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迷,mamicode.com
首页 > 其他好文 > 详细

驼峰命名 + 高斯效果

时间:2014-12-01 17:39:20      阅读:188      评论:0      收藏:0      [点我收藏+]

标签:驼峰命名   高斯效果   

学到了两个新词,虽然一直再用,但是才知道术语原来叫这个,简单介绍一下:

(1)驼峰命名

骆驼式命名法(又称驼峰命名法),正如它的名称CamelCase所表示的那样,是指混合使用大小写字母来构成变量和函数的名字。程序员们为了自己的代码能更容易的在同行之间交流,所以多采取统一的可读性比较好的命名方式。例如:有些程序员喜欢全部小写,有些程序员喜欢用下划线,所以如果要写一个my name的变量,他们常用的写法会有myname、my_name、MyName或者myName。这样的命名规则不适合所有程序员阅读,而利用驼峰命名法来表示,可以增加程序可读性。例如,下面是分别用骆驼式命名法和下划线法命名的同一个函数:
printEmployeePaychecks();
print_employee_paychecks();
第一个函数名使用了骆驼式命名法——函数名中的每一个逻辑断点都有一个大写字母来标记;第二个函数名使用了下划线法----函数名中的每一个逻辑断点都有一个下划线来标记。
骆驼式命名法近年来越来越流行了,在许多新的函数库和Microsoft Windows这样的环境中,它使用得相当多。另一方面,下划线法是c出现后开始流行起来的,在许多旧的程序和UNIX这样的环境中,它的使用非常普遍。
骆驼式命名法的命名规则可视为一种惯例,并无绝对与强制,为的是增加识别和可读性。

小驼峰法

变量一般用小驼峰法标识。驼峰法的意思是:除第一个单词之外,其他单词首字母大写。譬如
int myStudentCount;
变量myStudentCount第一个单词是全部小写,后面的单词首字母大写。

大驼峰法

相比小驼峰法,大驼峰法把第一个单词的首字母也大写了。常用于类名,函数名,属性,命名空间。譬如
public class DataBaseUser;

(2)高斯效果
其实也就是所谓的模糊效果,毛玻璃也算一种。
[处理之前的图片]

bubuko.com,布布扣

[处理之后的图片]

bubuko.com,布布扣 

方法:
新建一个图层,以图层1为副本,此时调整“图层1副本”(以后简称图副),对图副使用滤镜→模糊→高斯模糊,设置高斯模糊的值在2.1以下(建议),我通常设置在1.9,这要看具体处理的图片,设置完成后处理图副后,把图层1的不透明度调做50%~80%之间,大功告成,看看效果,是不是模糊出来的图片效果更加的漂亮一些。

[参考图片]

bubuko.com,布布扣



驼峰命名 + 高斯效果

标签:驼峰命名   高斯效果   

原文地址:http://blog.csdn.net/illusion21/article/details/41649353

(0)
(0)
   
举报
评论 一句话评论(0
登录后才能评论!
© 2014 mamicode.com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gaon5@hotmail.com
迷上了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