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迷,mamicode.com
首页 > 其他好文 > 详细

【译】如何写一手漂亮的测试代码

时间:2021-04-21 12:00:54      阅读:0      评论:0      收藏:0      [点我收藏+]

标签:apt   单词   数据   原则   简单的   科学   class   size   排序   

技术图片

 

 

在编写 Junit 测试时,我采用了同一套格式。如此,对于测试用例我就可以遵循这套格式进行编写和阅读,使所有的测试都整体划一。这种格式模板可以帮助我更快的编写测试,提高工作效率。今天我就与大家分享我的这套格式模板。 (译者评:与我在测试建设原则中提出的继承原则相同,都是在进行一项测试工作之前,将公共的进行提取,统一格式模板,然后在以后的测试活动中都继承这套模板开展。)

文件格式

首先,在项目的测试包下新建一个测试文件/测试类,并且创建测试方法。在编写测试文件/测试类时,所有的测试文件/测试类都以 Test 结束,这样会容易理解其是一个测试文件/测试类,也方便后期维护时查看,编辑。例如一个名字为 SomeService 的类就会有一个名为 SomeServiceTest 对应的测试类。 (译者评:这是一个很好的习惯,在项目测试中可以考虑作为一种规定。就是开发在程序中写了一个 SomeService 类,那么在测试 SomeService 类时文件名就需要是 SomeServiceTest ,以 类名 + Test 的形式进行命名测试类。)

然后,给测试取一个容易识别,区分,好听的名字,笔者个人比较喜欢省略单词 test,因为就是在测试类中进行的,继续在名字中添加 test 看起来就有点累赘。对于测试名字需要从名字中读取出所测的内容,这样我们就可以更好的对每一个测试进行区分。

 
技术图片
image

(译者评:对于测试名,取一个易于理解的还是比较支持的,见名知意。但对于省略单词 test,译者理解的是一般情况下可以省略,但是某些必要的场景还是希望添加。)

大纲

接下来,笔者会在测试方法中写入一些模板,这种模板是我在写所有测试中都会使用的模板。首先在测试方法中设置了一个预置条件 setup,然后对方法进行测试 test,最后进行断言 assert/validate,通过断言来确保与期望结果一致。

 
技术图片
上面代码中部分内容的含义:
  • setup: 测试预制条件写的地方。
  • test: 对方法进行测试地方。
  • assert/validate: 此处写断言。

(译者评:作者在此写的并不是很全。有准备条件,但是没有销毁条件。我们都知道,在进行自动化测试时非常重要的一个步骤就是数据复原。如果测试后数据没有复原,将会影响一次的执行。所以在上面三个过程后,还应该存在一个销毁条件 teardown,虽然可能 teardown 不是一个必须项。所以一共应该有四个步骤,setup、test、assert/validate、teardown。) (译者评:上面写的范围有点小。不仅在测试类中需要有这样的设置,在测试类层面、测试文件层面也需要 setup、test、assert/validate、teardown 四个步骤。)

预制条件

最后,我简单的填充了一下空白。如果预置条件和所有其他测试的预制条件相似,笔者会将此逻辑抽象为 @Before 函数。每个测试之前都会执行此函数。如果多个测试,但不是所有测试,之间需要设置一个预制条件,那么就将其设置为一个私有函数进行封装。对于一般的测试,使用这两种方法设置预制条件都可以提高代码的复用性。如果需要改变测试的预制条件,那么只需要对一个地方进行改变便可以达到目的。在进行测试重构时这将是非常实用的。

 
技术图片
image

测试命名

在进行预期结果和实际结果命名时,使用 expected 和 actual 是非常有效的。 使用这两个关键字写断言也非常易于阅读。actual 是实际结果,expected 是预期结果,使用这两个结果进行对比。

  • expected :这是预期结果,即是希望的结果是什么。预期结果可能有多条,在写的时候请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
  • actual :测试执行后,实际输出的结果。

命名是对一个事物进行设计或选择的名字,特别是在科学或其他学科中。在软件开发和测试中,涉及到API、响应结果、变量、函数、文档名称。 (译者评:四个字,见名知意。)

结论

使用这个格式模板进行测试,可以提高测试效率,使代码更易维护。

(译者评:全文所说的文件格式、测试顺序、断言命名、预期结果排序还是值的学习的,特别对于没有经历过痛苦的维护代码的人员来说非常又必要。就是内容太少,总结的太少。)

 

 
技术图片

【译】如何写一手漂亮的测试代码

标签:apt   单词   数据   原则   简单的   科学   class   size   排序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software-test-Python/p/14676467.html

(0)
(0)
   
举报
评论 一句话评论(0
登录后才能评论!
© 2014 mamicode.com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gaon5@hotmail.com
迷上了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