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image 活跃度 营销 统计 数据分析 需求 描述 大学 认知
什么是指标体系“指标体系”这个概念是应用比较广泛的,我们从正式出版物中摘取一个定义:
指标体系,即统计指标体系,是由一系列具有相互联系的指标所组成的整体,可以从各个侧面完整地反映现象总体或样本的数量特征。
统计指标体系从其功能和作用不同,可分为描述统计指标体系,评价统计指标体系和预警统计指标体系三种。描述统计指标体系是由若干对社会经济活动状况做出完整而系统描述的基础指标所组成的。评价统计指标体系是由若干对社会经济行为结果进行比较、评估、考核,以检查其工作和综合效益的统计指标所组成。预警统计指标体系主要用于对社会经济宏观运行的监测,并根据指标值的变化,预报社会经济即将出现的不平衡状态、突发事件及某些结构性障碍等。
引自《统计学教程》(主编:王怀伟 清华大学出版社)
简而言之,指标体系即相互之间有逻辑联系的指标构成的整体,所以一个指标不能叫指标体系,几个毫无关系的指标也不能叫指标体系。
概念说起来比较枯燥,举个大家比较容易理解的例子吧:
上边这张图是我从新浪财经-行情中心截取的上证指数基本指标,左上红框代表指数趋势,中间红框代表市场活跃度,右侧红框代表当天波动幅度。三个红框中的指标,基本可以构成一个最简单的指标体系,用来描述上证市场的现状,属于描述指标体系。
这一部分要告诉大家的是:指标体系的应用范围实际上很广泛,从国家到个人都可以用,请看下图:
(最后一个指标体系算是彩蛋,下次讲)
这一段主要是想告诉大家,除了那些看上去高大上的指标体系之外,生活中有很多事情都可以自己搞个指标体系来量化一下的,比如家庭财务状况啥的……
咳咳……其实你们还是打算看在工作中如何搭指标体系的对吧,下一段就说回正题。
我把搭建一个指标体系的过程总结成12个字:定目标,分指标,找数据,搭体系。
定目标
这是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好像这句话我说过很多次了),很多指标体系搭起来之后没办法持续应用,问题基本都出在这一步。
首先要明确,我们搭建一个指标体系的目的为何。通常来说,目标可能包括以下几类:
明确目标后,需要进行指标选择,从大量的指标中选出或造出可以用于达到目标的指标。
选择指标时,建议分以下三步:
首先,寻找已有的可直接用于满足目标的指标体系,如可以找到,则在上面进行小幅度的修改,以适应目标需求;
其次,如果无法找到直接可用的指标体系(实际操作中这种情况出现比率超过50%),则参考相近指标体系,构建自己的指标。
最后,如果相近指标体系也没有(…………你在搞创新产品咩?带我一个),就要深挖问题的根源,然后自己造指标。但现实生活中碰到这种事的几率实在太低了……
指标定好之后,分类取数,利用数据来计算指标值。
数据来源无外乎以下几种:
搭体系这部分,简单来说就是:要给指标及指标的变动之间提供逻辑解释,要能够以单个或多个指标的组合来给出对现实情况的解释。
上边写了这么多,我估计很多同学没看懂,没关系,我们来举个例子:
多年以来,品牌营销人员通过“漏斗模型”来理解消费者决策过程——消费者从脑海中的几个潜在候选品牌开始(漏斗顶端),然后在自上而下的决策过程中逐步削减品牌的数量,最后选定一个将要购买的品牌——并在漏斗的每个关键节点处对消费者进行单向推送式的营销活动。
这个漏斗是一个典型的指标体系,里边有两类指标:漏斗每个阶段的消费者数量,以及漏斗层与层之间的转化率。前者代表规模,后者代表效率,这样通过指标之前的组合,可以找到问题的解释。
例如,本月“购买数量”指标有下降且幅度较大,通过其他指标可进行如下分析:
想了解数据分析报告更多的黑科技,天善学院联合知乎大神,前百度资深数据分析师陈丹奕老师推出《数据分析报告制作秘籍升级版》参团课程。
参团:扫码 | 阅读原文
标签:image 活跃度 营销 统计 数据分析 需求 描述 大学 认知
原文地址:https://blog.51cto.com/15009253/2552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