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迷,mamicode.com
首页 > 其他好文 > 详细

创新是技术推动的源动力

时间:2014-12-03 00:25:05      阅读:206      评论:0      收藏:0      [点我收藏+]

标签:创新   技术   组织架构   团队管理   

创新是技术推动的源动力

 

 

       作为两届讲师,今年很荣幸受邀以观察者的身份参加Top100Summit全球软件案例研究峰会,这次的大会主题是《技术团队创新变革》,这次主题和我近一年的工作目标也不谋而合,当我从技术团队的带头人转变为管理岗,从思考技术的创新转变为思考团队创新,在为期4天的峰会中收获颇多。

 bubuko.com,布布扣

这次大会依然继承之前两期的管理,组委会从全国投稿的几百件案例中甄选出100件具有代表价值的案例,进行为期4天的分享,第一天开幕式,各路大拿纷纷登场,基于这次主题展开各个不同角度的观点进行了激情的碰撞。对于团队管理不公公司的理解和实践方式不一致,有讲求无为而治,来自猎豹网络开发者关系总监则有不同的实践方法,双方各有优点,以至于大家在茶歇的时候还在讨论到底是哪一种实践更适合自己,至于对或者不对暂且不论,毕竟这是一个IT技术百家争鸣的时代嘛。


 

第二天,五个分论坛正式开始了案例解读,一大早各路人马就齐聚国际会议中心,给我最大的感觉就是会场太小了,每个分会场都有大量的同学站着听分享,大厅里也是人来人往的串场的同学,每个休息区都有三五成群的同学在讨论着参加的分享的体验。

当然咱也有咱的目标,《微博feed分级缓存的极致优化带来50%的效率提升》,高端大气上档次,不能不听,去年咱也分享了基于大数据相关的主题,一直以来数据和用户体验的结合始终是我们技术团队需要努力的方向,来自新浪微博的架构师张小川分享了他们在对于微博这种并发访问量大、数据量大、同时要求低响应时间和高可用的系统中,缓存使用的方式,并且通过基于数据分析进行缓存分级之后,减少微博缓存容量1/3, 降低微博缓存带宽消耗1/3,并将缓存性能提高了1/3,这么高的成绩。

 

下午是咱十分关注的老朋友傅强同学关于从技术到管理的心历路程,对我的触动相当的大,毕竟我也是一个从技术到管理的路程,遇到的问题和傅强基本差别不大,学习他的心路历程让自己提高下。

作为从业务层面转型管理的技术人,傅强老师总结了专业岗转到管理岗时初期常见一些困惑,如时间碎片化、专业技能成长缓慢、团队员工工作质量如何保证等。以及针对这些困惑,所做的尝试。

了解到团队扩大,管理岗进阶的过程中,管理者仍然会遇到精力严重不足、关键点了解深度不足、团队工作质量失控等问题。这种情况下,作为管理者需要作出相应的调整。

面对因团队水平参差不齐,为保项目目标,自己身先士卒,但很容易陷入到个人心力憔悴+团队成长缓慢的状态,傅强老师给出了建议:短期压力再大,也要抬头看路。接受有短期高强度,也要有3-6个月的人才计划。投入在招聘方面的精力一定要重视;互联网人才抢夺战再激励,3-6个月还是有足够时间搭队伍了。或跨部门协调资源解决。如果资源就是客观不能到位,智能重新调整团队目标。

最重要的,作为管理者,一定要明确哪些重要且只能由“我”做的事,其他项尽量合理授权,从顶层至底层的优化团队效率。

摸着石头过河,也要抬头看路,大局观、战略观在项目中也不可缺少,组织架构的完善,清晰的目标也是让团队增强战斗力的一种方式。

团队人员增加相关的活动也要跟的上,内部的技术分享,外部的学习成长的机会,事情虽小但是收益确实很大。

 

其他参加的各个专题就不一一列举了,总之今年的案例分享让我学习了技术团队的创新方法、方式,完美中也有不足的地方,在大数据云计算热火的今天,网络安全和运维也变得日益重要了,这块的内容还是偏少,希望明年的案例分享能够增加网络安全和运维的专题,以满足大家对这块的需求。

   以上是我对2014年Top100 Summit案例分享的体验,也是混合各位讲师分享主题的产物,欢迎拍砖。

 

创新是技术推动的源动力

标签:创新   技术   组织架构   团队管理   

原文地址:http://blog.csdn.net/ioke/article/details/41687871

(0)
(0)
   
举报
评论 一句话评论(0
登录后才能评论!
© 2014 mamicode.com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gaon5@hotmail.com
迷上了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