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ar os 使用 sp java strong on 数据 bs
最近在一个项目中遇到:需要在前台页面用javascript去处理很数值的计算。
各种用法都有,为了统一且保证处理方式正确,特地总结了一下相关的数值转换的用法:
作用:
Number():可以用于任何数据类型转换成数值;
parseInt()、parseFloat():专门用于把字符串转换成数值;
转换规则:
Number():
1)如果是Boolean值,true和false将分别转换为1和0。
2)如果是数字值,只是简单的传入和返回。
3)如果是null值,返回0。
4)如果是undefined,返回NaN。
5)如果是字符串,遵循下列规则:
6)如果是对象,则调用对象的valueOf()方法,然后依照前面的规则转换返回的值。如果转换的结果是NaN,则调用的对象的toString()方法,然后再次依照前面的规则转换返回的字符串值。
ex:
var num1=Number("Hello World"); //NaN
var num2=Number(""); //0
var num3=Number("000011"); //11
var num4=Number(true); //1
由于Number()函数在转换字符串时比较复杂而且不够合理,因此在处理整数的时候更常用的是parseInt()函数。
parseInt():
在转换字符串时,更多的时看其是否符合数值模式。会忽略字符串前面的空格,直至找到第一个非空格字符。
parseFloat():
与parseInt()函数类似,parseFloat()也是从第一个字符(位置0)形如解析每个字符,而且也是一直解析到字符串末尾,或者解析到遇见一个无效的浮点数字字符为止。也就是说,字符串中的第一个小数点是有效的,而第二个小数点就是无效的了,因此它后面的字符串将被忽略。例如:"22.34.5"将会转换为22.34。
除了第一个小数点有效之外,parseFloat()与parseInt()的第二个区别在于它始终都会忽略前导的零。parseFloat()可以识别前面讨论过的所有的浮点数值格式,也包括十进制整数格式。但十六进制格式的字符串则始终会被转换成0。由于parseFloat()只解析十进制值,因此它没有用第二个参数指定基数的用法。
另外,如果字符串包含的是一个可解析为整数的数(没有小数点,或者小数点后面都是零),parseFloat()会返回整数。
ex:
var num1=parseFloat("1234blue"); //1234
var num2=parseFloat("0xA"); //0
var num3=parseFloat("0908.5"); //908.5
var num4=parseFloat("3.125e7"); //31250000
注意:
1)值得注意的是,浮点数值的最高精度是17位小数,但在进行算术计算时其精确度远远不如整数。例如0.1加0.2的结果不是0.3,而是0.30000000000000004;99.99加0.1的结果不是100.09而是100.08999999999999。这个小小的舍人误差会导致无法测试特定的浮点数值。
例如:
if(a+b==0.3) //不要做这样的测试
2)在计算时有可能会计算出NaN的结果,ECMAScript定义了isNaN()函数。这个函数接受一个参数,该参数可以是任何类型,而函数会帮我们确定这个参数是否“不是数值”。isNaN()在接收到一个值之后,会尝试将这个值转换为数值。不能转换为数值的参数会返回true。
Number()、parseInt()、parseFloat()的区别
标签:ar os 使用 sp java strong on 数据 bs
原文地址:http://www.cnblogs.com/hyuq/p/41312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