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des style os sp strong on 问题 as 时间
这几天没事看完了路遥的中篇小说《人生》,该小说描写的是一个农村知识青年高加林的人生追求和曲折经历,当时引起很大反响,获全国第二届优秀中篇小说奖,后来拍成了电影《人生》(我也看了),又获第八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轰动全国。因此这篇小说正如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一样,是非常值得我们在闲暇时间读一读的。下面以我自己浅薄的观点来分析一下这篇小说。
以我的认识,这部小说的成功至少有两个方面:
故事情节新颖,颠覆传统。小说的主人公高加林是个非常有争议性的人物,有人骂他是“坏人”,既然为了自己的虚荣心、为了能到更广阔的世界发展而抛弃了自己心爱的农村姑娘巧珍,而接受了一个有着富足家庭背景的知识女青年的爱情;有人赞他是“好人”,一个生长在土窑里的农村娃却不甘愿一生束缚在农村里,为了自己的人生追求而不断拼搏、敢于牺牲一切的精神值得我们现代社会的人们学习。
不管什么样的评论都是对的,却又是错的,错在了不完整、片面化,那时候的人们总是喜欢以一种绝对的心态去评判一件事或一个人,正所谓“非黑即白”,一个人不是好人就是坏人(现代也有不少人是这样的)。但这样的评判标准路遥认为是不合理的,因此他准备颠覆人们的传统思想,塑造高加林这样一个不能简单批判他是好坏的新形象,正如路遥在他的创作随笔《早晨从中午开始》谈到的:
“我要给文学界、批评界,给习惯于看好人与坏人或大团圆故事的读者提供一个新的形象,一个急忙分不清是"好人坏人"的人,对于高加林这一形象后来在文学界和社会上所引起的广泛争论,我写作时就想到了—…这也正是我要达到的目的。”
小说文笔优美,描述形象生动。这是每一部成功的文学作品都必备的因素,写文章、写小说,文字功底是硬功夫。小说最重要的就是当时的环境描述和人物的心理活动描述,好的描述手法能让读者在大脑中建立起一个丰富的形态,一个类似电影画面的片段,而自己仿佛身临其境,与故事中的人物有着同样的喜悦、同样的哀愁,不知不觉与之产生了某种“共鸣”。例如下面的这些片段:
激情的洪流立刻冲垮了他建立起的理智防堤。眼下他很快把一切都又抛在了一边,只想很快见到她,和她呆在一块。
描述了高加林感性打败理性的一面,也是我们期待的情景。
他们默默地偎在一起,像牵牛花绕着向日葵。星星如同亮闪闪的珍珠一般撒满了暗蓝色的天空。西边老牛山起伏不平的曲线,像谁用碳笔勾出来似的柔美;大马河在远处潺潺地流淌,像二胡拉出来的旋律一般好听。一阵轻风吹过来,遍地的谷叶响起了沙沙沙的响声。风停了,身边一切便又寂静下来。头顶上,婆娑的、墨绿色的叶丛中,不成熟的杜梨在朦胧的月下泛着点点青光。
形象的描述了高加林和巧珍在一起的甜蜜幸福。
高加林无疑是一个对生活和精神都有崇高追求的人,他是个知识青年,不愿意一辈子窝在农村里搞庄稼,正如他自己所说的“我不愿意再像你们一样,就在咱高家村的土里刨挖一生”,他想去外面的大世界发展,越大越好,他的心非常大,不只是满足于他工作时的小县城,以至于黄亚萍问他是否想去南京、杭州、上海这些地方时,高加林把头扭到一边,坚定的回答“我联合国都想去”。在那样一群意识落后的庄稼人里头,有这样的想法实属不易,也值得推崇和赞扬。
唯一让我们感到愤懑的是,他既然为了自己能到大城市发展而抛弃了自己心爱的农村对象巧珍,而选择了能给他带来发展的女知青黄亚萍,这是本部小说最大的看点,也是最值得争议的地方。因为这本身就是社会上一直存在的争论不断的话题:
- 人们是否应该为了自己的理想和追求而牺牲爱情,哪怕当个负心汉?
- 人们是否应该为了保卫最真挚的爱情而放弃追求、放弃人生目标,平平庸庸的过一辈子?
这两个问题没有答案,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的道德评判。下面我先从职场和感情这两个角度简单剖析一下高加林这个人物形象。
从职场的角度看,高加林的性格、眼界、聪敏和精神追求是值得赞扬的,出生不好就应该更有追求,而且要斩荆披棘,消除阻挡他追求的一切障碍,这样看高加林的选择就是正确的。因为从发展角度上,刘巧珍真的没办法跟黄亚萍比,正如高加林心里所想的:
“他当然想和黄亚萍结合在一起。他现在觉得黄亚萍和他各方面都合适。她有文化,聪敏,家庭条件也好,又是一个漂亮的南方姑娘。在她身上弥漫着一种对他来说是非常神秘的魅力。像巧珍这样的本地姑娘,尤其是农村姑娘,他非常熟悉,一眼就能看到底。他认为她们是单纯的,也往往是单调的。”
关键是黄亚萍能带给他更好的发展,能靠她父亲的关系进入到大城市里面工作,他的才能也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这样的机遇谁不想抓住呢?而且和黄亚萍在一起,生活会有情调,他们会针对某个政治、经济甚至国际问题海阔天空的畅谈,而和巧珍在一起,只能谈一些他不感兴趣的生活琐事,比如谁家的母猪今天生了几个猪仔子。综合考虑下,高加林的选择无可厚非。
从感情的角度看,高加林就是个混蛋,因为他上面的这些想法不只是表明他有追求,同时也说明他是个非常自私的小人,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而抛弃一个金子般的姑娘。他难道没有想过,以当时农村人的思想,一对已被全村公认的恋人,以后肯定是要结婚的。如果男的将女的搁在半路上抛弃了,那么对女的来说无疑是致命的伤害,感情的伤害是一回事,更重要的是名誉问题,这意味着这个女人基本上很难再嫁出去了。因此,遇到这种情况的女人很容易一时想不开就kill themselves了。而高加林完全没有为巧珍想到过这些,因此从这方面讲,他真的是一个彻彻底底的asshole。
其实上面我所做的这些分析也是大部分读者心里所想的,可是我想更深入的来探讨这些问题,我想探究高加林的悲剧(这里注明一下,其实高加林最终不一定是悲剧,因为作者也说了,最后一章并非结局,以后可能还有好的发展,但就小说来说最终是以悲剧收尾)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有人说是社会原因,有人说是历史原因,有人说这是这个小兔崽子负心汉应得的报应……
不管别人怎么分析,我觉得都没错,但我想从另一个角度来刨根问底,即高加林自身的原因。我先将小说中高加林的整个职场轨迹简单描述一下:
|
高中毕业,没考上大学
|—> |村里团委给他分配了个小学教师的职务
| — >|干部儿子高中毕业也需要工作,因而靠关系顶替了他的教师职务,他失业了
| —> |失业成为一名农民,在家务农,渴望有去外面工作的机会
| —> |他二叔从新疆返回当地工作,通过后门让他获得了去县城工作的机会(他二叔身边的人开的后门)
| —> |在县城工作的很如意,并渴望去更大的城市发展
| —> |因黄亚萍承诺给他去南京大城市工作的机会而抛弃旧爱,选择和黄亚萍在一起
| —> |后门被人揭发,他又重返老家,重新变成一名农民,旧爱新爱都失去
|。
上面的发展道路,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出一点问题:高加林的职场命运到底掌握在谁的手里?自己吗?显然不是,他是完全被动的。他是完全把自己的命运放在别人的手里,别人给他机遇他就旺,别人给他难堪他就衰,他其实并没有真正的去追求。这时可能有人会打断我说:你以为是现代的社会啊,至少不愁吃,那个年代的农民能有什么办法?甘为五斗米折腰啊,这就是历史和社会原因。
我觉得不尽然。高加林是个知识分子,他不仅有文化更有写好文章和诗歌的才能,如果他真的有追求,真的想出去发展,那就别等别人奉送机会了,一个人出去吧,带上自己的作品去外面碰碰运气看能不能应聘到合适的工作,如果当时的社会环境真的是只有大学文凭和靠关系才能找到文字工作的话,那也可以像《平凡的世界》里的孙少平一样去外面揽工啊,帮别人做苦力甚至挖煤,虽然很辛苦但至少能在大城市待着而不用窝在农村里。而且你也不用一辈子给人揽活当苦力,在外面会有无数的机遇,你不知道下一刻砸到你头上的是什么,无论如何,这时候命运是操控在你自己手里的,你任何时候都是有希望的,你想做什么也没人能拦你。但若你在农村一直待着等待哪位好心人给你去外面工作的机会,那你就真的是希望渺茫,非常有可能一辈子都在农村窝着,郁郁不得志,埋没才能,最终就算能和巧珍在一起幸福的生活,你心里终究会有无法弥补的遗憾。
因此我对高加林最终的评判是:He deserved it!!!
其实我觉得路遥写这篇小说跟其自身也有关系,因为年轻时候的路遥在婚姻上有着自己的“顽固理想”,那就是要娶一个北京女知青做妻子。他出生于陕西清涧县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对“大城市”、“知识”这一类符号有一种强烈的崇拜和自卑,希望能够娶到一个知识分子,与他一起实现人生理想。然而,现实不遂人意。娶到北京女知青的路遥很快就发现,他的婚姻质量并不高,妻子不是他梦想中的那样。这正是小说中高加林的形象特征,他渴望知识并选择了女知青,但是和黄亚萍在一起后才发现她也不是他心目中想的那样,亚萍个性太强、任性,什么事都要按她的想法去做,甚至去无聊的捉弄高加林以证明高加林是爱她的。因此我觉得,路遥塑造高加林这个人物形象可能部分取材自自己,而最后给加林一个不如意的下场,也许正是为了讽刺自己婚姻的不如意。
标签:des style os sp strong on 问题 as 时间
原文地址:http://www.cnblogs.com/lanxuezaipiao/p/41557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