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地址 干什么 接收 自己 电脑 比特流 条件 网络 连接
如果想实现连个独立计算机的通讯,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个是连接通道(网线啊,wifi之类的),一个是协议,因为你不约定好,大家传来传去的都是0和1,但是不知道这些0和1是干什么的。
但是一个协议,如果既要传输0和1,又要管0和1组合完是啥意思,又要管两台计算机的地址和连接方式(是一直连着啊,还是发完一次就断开),这个太为难这个协议了,所以有了协议分层的概念,每层协议干不同的活。
1.物理层
该层主要定义物理设备标准,如网线的接口类型、光纤的接口类型、各种传输介质的传输速率等。
它的主要作用是传输比特流(就是由1、0转化为电流强弱来进行传输,到达目的地后在转化为1、0,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数模转换与模数转换)。
这一层的数据叫做比特。
光有了这些物理硬件的规范,就算是目标电脑接收到了比特,也不知道比特代表的含义,这就需要下一层。
2.数据链路层
未完待续。。。
标签:地址 干什么 接收 自己 电脑 比特流 条件 网络 连接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pandaNHF/p/136019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