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原文地址:http://yanwushu.sinaapp.com/class_forname/
使用jdbc方式链接数据库时会常常看到这句代码:Class.forName(String className)。本文将浅显地解读这句代码的含义。看这篇文章之前应该对java的反射机制有所了解,至少是对Class类有一定的了解。
初始化參数指定的类,而且返回此类相应的Class 对象(不了解Class类的同志,应该首先查看下java反射相关知识)。比如,下面代码片段返回 java.lang.Thread 类相应的Class对象。
Class t =Class.forName("java.lang.Thread")
调用forName("X") 将导致名为 X 的类被初始化。
类装载指通过解析类(或者接口)的字节码文件来构建代表这个类(或是这个接口)的实例的过程。有些像依据蓝图制作一个产品一样的概念。类装载有例如以下的两种方式:
1.Class c1 = Class.forName (String className); 2.ClassLoadercl = new ClassLoader(); Class c1= cl.loadClass(String className, boolean resolve );
Class.forName(String className)使用装载当前类的类装载器来装载指定类。由于class.forName(String className)方法内部调用了Class.forName(className,true, this.getClass().getClassLoader())方法,如你所见,第三个參数就是指定类装载器,显而易见,它指定的是装载当前类的类装载器的实例,也就是this.getClass().getClassLoader();
classLoader.loadClass(StringclassName , boolean resolve);须要手动指定类装载器的实例。
所以这两种类装载方式的差别之中的一个是一个默认使用装载当前类实例的类装载器来装载指定类,而还有一个则须要手动指定一个类装载器的实例。
Class的装载过程(也就是从字节码文件到生成类的实例这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loading(装载),linking(连接)和initializing(实例化)。
上文提到Class.forName(className)方法内部调用了Class.forName(className, true, this.getClass().getClassLoader())方法。注意第二个參数,它指定Class被loading后是否要进行initializing操作。
ClassLoader.loadClass(className)方法内部调用ClassLoader.loadClass(name,false)方法,第二个參数指出Class在load之后,是否进行link操作。
差别就出来了。Class.forName(className)装载的class已经被实例化,而ClassLoader.loadClass(className)装载的class还没有被link,所以就更谈不上实例化了。
普通情况下,这两个方法效果一样,都能装载Class。但假设程序须要Class被实例化,就必须用Class.forName(name)了。
在JDBC中载入驱动类时(关于载入jdbc驱动请參看另外一篇文章,<jdbc注冊驱动的三种方式>http://blog.csdn.net/yanwushu/article/details/7574708),Class.forName("com.mysql.jdbc.Driver"),假设换成getClass().getClassLoader().loadClass("com.mysql.jdbc.Driver"),就不行,由于它仅仅是向jvm装载了Driver的类信息,可是并没有实例化,也就不能运行对应的操作,由于Driver是须要被初始化才干使用的。
1.http://www.iteye.com/topic/15039
2.Class.forName和ClassLoader.loadClass的比較
http://blog.csdn.net/lu7kang/article/details/5576043
http://software.ccidnet.com/pub/disp/Article?columnID=294&articleID=25857&pageNO=1
http://blog.csdn.net/longdick/article/details/1873795
类的实例化过程,定义在The Java Language Specification的12.2,12.3和12.4。
标签:
原文地址:http://www.cnblogs.com/mengfanrong/p/41861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