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blog http io ar 使用 sp for strong on
偶有兴趣测试了一下题目中提到的这两个函数,为了满足对齐访问数据,咱们平时可能会用到cudamallocPitch,以为它会带来更高的效率。呵呵,这里给出一段测试程序,大家可以在自己的机器上跑跑,你会发现这两个函数在某些情况下是一样的。
上面这段程序的运行结果如下:
我多次做过实验,我觉得从以上实验结果可以知道,无论如何改变实验的参数,两个显存申请函数返回的数据首地址都是128,256的整数倍,我猜想GPU上的每个计算单元的数据在全局中加载的时候一次可以连续加载2的幂次个数据,并且这些数据的加载其实地址一定也是2的幂次,所以warp使用全局内存中的数据的时候应该尽量按照对齐的原则加载数据,这样就可以获得更高的效率了。至于对齐原则可以在CUDA的编程手册中找到。
标签:blog http io ar 使用 sp for strong on
原文地址:http://www.cnblogs.com/liangliangdetianxia/p/41659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