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dir 文件的 top cal 本地 本地用户 执行 查看 yum
FTP是个协议,用FTP开发的软件叫做FTP服务
vsftpd:很安全的FTP守护进程,是Linux常用的FTP服务
守护进程,不需要终端登录就可以后台开启的进程
使用过程:
1.装包,
rpm -q vsftpd
yum -y install vsftpd
二.设置主配置文件,/etc/vsftpd/vsftpd.conf
#后面有空格的是纯注释
#后面没空格的是开关配置
三.安装成功,启动
systemctl start vsftpd
netstat -lntp | grep vsftpd 查看端口号21,
四.关闭防火墙
systemctl stop firewalld
setenforce 0
vsftpd支持三种用户使用
1.匿名用户
2.本地用户
3.虚拟用户(区别于本地用户,仅仅用于ftp服务)
注意
用户登录默认登录的是用户宿主目录
匿名用户只能在虚根目录下,/var/ftp/下,
匿名用户不是没有用户名,而是使用默认的用户名,
匿名用户默认只能在虚根目录下,不能上传
配置文件的设置细则
1.常用全局配置项
1.监听,不设置代表监听所有,一般不用
2.设置控制端口号,默认是21号端口,不必改动
3.重要选项,默认能写
4.是否允许下载文件,允许
5.白名单
6.黑名单
7.只能连100个的时候,使用限制
8.一般的,在一个连接中只允许建立一个控制链接,一个数据链接,
如果不够,也可以多个链接共同进行,对此项设置即可
2.常用匿名FTP配置项,anon开头一般都是匿名的
1.
2.anon_umask = 022 使用的反码
目录权限最大777
文件权限最大666,(ftp只允许上传下载文件,不可执行)
022对应的是
目录用777减022,
文件用666减022,
3.匿名选项的根目录,默认是这个,不写也是这个,想改才写这个
4.
5.
6.other是删除和改名的权限
7.
3.常用的本地用户FTP配置项
本地用户较多,一下都设置完,不够灵活,引出虚拟用户
练习
匿名用户的名字叫anomous或者ftp
所以配置文件中的匿名部分写好,
vim /etc/vsftpd/vsftpd.conf
写权限 修改权限
上传文件
然后改好权限,再用ftp软件登录修改就可以了
本地用户访问练习
1、所有员工均有个人访问目录,可读写,其他人无访问权限
2、每部门均有公共目录,部门员工可读,部门经理可写,非本部门员工无任何权限
3、公司有公共共享目录,所有员工可读写,但只允许删除个人文件
mkdir -p /home/caiwu
mkdir -p /home/yewu
mkdir -p /home/pub
groupadd caiwu
groupadd yewu
useradd -g caiwu cw1
useradd -g caiwu cw2
useradd -g caiwu cw-jl
useradd -g yewu yw1
useradd -g yewu yw2
useradd -g yewu yw-jl
chown cw-jl:caiwu /home/caiwu
chmod 750 /home/caiwu
chown yw-jl:yewu /home/yewu
chmod 7 50 /home/yewu
chmod 1777 /home/pub
passwd cw1
passwd cw-jl
现在我想用FTP访问
改ftp的主配置文件
vim /etc/vsftpd/vsftpd.conf
将相关目录发布出来允许上传下载等任务
1.允许本地用户上传
local_umask = 022
2.根目录修改
local_root=/home
3.不可逾越
chroot_local_user=YES
改完直接restart,
然后打开xftp软件登录上自己的id,看就行了
黑名单文件
/etc/vsftpd/ftpusers 黑名单文件
/etc/vsftpd/user_list 黑白名单文件,默认黑名单,一般用于白名单
只启动黑名单,没加入黑名单的都可以访问
黑白都开了,用户一旦在黑名单那就不能访问,在白名单里面就可以访问
不在黑也不在白,就不可访问,
也就是只要有白名单,想用就加入
userlist_enable = YES 黑白名单文件是否启用,默认是黑名单
userlist_deny =YES 是不是开启白名单
实验加入黑名单
vim /etc/vsftpd/ftpusers
在最后加一行,cw1,不用重启
传输过程看的见
第一行就是,被动链接(不是20号端口)
可以设置端口范围 设置在0--65535 小于等于1024是周知端口
标签:dir 文件的 top cal 本地 本地用户 执行 查看 yum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gzyx/p/142796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