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活动图概述
•活动图和交互图是UML中对系统动态方面建模的两种主要形式
•交互图强调的是对象到对象的控制流,而活动图则强调的是从活动到活动的控制流
•活动图是一种表述过程基理、业务过程以及工作流的技术。它可以用来对业务过程、工作流建模,也可以对用例实现甚至是程序实现来建模
•UML 2.0而言,去除了“活动图是状态图的一种特例”这一规定
阅读简单活动图
活动图的主要元素
•初始节点和活动终点:用一个实心圆表示初始节点,用一个圆圈内加一个实心圆来表示活动终点
•活动节点:是活动图中最主要的元素之一,它用来表示一个活动
•转换:当一个活动结束时,控制流就会马上传递给下一个活动节点,在活动图中称之为“转换”,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来表示
活动图的主要元素
•分支与监护条件:分支是用菱形表示的,它有一个进入转换(箭头从外指向分支符号),一个或多个离开转换(箭头从分支符号指向外)。而每个离开转换上都会有一个监护条件,用来表示满足什么条件的时候执行该转换。
•分岔与汇合:
修改后的简单活动图
带泳道的活动图
带对象流的活动图
复杂活动图
•辅助活动图:
•汇合描述:当汇合的所有入流均到点汇合点时,就将执行汇合点指向的活动节点。但是有些时候,你希望对其做一些约束,这时就可以借助汇合描述来完成。汇合描述实际上是一个约束,其格式就是“{约束条件}”。
•发送信号与接收信号:
绘制活动图
•“活动图” 比较直观易懂;与传统的流程图十分的相近,只要能够读懂活动图,就不难画出活动图
•绘制时首先决定是否采用泳道:主要根据活动图中是否要体现出活动的不同实施者
•然后尽量使用分支、分岔和汇合等基本的建模元素来描述活动控制流程
•如果需要,加入对象流以及对象的状态变化,利用一些高级的建模元素(如辅助活动图、汇合描述、发送信号与接收信号、引脚、扩展区)来表示更多的信息
•活动图的建模关键是表示出控制流,其它的建模元素都是围绕这一宗旨所进行的补充
工作流程,控制流程,业务流程中使用。
活动图应用说明
•对工作流建模:用于业务建模的时候,每一条泳道表示一个职责单位,该图能够有效地体现出所有职责单位之间的工作职责,业务范围及之间的交互关系、信息流程
建模时应遵循以下策略:
•为工作流建立一个焦点,除非你所涉及的系统很小,否则不可能在一张图中显示出系统中所有的控制流
•选择对全部工作流中的一部分有高层职责的业务对象,并为每个重要的业务对象创建一条泳道
•识别工作流初始节点的前置条件和活动终点的后置条件,这可有效地实现对工作流的边界进行建模。
•从该工作流的初始节点开始,说明随时间发生的动作和活动,并在活动图中把它们表示成活动节点
•将复杂的活动或多次出现的活动集合归到一个活动节点,并通过辅助活动图或子活动图来表示它们
•找出连接这些活动节点的转换,首先从工作流的顺序开始,然后考虑分支,接着再考虑分岔和汇合
•如果工作流中涉及重要的对象,则也可以将它们加入到活动图中
•若工作流中有多次启用的,则可采用展开区表示
•对操作建模:每一个对象占据一个泳道,而活动则是该对象的成员方法
•建模时应遵循以下策略:
-- 收集操作所涉及的抽象概念,包括操作的参数、返回类型、所属类的属性以及某些邻近的类
-- 识别该操作的初始节点的前置条件和活动终点的后置条件。也要识别在操作执行过程中必须保持的信息
-- 从该操作的初始节点开始,说明随着时间发生的活动,并在活动图中将它们表示为活动节点
-- 如果需要,使用分支来说明条件语句及循环语句
-- 仅当这个操作属于一个主动类时,才在必要时用分岔和汇合来说明并行的控制流程
•首先介绍了“活动图”的历史变迁;逐一介绍简单活动图、带泳道的活动图、带对象流的活动图的阅读方法
•讲解了活动节点、初始节点和活动终点、转换、 分支与监护条件、分岔与汇合等基本建模元素;逐步引出了泳道、对象流等控制流逻辑
•介绍了辅助活动图、汇合描述、发送信号与接收信号、引脚和扩展区的概念
•最后,概括地说明了活动图的绘制要点,并结合对工作流建模和对操作建模之间的异同
标签:
原文地址:http://www.cnblogs.com/liangxiaofeng/p/41816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