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迷,mamicode.com
首页 > 其他好文 > 详细

全球分布式算力共享的鼻祖 SETI@home,今日正式休眠

时间:2020-09-18 02:37:08      阅读:36      评论:0      收藏:0      [点我收藏+]

标签:主题   search   log   研究   结构   设计   意义   有关   资源   

https://mp.weixin.qq.com/s/mn8xX2VExtZws9t6KVbXKA

By 超神经

场景描述:在算力不够的年代,计算机不足以应对拥有海量数据的天文任务,为了对天文数据进行有效的处理,从中寻找出外星文明可能存在的踪迹,科学家发起了一场全民提供 CPU 的项目 SETI@home,而今天这个项目也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

关键词:SETI@home  分布式计算  外星人

前阵子,英伟达号召全球游戏玩家,通过贡献和共享算力,支持医学研究机构计算病毒结构,参与到对抗疫情的战斗中来。

技术图片
点击图片跳转阅读
《英伟达号召全球游戏玩家:贡献你的电脑,加入算力抗疫》

其实,英伟达提及的分布式算力共享项目并不是第一个,说到最早也最成功的一个项目,还要追溯到探寻外星人的项目 SETI@home。

SETI@home 的全名是 Search for Extraterrestrial Intelligence at home,(译为:在家中探索外星文明)。

从 1999 年开始,这个项目已经运行了整整 20 年。

但是近日,SETI@home 官方宣布:从 2020 年 3 月 31 日起,将不再向参与者发放新的计算任务,该项目正式进入休眠期。

技术图片
其 Logo 是射电望远镜和设想中的外星人

也就是今天,SETI@home 项目将正式关停,退出历史舞台。

集中全世界算力,一起来找外星人

在上世纪 90 年代,天文学获得了飞速的发展,产生了大量的观测数据。要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就需要有大量的算力支持。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几位科学家,希望在从浩瀚的宇宙信号的数据中,探索外星生命(SETI)存在的证据。

但是面临项目所需的庞大算力时,他们设想出一个方案:如果把世界上无数的计算机连接到一起,就可以组成巨大的算力网络,来处理这些观测数据。

技术图片
SETI@home 连接多个地区的计算资源
左下角为获取观测数据的望远镜

在这个天才的想法之下,SETI@home 项目在 1999 年正式启动上线,开启了全民参与科研的先河。

运行二十年,累积 900 多万人参与

项目启动后,就收获了全球计算机用户的热情。

普通用户想要贡献算力非常简单。

只需领取任务后,下载一个屏保小程序,接入工程,计算机就会自动接受官方的数据,过滤掉卫星和地面无线电波等噪声,找出可能的异常并返回给研究人员。

技术图片
SETI@home 运行的屏保十分炫酷

这也是最早期分布式计算的具体实践。每人贡献自己的闲置算力,超过一定数量,即可达到甚至当时顶尖超越超级计算机的性能。

曾有计算表明,当 1000 多台联入高速局域网的笔记本电脑,同时运行SETI@home,就有可能冲进全球超级计算机的 500 强。

2005 年,SETI@home 全面转入 BONIC 平台,继续着它的太空探索,陆续有更多的人加入其中,投入到天文事业的研究中来。截止 2017 年,累计已有 900 万人参与其中。

而 BONIC 原本为 SETI@home 专门设计,后来陆续涵盖了数学、医学、气象学的项目,是当前最主流最大的分布式计算平台。

其中的 Rosetta@Home 项目,最近也正在进行有关新冠病毒的研究,感兴趣的可以通过以下链接参与进去:https://www.ipd.uw.edu/2020/02/rosettas-role-in-fighting-coronavirus/

无实质性发现,SETI@home 退出舞台

但 SETI@home 一直存着争议,关于本次 SETI@home 的关停,在网络上也流传着各种原因。

技术图片
SETI@home 主页,右侧为休眠新闻

官方公布的原因是:项目已经达到「收益递减点」,目前已经得到了足够的分析数据。

另外,管理数据的分布式处理需要花一些经历,而现在他们要集中精力,完成对已有结果的后端分析,并早日将结果写进科研论文之中。

而民间一直对该项目存在争议:有人认为这些年来,这个项目从未有过实质性的成果,不少人指责它浪费了大量的计算资源,和电费。

这么说也没错,毕竟这么多年了,的确没有发现被证实的地外文明。

SETI@home 最著名的发现, 就是 2014 年引起了极大轰动的 SHGb02+14a 的射电源。

技术图片
被疑似外星信号的 SHGb02+14a 的射电源

这个疑似信号被观察到了三次,符合氢元素的频谱特征,被认为有可能是外星文明的信号,但也一直存在争议,没有被证实。

官方公告也表示 SETI@home 并不会完全消失,网站和留言板版块将继续运行。同时,若宇宙学和脉冲星研究等相关领域有需求,SETI@home 或将再次重启。

彩蛋:刘慈欣曾将 SETI@home 写进小说

SETI@home 对天文传播上面,也意义深远,刘慈欣的科幻小说「球状闪电」中,就专门提到过 SETI@home。

技术图片
球状闪电创作完成于 2001 年

其中一个章节里,提到主角等人在算力不足的情况下,试图通过效仿 SETI@home,但是无奈失败,所以他们选择了*** SETI@home 服务器,偷偷将全球的算力资源为自己所用。

虽然效果明显,但这个行为很快就败露了,他们收到了来自 SETI@home 的制止,以及一份文档:

「我们在用最微薄的资金,从事人类最伟大的事业,却受到这样可耻的骚扰,你应该为自己感到羞耻!—— SETI@home」

虽然戏份不多,但也能看出 SETI@home 在大刘以及学界的影响力。

SETI@home,江湖再见!

回顾 SETI@home 的原始目标,主要有两点:

一是要证明分布式计算概念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这个目标已经完美甚至超额完成,它甚至引领了分布式计算的一次潮流。而 BOINC 作为这种模式理念的延续,还在不断地造福社会。

截止 2020 年 3 月 17 日,BOINC 汇集了全球 137805 名活跃用户,并拥有 791443 台活跃主机,运算能力达到了惊人的 41.548 PetaFLOPS,与全球超算排行榜第五位相当。

第二个目标是集中算力资源,探索地球之外的可能存在的文明;

这个目标是一个宏大的主题,虽然没有发现外星文明,但 SETI@home 带来了诸多的天文研究成果,圆满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

SETI@home 虽然暂时休眠,但人类探索星空的脚步不会停止,算力不会孤独地存在,地球也不会。
技术图片

—— 完 ——
技术图片
扫描二维码,加入讨论群
获得更多优质数据集
了解人工智能落地应用
关注顶会&论文
回复「读者」了解更多
更多精彩内容(点击图片阅读)
技术图片

全球分布式算力共享的鼻祖 SETI@home,今日正式休眠

标签:主题   search   log   研究   结构   设计   意义   有关   资源   

原文地址:https://blog.51cto.com/14929242/2533520

(0)
(0)
   
举报
评论 一句话评论(0
登录后才能评论!
© 2014 mamicode.com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gaon5@hotmail.com
迷上了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