value); if (friend_itr == friend_table.end()) { //数据不存在 }else { //数据存在 }
我们在hi方法中先查询了user是否存在。如果不存在,我们就添加数据,如果存在了,就修改数据中的visit_time字段的值为当前时间。
多索引的表对象添加记录使用emplace
方法,第一个参数就是内存使用的对象,第二个参数就是添加表对象时的委托方法。
uint32_t now = current_time_point().sec_since_epoch(); auto friend_itr = friend_table.find(user.value); if (friend_itr == friend_table.end()) { friend_table.emplace(get_self(), [&](auto &f) { f.friend_name = user; f.visit_time = now; }); } else { //数据存在 }
这里先定义了一个变量now来表示当前时间,正是使用的内置方法current_time_point()
,这个还是用了它的sec_since_epoch()
方法,是为了直接获取秒单位的值。
我们查询后发现这个user的数据不存在,所以就进行插入操作,内存直接使用的合约账号的,所以使用get_self()
,然后对表数据对象进行赋值。
多索引的表对象修改记录使用modify
方法,第一个参数是传递需要修改的数据指针,第二个参数是内存使用的对象,第二个参数就是表对象修改时的委托方法。
friend_table.modify(friend_itr, get_self(), [&](auto &f) { f.visit_time = now; });
我们将查询到的用户对象的指针friend_itr
传入,然后内存还是使用合约账号的,委托中,我们只修改visit_time
的值(主键是不能修改的)。
erase
方法,只有一个参数,就是要删除的对象指针,有返回值,是删除数据后的指针偏移,也就是下一条数据的指针。auto friend_itr = friend_table.find(user.value); check(friend_itr != friend_table.end(), "I don‘t know who you are."); friend_table.erase(friend_itr);
我们的示例中,将查询到的这条数据直接删除,并为使用变量来接收下一条数据的指针,在连续删除数据时,你会需要获取下一条数据的指针,因为已删除的数据的指针已经失效了。
编译我们再之前也有过介绍,安装了eosio.cdt后,我们就有了eosio-cpp
命令,进入到合约文件夹中,直接执行以下命令就会在当前目录生成wasm和abi文件。
eosio-cpp -abigen hello.cpp -o hello.wasm
注意:替换命令中使用的hello.cpp为实际合约代码文件名,而hello.wasm为实际合约的wasm文件名。
当然,编译不通过的时候,你就要看看错误是什么了,这可能会考验一下你的C++功底。
决定了要发布的账号后,记得要购买足够的内存和抵押足够的资源。合约的内存消耗我们可以大致这样估算,看下编译好了的合约wasm文件有多大,然后乘以10,就是你发布到链上大概所需的内存大小了。
发布合约我们使用cleos set contract
命令,其后跟合约账号名和合约目录,为了方便,我建议你把合约的目录名保持和合约文件名一致。
cleos set contract helloworld111 ./hello -p helloworld111
这里我们给出的代码是将hello目录下的hello合约发布到helloworld111。我这里的文件夹是hello,里面的abi和wasm也都是hello,这样你不用手动指定合约文件了。
至此,我想大家应该对合约的编写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了,至少你可以参照着写个简单的合约出来了,这其中还有很多技巧和高级用法,我会在后续的文章中继续和大家分享。
标签:poi 运行 开发 不用 rev tac 继承 等于 安装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fishopark/p/131588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