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个人 大数据时代 同事 落地 世界 理论 领域 模拟 员工
70年代日本电子工业很成功,钱多到可以把美国买下了。日本在模拟电子很成功,但在数字转型的时候保守了,让美国超越了。美国CT领域也保守了被华为超越了,但后来,美国又从IT领域重新打回CT领域,今天甚至可能颠覆CT领域。
MOTO是蜂窝移动通信商用系统的发明人,模拟时代太成功了,就在数字化时代退出了市场。北电10G太成功了,却错失了40G/100G的转型。
过去的AT&T为什么失败?他判断这个世界以2M带宽为通信带宽基础的,这里指的话音时代,他们没有想到大数据时代,现在带宽的需求是被压抑了,压抑后我们就一厢情愿的认为越宽越好。那是不是越宽越好呢?
我们怎么能对应这个时代?我现在不知道。当最早提出态势感知的时候,大数据的思维描述刚发育,安全智能与安全算法在那个时候也还是个新名词,是否能落地没人知道,虽然直到今天也还不能100%下定论,不过至少经过无数先辈、同行的实践和摸索,大有一种依稀可见羊肠小道的样子。
但是未来呢?今天让你无比舒适的技能、视野,也许就会慢慢成为自己的枷锁,经验与套路会像人的习惯性动作一样,成为一个思维短路机制,让你在面对新事物的时候,依然拿老的思维框架来想问题,最危险的是,这件事往往自己都无法意识到。
很多时候,我们的圈子非常小,一年到头,基本不出去喝咖啡,只守在土围子里面。和同事开会,每个人会说什么,下一句说什么,基本上能猜出80%,所有人的思考方式和行动方式逐渐趋同。
每个人受打卡的影响被锁死了,在自己构筑的堡垒里面怎么去航海?去开放?航海的时候怎么打卡?发现新大陆怎么打卡?沉到海底怎么打卡?
有人说,一个人谈不上战略,其实修齐治平,每个人就是自己的CEO。
战术就是每天的穿衣吃饭,喝水睡觉,做好每件小事很容易,但是有没有问过一个问题,做完这些小事,最终的大事是什么?
哈弗商学院曾经做过一个实验,在一个庞大的组织内部找到一批员工,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不安排任何实质性的项目,而让其自我管理。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验后,大家惊奇的发现,这些人并没有感觉到任何闲暇,甚至反而更忙了。原因是,这些人自己会互相“找事情”,本来一件很简单的事情,甚至不存在的事情,会被大家凭空创造出来,从而营造了一种繁忙的景象。
我们自己其实也常常会犯这种错误,表面上看起来非常忙,但其实给组织、给社会并没有留下什么有价值和正向帮助的事情,就像正负电子一样,只是在不断的泯灭。
人是一种追求确定性的动物,不确定性会给人带来巨大的焦虑,群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为了规避长期性的焦虑,我们会选择落袋为安,短期闭环。
不得不说,这种机制是人在长期进化中得到的好处,这在几万年前的非洲大草原是非常合适的一种生存策略,因为在食物短缺的情况下,一旦捕杀到猎物,最好的策略就是马上就地吃掉,因为很可能你的竞争对手就在附近。
但是我们也要意识到,进入现代社会后,社会形态正在超多维度发展,在高维空间寻求最优生存策略的时候,短期的最优搜索,很可能将我们引入局部最优中,而一旦进入局部最优,将很难觉知,也就很难逃脱。
标签:个人 大数据时代 同事 落地 世界 理论 领域 模拟 员工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LittleHann/p/132217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