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方案 app roi 竞品分析 怎么 生态 rtu 调整 业务
最近大半年,工作内容做了一些调整,勉强算是0.5/0.6个PM吧,常常开玩笑和大家说自己是个兼职PM。虽说是这样,可是实际干完在检验成果的时候,不会有人因为你是个非专职的兼职PM,对结果的评判标准和容忍度就会降低~ 本着体现专业性的态度,也是对自己、对项目组的研发同学负责,开启了PM的学习之路。
经常在网上找资料时发现,那些厉害的人都有一套自己的逻辑和思考框架,各种case、场景 都能覆盖的很全,反观自己思维是零散的,没有自己的打法和方法论,在事中/事后才发现 欠考虑了。在这里总结一些产品学习的方法论和思考框架,遵循『拿来主义』,先从模仿开始,逐渐形成自己的思考框架。
搜集需求-》需求分析-》需求设计-》需求评审-》开发-》测试-》上线—》线上运营/反馈
我把需求的来源粗略分为被动需求和主动需求。被动指需求来自外界,如国家/行业合规政策、公司/团队战略、领导层提过来的需求、用户/客户/售前/运营/销售等 ,主动需求指主动识别的一些需求,比如来自市场调研、竞品分析、用户数据分析、问卷调研等PM主观行为上的。
网上关于如何进行需求分析的文章很多的,有各种分析框架、思考模型、、、五个指头都数不清。在我时间不长的PM生涯中,一般接到一个需求会从如下几个点入手:
背景了解
需求背景是什么,比如是否受到外界政策影响、响应公司/团队战略、新的业务场景等等,尽量站的角度高一点远一点,这样做的目的有两个:1)保证产品大的方向不会跑偏,是符合愿景、符合战略的;2)为了了解用户真正的诉求是什么,ta到底是想要『一匹马』还是只要『跑的快』就行;
ROI
也就是投入产出比了。做这个事情的成本是什么,能带来哪些收益、收益是否易衡量(数据指标),使用频率是怎么样的,不做可不可以、会造成哪些影响/风险、风险是否可接受/有预案等,大多数情况下,资源都是匮乏的,需要做出取舍和平衡,如果实现成本过高,是否采用迂回一点的方法也能达到目的,如何和需求方达成共识等。
标准需求or定制需求
标准需求指提的需求是符合产品定位、产品调性的,是对现有产品的持续迭代和完善,这种情况是支持的;
如果是定制需求,仅满足特定场景、特定人群的,这种情况比较复杂,首先需要衡量需求的合理性、逻辑是不是说的通的,然后考虑不做会有哪些影响(通过访谈、数据分析等方法),以及假如做这个需求后期的可维护性等等。
这一阶段需要输出详细的需求设计,比如:原型图、需求文档、流程图/泳道图等等,为下一个阶段需求评审做准备,要能够表达清楚、没有歧义。
最常见的就是原型图了,常常听见PM自嘲自己是苦逼的原型仔 说的就是这个原型 ?? 。原型图不用太过精美、需要有多逼真,能完整无误的表达清楚需求就行,哪怕是徒手画的。我用的是Axure,常用的一些组件+导入外部模板 就能很快把脑海里面的需求呈现出来了~
写需求文档有两个目的,一是给别人看的,如开发、测试等,二是组织过程资产的留存,俗称存档,要写明白,让别人和以后的自己都能看懂,出现问题也便于追溯。
流程图/泳道图便于理清楚产品运行逻辑、涉及到哪些角色、各环节节点的输入输出等,便于在给研发同学讲解时更加清晰。
需求评审细分应该是有三个环节的:产品需求评审(PM为主)、技术方案评审(研发为主)、测试用例评审(测试为主)。大多数情况我们指的是第一个『产品需求评审』,需要拉上研发、测试等技术角色,针对需求设计本身及技术可行性进行评审,通常在和研发、测试同学的讨论沟通中,从他们的角度还能发现一些当时考虑不周全的点,在修改完善后就是排需求优先级、定时间点(研发排期、测试排期)了。
需求梳理清楚后,就是研发开发了,前期梳理的越清楚研发阶段发现问题的概率就越小,变更成本也低。
QA测试、产品/需求方验收后就可以上线了,上线时间一般会避免放假前、周六日前,以免出现线上故障应急措手不及。
线上运行情况的实时监控、定期数据分析,反馈迭代优化形成良好闭环。
行业分析和竞争分析多在商业产品中常见,常常出现在前期的商业论证阶段,需要一定的信息检索和洞察力。
行业分析的目的有:
把大象放进冰箱需要打开冰箱、放进大象、关上冰箱三步,粗略来看行业分析也有三步:找信息、提观点、写报告。
包括政策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以及当前的技术环境,从大面到小面的一个过程。
政策环境包括国家法律法规、政府投入、行业规范要求等等,保证大方向是zz正确的,拿网络安全行业来讲(过等保、护网等近年来常见的),很多时候的需求都是合规、监管驱动的;
经济环境如市场环境、销售数据、趋势报告等,比如现在市场比较火的『云原生』概念,随着而来的新场景催生了新的安全问题,适用于传统IT场景的安全产品如何迁移到云端甚至全新的业务场景,都可以考虑作为切入点。
社会环境包括头部企业的调研以及产品分析、行业产业链条和生态布局、用户需求商业模式等。
技术趋势分析,针对某个方向/某个产品,这部分内容的技术发展是怎么样的,是否还有继续发展的空间,有无技术壁垒、天花板高不高等等,看清楚困难和挑战。
非常考验一个人的洞察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了。基于第一步已查找的信息,发现问题/现象,分析原因为什么会这样,论证,总结规律。
首先确定目标受众,选择要呈现的内容和模板,常见模板:
首先要明白我们为什么要做竞品分析,通常有这几个目的:
竞品有直接竞品、间接竞品、替代竞品。直接竞品很好理解,市场目标和客户群体一致,产品功能和用户需求相似度极高(比如抖音APP和快手APP);间接竞品是指客户群体一致,产品功能不同,潜在用户需求相同,产生同质竞争(比如卖东西的淘宝APP 和 直播带货的抖音APP );替代竞品指市场目标不同,但能替代产品使用时间(例如同样是花时间,用户可以选择刷抖音也可以选择逛淘宝也可以选择听音乐)。
明确了要分析的竞品对象后,接下来就是信息搜集了。
最直接的就是官方渠道了:官网、管微、公众号等,除此之外还有第三方的咨询报告、行业报告、新闻等,以及招聘信息,从JD中有时也能窥探一二,还有就是强大的搜索引擎了。
定位分析包括用户定位、市场定位、产品需求定位、差异点定位等。
用户定位指产品服务的是什么对象,C端还是B端,个人用户、KA大客户还是中小企业;
市场定位,竞品所在公司在产业链中属于哪一个环节/角色,上游、中游、下游、制造商、渠道商、代理商、核心技术持有者等,以及运营/营销策略,通常在什么渠道什么方式投放,线上/线下活动频率是怎么样的;
产品定位,解决何种场景的什么问题;
差异点定,竞品主打的卖点是什么或者解决的用户痛点是什么。
这是比较明确的一块内容了,包括了产品形态、产品功能模块、产品架构设计、产品交互/UI等等,习惯使用思维导图来记录和分析,比较产品彼此间的不同点。
称作卡诺模型,KANO模型用于需求分类以及优先级排序,它定义了三个层次的需求:基本型需求、期望型需求和兴奋型需求。
根据KANO模型建立产品需求分析优先级,运用到产品设计中就是要抓住用户的核心诉求,解决用户痛点(基本型需求),抓住用户痒点(期望型需求),在确保这两者都解决的前提下,再给用户一些high点(兴奋型需求)。
KANO模型分析方法主要是通过标准化问卷进行调研,调查问卷通过正反两个维度:提供时的满意程度、不提供时的满意程度,来对用户需求进行分类,进而作为产品功能迭代的依据。
SWOT分析即态势分析,是四个首字母的组合,即 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机会(Opportunities)、威胁(Threats),是指找出研究对象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等,通过矩阵排列展示出来,然后通过分析把各因素匹配起来加以分析从而得出一系列相应的带有决策性的结论。
SWOT分析步骤:
标签:方案 app roi 竞品分析 怎么 生态 rtu 调整 业务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ffx1/p/147455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