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style blog class code c java
工厂方法和原型模式一样,也是属于创建对象的设计模式。
官方定义:
“Define an interface for creating an object, but let subclasses decide which class to instantiate. Factory Method lets a class defer instantiation to subclasses.”
在基类中定义创建对象的一个接口,让子类决定实例化哪个类。工厂方法让一个类的实例化延迟到子类中进行。
工厂方法要解决的问题是对象的创建时机,它提供了一种扩展的策略,很好地符合了开放封闭原则。
工厂方法也叫做虚构造器(Virtual Constructor)。
如下图所示,是工厂方法的类结构图:
什么时候使用工厂方法?
当是如下情况是,可以使用工厂方法:一个类不知道它所必须创建的对象的类时,一个类希望有它的子类决定所创建的对象时。
官方定义看来来总是很牛逼的样子,我用白话翻译一下这个官方定义:所谓工厂方法是针对实例化对象设计的,我们可以考虑这样一个例子:一个父类Animal,他有两个子类【实体类】:Dog,People。工厂类AnimalFactory有两个子类:DogFactory,PeopleFactory:AnimalFactory有一个实例化方法:
+(Animal *)createAnimal
{
return [[Animal alloc] init];
}
Dog继承于Andimal,DogFactory(继承于AnimalFactory)重写这个方法:
+(Animal *)createAnimal
{
return [[Dog alloc] init];
}
People继承于Andimal,PeopleFactory(继承于Animal)重写这个方法:
+(Animal *)createAnimal
{
return [[People alloc] init];
}
在使用的时候,可以将实例化推迟到子类:
例如:
Dog * dog1 = [DogFactory createAnimal];
工厂模式:
工厂模式根据抽象程度的不同分为三种:简单工厂模式(也叫静态工厂模式)、本文所讲述的工厂方法模式、以及抽象工厂模式。工厂模式是编程中经常用到的一种模式。它的主要优点有:
- 可以使代码结构清晰,有效地封装变化。在编程中,产品类的实例化有时候是比较复杂和多变的,通过工厂模式,将产品的实例化封装起来,使得调用者根本无需关心产品的实例化过程,只需依赖工厂即可得到自己想要的产品。
- 对调用者屏蔽具体的产品类。如果使用工厂模式,调用者只关心产品的接口就可以了,至于具体的实现,调用者根本无需关心。即使变更了具体的实现,对调用者来说没有任何影响。
- 降低耦合度。产品类的实例化通常来说是很复杂的,它需要依赖很多的类,而这些类对于调用者来说根本无需知道,如果使用了工厂方法,我们需要做的仅仅是实例化好产品类,然后交给调用者使用。对调用者来说,产品所依赖的类都是透明的。
适用场景:
不管是简单工厂模式,工厂方法模式还是抽象工厂模式,他们具有类似的特性,所以他们的适用场景也是类似的。
首先,作为一种创建类模式,在任何需要生成复杂对象的地方,都可以使用工厂方法模式。有一点需要注意的地方就是复杂对象适合使用工厂模式,而简单对象,特别是只需要通过new就可以完成创建的对象,无需使用工厂模式。如果使用工厂模式,就需要引入一个工厂类,会增加系统的复杂度。
其次,工厂模式是一种典型的解耦模式,迪米特法则在工厂模式中表现的尤为明显。假如调用者自己组装产品需要增加依赖关系时,可以考虑使用工厂模式。将会大大降低对象之间的耦合度。
再次,由于工厂模式是依靠抽象架构的,它把实例化产品的任务交由实现类完成,扩展性比较好。也就是说,当需要系统有比较好的扩展性时,可以考虑工厂模式,不同的产品用不同的实现工厂来组装。
典型应用
要说明工厂模式的优点,可能没有比组装汽车更合适的例子了。场景是这样的:汽车由发动机、轮、底盘组成,现在需要组装一辆车交给调用者。假如不使用工厂模式,代码如下:
-
class Engine {
-
public void getStyle(){
-
System.out.println("这是汽车的发动机");
-
}
-
}
-
class Underpan {
-
public void getStyle(){
-
System.out.println("这是汽车的底盘");
-
}
-
}
-
class Wheel {
-
public void getStyle(){
-
System.out.println("这是汽车的轮胎");
-
}
-
}
-
public class Client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Engine engine = new Engine();
-
Underpan underpan = new Underpan();
-
Wheel wheel = new Wheel();
-
ICar car = new Car(underpan, wheel, engine);
-
car.show();
-
}
-
}
可以看到,调用者为了组装汽车还需要另外实例化发动机、底盘和轮胎,而这些汽车的组件是与调用者无关的,严重违反了迪米特法则,耦合度太高。并且非常不利于扩展。另外,本例中发动机、底盘和轮胎还是比较具体的,在实际应用中,可能这些产品的组件也都是抽象的,调用者根本不知道怎样组装产品。假如使用工厂方法的话,整个架构就显得清晰了许多。
-
interface IFactory {
-
public ICar createCar();
-
}
-
class Factory implements IFactory {
-
public ICar createCar() {
-
Engine engine = new Engine();
-
Underpan underpan = new Underpan();
-
Wheel wheel = new Wheel();
-
ICar car = new Car(underpan, wheel, engine);
-
return car;
-
}
-
}
-
public class Client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IFactory factory = new Factory();
-
ICar car = factory.createCar();
-
car.show();
-
}
-
}
使用工厂方法后,调用端的耦合度大大降低了。并且对于工厂来说,是可以扩展的,以后如果想组装其他的汽车,只需要再增加一个工厂类的实现就可以。无论是灵活性还是稳定性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我写代码一直追求“高耦合,低内聚”,看来这个方法对我还是有一定的帮助的。
设计模式【2】:工厂方法,布布扣,bubuko.com
设计模式【2】:工厂方法
标签:style blog class code c java
原文地址:http://blog.csdn.net/jijunyuan/article/details/25984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