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argv 时间 复杂 ons 系统 == lazy 方法 锁表
为了防止分布式系统中的多个进程之间相互干扰,我们需要一种分布式协调技术来对这些进程进行调度。而这个分布式协调技术的核心就是来实现这个分布式锁。
如果我们业务中确实存在这个场景的话,我们就需要一种方法解决这个问题,这就是分布式锁要解决的问题
add
命令。此命令是原子性操作,只有在 key
不存在的情况下,才能 add
成功,也就意味着线程得到了锁。setnx
命令。此命令同样是原子性操作,只有在 key
不存在的情况下,才能 set
成功。/** * 尝试获取分布式锁 * @param jedis Redis客户端 * @param lockKey 锁 * @param requestId 请求标识 * @param expireTime 超期时间 * @return 是否获取成功 */ public static boolean tryGetDistributedLock(Jedis jedis, String lockKey, String requestId, int expireTime) { String result = jedis.set(lockKey, requestId, SET_IF_NOT_EXIST, SET_WITH_EXPIRE_TIME, expireTime); if (LOCK_SUCCESS.equals(result)) { return true; } return false; } /** * 释放分布式锁 * @param jedis Redis客户端 * @param lockKey 锁 * @param requestId 请求标识 * @return 是否释放成功 */ public static boolean releaseDistributedLock(Jedis jedis, String lockKey, String requestId) { String script = "if redis.call(‘get‘, KEYS[1]) == ARGV[1] then return redis.call(‘del‘, KEYS[1]) else return 0 end"; Object result = jedis.eval(script, Collections.singletonList(lockKey), Collections.singletonList(requestId)); if (RELEASE_SUCCESS.equals(result)) { return true; } return false; }
但是,这样做又隐含了一个新的问题,判断和释放锁是两个独立操作,不是原子性。
还是刚才第二点所描述的场景,虽然我们避免了线程 A 误删掉 key
的情况,但是同一时间有 A,B 两个线程在访问代码块,仍然是不完美的。怎么办呢?我们可以让获得锁的线程开启一个守护线程,用来给快要过期的锁“续航”。
当过去了 29 秒,线程 A 还没执行完,这时候守护线程会执行 expire
指令,为这把锁“续命”20 秒。守护线程从第 29 秒开始执行,每 20 秒执行一次。
当线程 A 执行完任务,会显式关掉守护线程。
另一种情况,如果节点 1 忽然断电,由于线程 A 和守护线程在同一个进程,守护线程也会停下。这把锁到了超时的时候,没人给它续命,也就自动释放了。
缺点:1.db操作性能较差,并且有锁表的风险
2.非阻塞操作失败后,需要轮询,占用cpu资源;
3.长时间不commit或者长时间轮询,可能会占用较多连接资源
缺点:1.锁删除失败 过期时间不好控制
2.非阻塞,操作失败后,需要轮询,占用cpu资源;
缺点:性能不如redis实现,主要原因是写操作(获取锁释放锁)都需要在Leader上执行,然后同步到follower。
总之:ZooKeeper有较好的性能和可靠性。
从理解的难易程度角度(从低到高)数据库 > 缓存 > Zookeeper
从实现的复杂性角度(从低到高)Zookeeper >= 缓存 > 数据库
从性能角度(从高到低)缓存 > Zookeeper >= 数据库
从可靠性角度(从高到低)Zookeeper > 缓存 > 数据库
标签:argv 时间 复杂 ons 系统 == lazy 方法 锁表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yuarvin/p/140323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