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事物 一个 决策 图片 根据 不同 若是 自己 一个人
【解析】
1.哲学的基本派别/哲学的党派: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古代江湖中有各种派别,如峨眉
派、武当派等,哲学的江湖中只有两派,一个是唯物主义,一个是唯心主义,没有第三大阵营。
2.概念: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唯心主义认为意识包括精神是世界的本原。以
黄河和对黄河的认知、意识为例,若是认为先有黄河,然后有对黄河的认知、意识,这就是唯
物主义;若认为先有对黄河的认知、意识,然后才有黄河,这就是唯心主义。注意:唯物主义
是正确的,唯心主义是错误的。
3.唯物主义:不是所有唯物主义者认为的物都是一样的,不同的唯物主义哲学家认为的物
有所不同(对物理解的深度、广度不同),故而唯物主义一共有3 种历史形态。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重点):对物的理解比较简单,把物质归结为一种或几种实物。
例:
①认为水或火是世界的本原,或者五行说(金木水火土)是世界的本原,这就是古代朴素
唯物主义。
②阴阳:如“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阴阳也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我们常
说阴阳二气,阴阳属于一种气,气也是一种具体的实物。
③“女人是水做的,男人是泥做的,有的人是水泥做的”也体现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都
把物质归结为一种或几种实物。
(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随着自然科学的不断往前推进,对物的理解不仅停留在实
物,而是将其归为不可再分的原子,即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此处重点考查的是形而上学。
形而上学:孤立、静止、片面地看问题。形而上学是不对的,应该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
观点看问题。例:“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体现了形而上学,没有从整体看问题,是用孤立、片
面的观点看问题。
(3)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哲认为物是一种物质,
之后会详细讲解。
4.唯心主义认为意识、精神是世界的本原。认为是人的精神则为主观唯心主义;若是认为
是人之外的精神,比较神秘的力量,如命、老天爷等,则是客观唯心主义。区分主观唯心和客
观唯心的根本标志:“人”,人的是主观唯心主义,人之外的、神秘的客观力量则是客观唯心主
义。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考查重点。
(1)物质决定意识。
(2)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反作用主要体现在正确的意识对物质有促进作用,错误的
意识对物质有阻碍作用。判断:意识对物质具有促进作用(错误)。必须是正确的意识对物质
具有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会起到阻碍作用。
4.方法论:实际生活和工作中要一切从实际出发,不能拍脑袋做决策,要从实际中看具体
的物质到底是怎样的。在工作中,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注意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是
尊重客观规律。例:
(1)“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从哲学意义上而言是错误的,夸大了主观能动性,没有
尊重客观规律,再如大跃进时期“肥猪赛大象”也是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2)人在大自然面前无能为力(错误)。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改造大自然。
经典考点:
(1)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福祸相倚,体现同一性。
(2)有无相生,难易相成:体现同一性,比如模考结束后觉得难,之所以觉得难是与
上一季模考相比得来。
(3)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体现同一性,老翁丢了一只马是坏事,过了几天马又带回
来一只马,变为好事;自己的儿子骑马摔断了腿,是坏事;但由此避免征兵,又变为好事。
(4)居安思危,否极泰来:体现同一性。
(5)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垃圾分类是今年的热点,体现同一性。
4.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1)普遍性:时时有矛盾、处处有矛盾,矛盾无法逃避,比如不同的人生阶段有不同
的矛盾,考上公务员之后还会有下一个矛盾。万事如意、一路顺风违背普遍性。
(2)特殊性:具体事物包含的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世界上没有
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比如现在处理与学习、工作之间的矛盾,下一
个人生阶段处理与婚姻、孩子之间的矛盾。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体现矛盾的普遍性;虽然家家
有本难念的经,但每家念的经不一样,体现特殊性。
6.内因外因:
(1)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和第一位原因。
(2)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3)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7.经典考点:
(1)孟母三迁:强调外因。
(2)出淤泥而不染:强调内因。
(3)打铁必须自身硬:强调内因。
(4)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强调外因。
(5)物必先腐,而后虫生之:苍蝇不叮无缝蛋,强调内因。
(6)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强调内因。
经典考点:
(1)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意为冰冻了三尺,不是一天的寒冷所能达到的效果,体现
质量互变。
(2)绳锯木断、水滴石穿:体现质量互变。
(3)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意为不要因为是件较小的坏事就去做,不要
因为是件较小的善事就毫不关心,体现质量互变。
19
(4)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体现质量互变。
(5)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千里”是发生质变,体现质量互变。
(6)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意为把土堆起来可以成山,把水蓄起来可以
成海,体现质量互变。
关系(重点):
(1)实践决定认识(常考)。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a 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正确):不管是直接经验还是间接经验,他人的、书本的经
验追根究底也是来源于实践,但可能是别人的实践,如知道砒霜有毒,并不是自己亲自尝了
一口,而是第一个人吃了砒霜之后死了,我们才知道砒霜有毒。
b 实践是认识的唯一途径(错误):获得认识的途径除了直接经验(直接去干),还有通
过书本、他人告知而获得的间接经验。
②实践是认识的动力:认识在不断往前推进,是因为在实践中有不同的客体。如大家学
习哲学之后对哲学的认识又往前推进了一步,而大家学习哲学是因为要考试,需要实践去攻
克考试,因此大家才会学习、提升意识,这就是一种动力,即实践有需要。
③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是为了回到实践中去指导实践,如xjp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思想是为了指导实践,是行动指南。
④实践是检验认识的唯一标准:如小马过河,水的深浅只有自己走一遍才知道;哲学难
不难,学习之后才会知道哲学确实挺难;又如想知道眼前这杯水是凉的还是甜的,抑或是滚
烫的,喝一口就知道。
(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解析】
唯物史观:常考方法论,即社会历史的发展是由人民群众推动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
体和创造者。不是因为人民群众人多,也并非每个人都是历史的主体和创造者,在现实生活
中,有的人是分裂分子、暴力分子,不属于人民群众,而是人民的敌人,人民群众是好的,
对社会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一般人: 公民, 好的人: 人民)
【梳理】
1.唯物论:研究自然界是什么样的。
(1)自然界是物质的。
(2)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2.辩证法:探讨自然界是怎样存在的。自然界是联系、运动、发展的。
(1)两大特征:联系、发展。
(2)三大规律: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3.认识论:探讨人的思维能否认识自然界。
(1)马克思认为,通过实践可以认识大自然。
(2)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4.唯物史观:探讨整个社会历史是怎样发展的。
(1)人民群众推动社会历史的发展。
(2)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和创造者。
标签:事物 一个 决策 图片 根据 不同 若是 自己 一个人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tfknight/p/131841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