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迷,mamicode.com
首页 > 其他好文 > 详细

Antilibrary能拯救稍后不读吗

时间:2021-06-13 10:24:34      阅读:0      评论:0      收藏:0      [点我收藏+]

标签:private   其他   research   存储   链接   使用   方案   问题   tool   

从「稍后再读」到「再也不读」

上学时,我有一套自认为很高效的资料搜集工作流。大致流程是浏览到感兴趣或可能有用的信息时,粗略扫过一眼后即用 Pocket 将其保存为稍后再读,随后借助 IFTTT 的某个自动化 applet 即可将添加到 Pocket 中的文章内容整体自动同步至 Evernote 中。这样一来我便可以在以后有时间的时候再到 Pocket 中详细阅读这篇文章,而 Evernote 也充当了持久化的数据库角色,永久保存这篇文章以备后用。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由于人类的常见病——「拖延症」,我时常将一篇文章保存到 Pocket 后一两周都懒得去细读研究。这样一来,仅仅一年多的时间, Pocket 中就堆积了几百篇的待阅读文章,粗略计算了下我可能需要夜以继日地花费一周时间才能消灭掉所有的未读小红点,可是我连阅读一篇文章都时常拖延,这样沉重的沉没成本我又怎会有意愿去承担呢。

日复一日,Pocket 中的文章愈来愈多,我从起初打开 Pocket 时认真阅读文章,转变为了看到未读文章列表翻阅几眼只会挑选自己当前还感兴趣的内容粗读下,再到最后连 Pocket 都不愿打开了。就这样,Pocket 在我手机的第一屏上占据了一个「寸土寸金」的位置却再也不曾被我青睐。终于有一天,我决定做出改变,我放弃了我的工作流,甚至放弃了 Pocket 的使用,把它移动到了某个角落的文件夹中打入冷宫。

積ん読

日语中有一个词叫做「積ん読」,罗马字为 「Tsundoku」,通常译为「积读」,指的是买了大量的书,堆积如山却没读几本,这样的行为是不是与我们对待「稍后再读」和「收藏按钮」的态度类似?比起「积读」,我更愿意将其称为「收藏者悖论」,即看到似乎有意思的东西就想收藏,但收藏了又不再去看,使得收藏行为更像是把信息丢到了一个自己永远不会涉足的黑洞之中。

对于这一问题,Charles Chu 在 The Collector’s Fallacy: Why We Gather Things We Don’t Need 一文中给出了如下的解决方案:

  • "Own" Before You Collect: 先掌握再收集
  • Do A Monthly Purge: 每月进行一次清理
  • Measure, Measure, Measure: 不断进行权衡与取舍

这样的解决方案下,我们实际上要杜绝稍后再看行为,当时事当时毕,精读完成再收集为资料而不是丢到 To-do list 之中。配合上制度性的整理和内容自省,确实能很好地避免「積ん読」问题。

但存在即合理,稍后再读产品如此众多并能持续发展如此多年,正能说明看到文章时确实没时间阅读的场景是大量存在的。这样来看「Read it first」是无法很好地解决这个场景下问题的。

Antilibrary

初识 Antilibrary 这个概念,仅看字面意思,我还以为是指我们应该远离图书馆。仔细了解下来才明白,原来与我们将「積ん読」定义成负面词汇不同,Antilibrary 的理论对买书而不看、收藏而不阅是支持和鼓励的。

a private library is not an ego-boosting appendage but a research tool

Umberto Eco 即这个理念的提出者(大概是)如是描述这些积读书籍的优点。在 Antilibrary 的概念中,收集信息的意义不止于对内容本身的掌握,而更在于这些信息能为你未来的研究和思考构建一个专有的、垂直的知识库。正如我们不需要掌握 Google 上所有的网页也可以借助它来解决问题一样,在 Antilibrary 中这些看似冗余的信息收藏也充当了搜索引擎底层数据库的角色,但经过我们的人工过滤,日后查询这个数据库时我们获取对应资料的效率和准确度都将更高。

稍后不读,用了再看

反思我放弃 Pocket 的行为,我发现信息是客观地保存在那里的,大量的堆积并不会使他们对我无用,真正促使我选择退缩的原因是要读完他们而带来的巨大心理压力,这让我不禁思考,我真的需要精读完这些内容吗?

从学习的角度来看,答案是否定的。因为这些内容要么是很碎片化的某个具体问题的讲解,要么是与我主业无关的扩展阅读。前者很难进行系统化的学习进而转化为有效的知识体系,后者则需要付出比精读存量文章更多的精力去由浅入深地研究但却暂时对我的工作生活帮助不大。可以说,除了极少数的内容我需要当场进行研究学习,其他的内容我更需要把他保存在我的知识库中以备后用。

得到这样的结论后,我决定放弃所有稍后再读的概念,想读的当场读,不想读的但急需使用的不读也不行,其他感兴趣的内容则通通剪藏或收集到笔记软件中。同时借助笔记软件的全文搜索功能以及标签分类或 RoamResearch 这类工具的图化分类,我既可以在需要时迅速找到我想要的内容,也可以不再背负稍后阅读带来的负担感。

Antilibrary也许不是最终方案

在实践了「稍后不读,用了再看」后,我的知识库也被分为了两部分,一部分用于存储已掌握内容,另一部分用于储存 Antilibrary 理念下的信息,但这两部分数据本身是有交集的,而分开后进行并集查询时也颇为费力。这个问题产生的原因恐怕很大程度上源自收藏的内容由纸质的书籍转变为了网络信息,信息量的膨胀和信息源的复杂化使得 Antilibrary 理念都暴露出了些不适应性,知识库的管理方式也许在更多新的、适用的理念加入后还会得到进一步的优化。

博客链接:https://easonyang.com/2021/03/21/anti-library-and-read-it-later/

关注公众号「举一得一」获取最新文章更新

Antilibrary能拯救稍后不读吗

标签:private   其他   research   存储   链接   使用   方案   问题   tool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ju1de1/p/anti-library-and-read-it-later.html

(0)
(0)
   
举报
评论 一句话评论(0
登录后才能评论!
© 2014 mamicode.com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gaon5@hotmail.com
迷上了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