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后的曙光公司还能像以前那样保持一颗平常心吗?
在高性能计算市场上的“两极化”思路,能够让曙光继续扩大领先优势吗?
全自主创新与品质国际化的策略,能让曙光在强敌环伺的服务器市场上脱颖而出吗?
曙光公司已经有了自己的新规划。
曙光公司上市后,股票连续多日涨停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不过与外界的热炒形成巨大反差的是,曙光公司内部十分平静,依然是那么低调。就像曙光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沙超群博士所说,曙光是一个由科学家组成的公司,“少说多做”是它的风格。不过,也正是这种踏实肯干的作风成就了曙光公司今天的辉煌。
曙光会更“透明”
上市对于多年来在服务器领域坚持自主创新的曙光公司来说是一个充分肯定。上市也给曙光带来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上市后募集的资金有很大一部分用于研发,可以增强曙光的技术实力;上市对于整个公司的运营和治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公司的管理体系、运营体系将得到进一步完善;公司还将提升运营能力,每年对于销售额和利润率会有更高的追求;上市对于公司最核心的服务器业务的发展是一个极大的促进;公司的市场知名度会在短期内快速提高,同时也会增强合作伙伴、供应商对曙光的信心。
不过,上市也会让曙光公司变得更加“透明”,公司的一举一动都会引发股民的关注,这将给曙光公司带来无形的压力。“股民最关心的肯定是公司的营收、利润,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非常努力地获得更高的销售额和更高的利润。”沙超群并不讳言,“但在国产化浪潮的影响下,股民们更希望看到一个掌握了核心技术、具有长远发展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曙光公司。如果没有真正的核心技术,没有自主、可控的能力和持续的创新能力,曙光也不可能引领市场的发展,实现既定的发展目标。上市后,我们会把更多的精力和收入用于研发和创新,通过技术的创新带动服务器业务实现新的突破。”
高性能计算不含糊
在过去几年中,曙光公司在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应用领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曙光上市后也曾明确表示会将募集的资金主要用于CloudView2.0云计算管理系统项目和ParaStor300并行分布式云存储项目。不过,曙光在云计算领域的“高调”并没有遮住曙光在高性能计算(HPC)方面的光芒,反而形成了当前高性能计算与云计算、大数据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多赢局面。
在今年11月举行的SC14国际超级计算大会上,曙光展示了具有业界领先性能的八路高端SMP服务器I980-G10、采用革新性冷却技术的液冷工作站W560-LI等产品,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在高性能计算方面的最新技术进展。在SC-SCC14世界大学生超算竞赛上,中国仅有的两支入围参赛队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也都采用了曙光公司提供的比赛用机,在总体运算性能上力拔头筹。
来自高性能计算市场的另一个好消息是,在11月6日公布的2014中国高性能计算TOP100排行榜中,曙光取得了中国高性能计算市场32%的份额,继2009年以来连续6年稳居中国高性能计算市场份额榜首。曙光已是名副其实的中国高性能计算第一品牌。
不过,随着曾经是“阳春白雪”的高性能计算慢慢走向大众化,以及更多中国服务器厂商涉足高性能计算领域,曙光第一的宝座还能像以前那样稳固吗?
国内高性能计算技术哪家强?天河、神威、曙光其实是传统的三强。高性能计算系统可以看成是一个集各种先进技术之大成的系统,具有极高的技术含量,从最底层的基础设施(供电、制冷、散热等)到优化的计算节点、高速的网络、高性能和大容量的存储、操作系统等都要为满足高性能计算的苛刻要求而定制和优化。“还有一些高性能计算特有的技术,比如checkpoint,它可以保证高性能计算系统在中断恢复后,还能从中断点开始继续计算,而不必重新开始计算,从而大大缩短了计算周期。”沙超群举例说,“像checkpoint这样高性能计算所特有的技术还有很多,而曙光在高性能计算领域的成功正是得益于在每一项影响高性能计算性能的关键技术方面都做得非常出色,比如为高性能计算优化的操作系统、存储、高速网络等。曙光在高性能计算方面拥有的核心技术不仅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有些甚至优于国外的友商。”
毫无疑问,技术领先是曙光在高性能计算领域保持领导地位的关键。其实,曙光高性能计算系统除了在硬件优化方面具有优势以外,在软件方面的能力也十分突出。比如,曙光用于高性能计算的调度系统可以屏蔽下层不同厂商硬件的差异化,用户只要集中精力在应用上即可,而不必关心后台究竟采用了哪家厂商的硬件设备。曙光的高性能计算调度系统会根据负载的情况自动在不同厂商的硬件平台上调度资源。
曙光在高性能计算方面一直是一个“全能选手”,可以提供高性能计算所需的各类配套系统。举例来说,有些厂商只能提供高性能计算系统的计算部分,而存储系统则要另外采购其他厂商的产品。曙光为高性能计算定制的ParaStor并行存储系统,通过曙光独有的纠删码技术、I/O聚合技术等,不仅满足了高性能计算客户对大容量、高性能、易扩展的存储系统的需求,而且使高性能计算系统的整体性能十分优异。如今,曙光ParaStor并行存储系统不仅能为高性能计算所用,而且也成了一个通用的海量存储系统,可以满足更多行业客户的存储需求。从这个角度说,曙光在高性能计算领域的建树促进了曙光在数据中心领域的整体、均衡发展。高性能计算也是曙光的技术支柱之一。
沙超群强调说,高性能计算考验的不仅仅是厂商在计算、存储、网络等IT方面的技术实力,而且要求厂商在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方面也要具有相当的技术能力。高性能计算系统不是一个简单的硬件设备,而是一套完整的系统。因为密度很高,高性能计算系统对供电、散热、节能等的要求也较高。曙光的优势在于,拥有一个专门的数据中心和基础设施团队,可以从整个机房的规划、建设开始,为高性能计算系统的安装和应用提供完善的配套环境。举例来说,曙光在国内许多地方建立的云计算中心就采用了曙光数据中心和基础设施团队的最新科研成果。
曙光还是国内率先在液冷系统方面进行研发的服务器厂商。曙光的液冷服务器、工作站已经走出了国门,在国际超级计算大会上赢得了海外同行和用户的称赞。在国内,曙光的液冷工作站即将投入商用,液冷服务器也已经在一些客户的应用环境中进行测试和验证。“我们的液冷系统的独特之处在于,在降低系统温度的同时,还能将系统的可靠性再提升一个等级。”沙超群介绍说。
高性能计算机仪表化
曙光在高性能计算领域凭借多年技术积累和大量实践建立起来的领先优势在短时间内是难以被撼动的。不过,你如果认为曙光会就此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睡大觉那就错了,曙光在高性能计算方面还有一个更美好的梦想,那就是实现高性能计算机的仪表化,让高性能计算机成为一个人人都可以使用的工具,而不是只有少数科学家才能使用的复杂系统。
“我们一直有这样一个梦想,就是让那些使用高性能计算系统的专家、学者们不必再费心去研究高性能计算系统,只要把精力放在本专业的研究项目上即可。”沙超群向记者透露说,“我们马上要推出一个新的产品——新一代个人高性能计算机。这是一个小型的液冷系统,包括5~6个计算节点、一个存储节点和一个工作站显示节点,还配有完整的操作系统,并能提供许多相关的商用软件的图形化接口。该系统的噪音很低,放在办公桌下即可,而不用放置在专门的数据中心里。使用者通过图形化界面的设定,就可以自由调配计算系统资源完成计算。”
曙光会与相关的软件厂商合作,使得这种面向个人的高性能计算机的界面变得尽量简单,从提交算例到得出结果并显示是一整套自动化的流程,使用者根本不用关心高性能计算系统的技术细节。
未来,个人高性能计算机可以与许多应用系统、设备连接使用,比如与医疗设备或基因测序系统相连接,医生做化验时,医疗设备可以直接调度个人高性能计算机完成相关计算,返回计算结果并直接打印出来。到那时,高性能计算才能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沙超群介绍说:“我们已经和包括安世亚太等在内的许多国内外厂商进行了战略合作,为其产品提供优化和适配的高性能计算系统,进一步改善用户在高性能计算方面的应用体验。”
曙光高性能计算的另一个发展方向就是与云的结合。曙光在业内率先提出了面向服务的高性能计算的概念,也就是高性能计算云。曙光希望针对高性能计算所包含的计算、存储、解析、显示的全过程提供一个打包的完整方案,并结合服务器虚拟化、桌面虚拟化、图形显示虚拟化等技术,同时配合曙光发布的云图产品等,打造一个面向服务的高性能计算系统。军工、工业设计、制造等领域的客户对曙光的高性能计算云需求十分强烈。在高性能计算领域,曙光实际上已经形成了“两极化”的产品规划:面向企业的高性能计算云和个人高性能计算机。
“无论是在面向企业的高性能计算云领域,还是在面向个人的高性能计算机方面,曙光都拥有绝对领先的技术。”沙超群自豪地说。
从量变到质变
在服务器市场上,中外厂商之间的博弈一直是个焦点。从IDC发布的近三年来中国服务器市场销售统计数据看,服务器三大巨头IBM、惠普和戴尔所占的市场份额已经从三年前的60%甚至70%降到如今的40%左右。与之相反,中国服务器厂商的快速崛起是一大亮点,以曙光、浪潮、华为、联想等为代表的中国服务器厂商已经初步形成集团优势,在市场份额上力压国外厂商。从未来的发展趋势看,中国的几家服务器大厂仍将保持市场份额上的优势。U2L(从Unix平台迁移到Linux平台)、“去IOE”,以及国产化替代等趋势也从客观上助推了中国服务器厂商对国外厂商的反超。
市场份额的提升还只是量变,这种量变何时才能转化为质变呢?中国服务器厂商何时才能真正实现自主、可控,并且能与国外厂商在核心技术、产品、市场、营销等全方位进行抗衡呢?
“这种根本性的变化肯定会发生。”沙超群讲述了一次他的亲身经历。几天前,中国建设银行科技部主管服务器、存储和IT应用的相关人员与曙光公司的相关人员进行了一次深入交流。两年前,金融还是曙光不敢轻易触碰的行业,但是现在,以四路服务器为代表的曙光服务器产品已经在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等银行得到了大量部署。以前,有些客户在购买国产服务器后会有诸多抱怨,但是现在,这种情况越来越少。中国建设银行的相关人员在与曙光公司交流时便主动向曙光提出了产品修改方面的建议,比如产品如何设计才能更易用、更人性化等。
沙超群至今仍记得第一次与建设银行的相关人员交流时,对方一口气提出了100多项针对产品的修改建议,大到设备的可管理性,小到机器的外观甚至导轨如何装、标签如何贴等。曙光进入电信行业市场时也曾遇到过类似的情况。随着曙光服务器技术能力的逐步增强,以及曙光服务器在核心用户关键系统中的广泛应用,客户提出来的曙光服务器要修改的地方越来越少。
“最近这两年,我们对服务器产品的改进让金融、电信等行业的客户非常满意。”沙超群介绍说,“早在2010年,我们就在公司内部提出要实现品质国际化的目标。如果产品品质没有保证,而一味强调快速地进入更多的垂直行业,只会适得其反。”在过去三年中,曙光狠抓产品质量,在加强自身研发投入和力量的同时,也在慎重地选择产品供应商,从产品制造的上游开始就严把质量关。比如,曙光的很多服务器机箱与惠普的服务器机箱来自相同的生产线,曙光八路服务器主板的生产线同时也是IBM P系列服务器产品的生产线。“只有产品的品质提升了,我们才能更加自如地将自己的想法融入到产品设计中,才能保证服务器业务持续、健康地发展。”沙超群表示。
除了能直观看到的产品外观、功能、性能等方面的对比外,中外厂商之间的较量未来会更多地体现为一种“暗战”,也就是产品背后那些无形的东西。毕竟国外厂商比中国厂商在服务器领域的积累时间更长,能够提供更全面、细致的技术文档,对服务器最核心的底层技术了解得更透彻,而且更具有战略眼光。在这些“软实力”方面,中国服务器厂商还要不断加强。
从行业市场的角度分析,曙光这种“从边缘到核心”的做法在中国厂商中也颇具代表性,就是率先从政府、教育、医疗等行业实现突破并打好基础,然后再进军比较“挑剔”的金融、电信等行业。不过,从曙光的情况看,较有规模地进入电信和金融领域也是近一两年的事。如何在这些关键领域站稳脚跟,并与国外厂商相抗衡是中国服务器厂商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在几天前的交流中,中国建设银行就产品如何才能更优化和满足客户的实际需求给我们提出了很多中肯的建议。中国的客户对我们的产品越来越支持。”沙超群告诉记者,“虽然现在提‘自主、可控’给中国服务器厂商的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但是客户并不会因此而降低对产品品质、性能的要求,更不会容忍因用了国产设备而导致业务发生问题。客户对我们的要求只会更高,但同时也会把以前的经验和教训都告诉我们,并提出好的建议。”
虽然上市之后,曙光公司的品牌知名度和用户关注度不断提升,但是曙光自己仍然像以前那样低调。沙超群说这是公司的基因决定的,因为包括他本人在内的很多曙光人都是从研究所出来的,大家的风格就是“少说多做”。虽然在市场宣传方面曙光一直低调,但在对技术的投入和创新方面曙光却表现得坚定而积极。
今年,中科院内部从事云计算、大数据研究的科研院所联合成立了中科院先进计算技术创新与产业化联盟,曙光是联盟的理事长单位,曙光公司总裁历军是联盟的理事长。这个联盟的目标是把中科院内部产生的有关云计算、大数据的先进技术和产品通过联盟推向市场。沙超群相信,曙光内部众多的研发人员,再加上联盟中的“外援”,一定可以让曙光在技术和市场方面的“野心”得以实现,那就是成为中科院所属企业中另一个像联想那样在业内取得领导地位的企业,在云计算、大数据领域一展身手。
全自主创新
在日益严峻的国际信息安全形势下,我国迫切需要加快建立可信、开放、高端的计算系统,实现高端计算国产化和相关核心技术的自主化,并不断完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的建设。在IT领域,实现自主、可控与国产化替代已经成为当前的主流。沙超群概括说,曙光实现产品的自主、可控主要是围绕数据中心层面展开的。比如在云计算、存储和服务器等领域,曙光都拥有自己的庞大的研发团队。此外,曙光还有一条安全产品线,主要服务于安全领域的某些特定应用场景。
与其他中国服务器厂商不同,曙光十分强调“全自主”创新,即从服务器芯片到整个服务器系统的全面自主、可控。“从2002年开始,我们就基于龙芯进行服务器系统的开发。我们最新发布的全自主开发的基于龙芯3B处理器的服务器与上一代产品相比,性能提升了一倍。很多用户反映,以前在使用龙芯服务器时能够明显感觉到系统不够流畅,但是现在已经没有这种感觉了。”沙超群介绍说,“党政军等部门在办公系统中已经开始大量采用全自主、可控的IT产品。”
曙光在基于龙芯处理器的产品开发方面下了很大功夫。其实,对于像曙光这样成规模、成熟的服务器厂商来说,基于英特尔x86处理器设计服务器可谓轻车熟路,因为英特尔会提供详细的基于其x86处理器的参考设计。但是,基于龙芯处理器进行开发则完全是另一回事,CPU与芯片组的适配、底层代码、驱动程序等所有细节都要曙光自己完成。不过也正是通过这种磨炼,曙光不但掌握了几十项自主、可控的服务器专利技术,而且更加清楚地了解以前根本没有触碰过的服务器底层技术,从而大大提升了曙光开发通用服务器的水平。
“全自主开发的IT产品目前在国内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沙超群介绍说,“我们十分重视全自主产品的开发,目前已经拥有基于龙芯的系列化产品,包括刀片服务器、通用机架式服务器等。另外,我们还可以根据用户的特殊需求为它们定制解决方案。”
中国互联网行业的蓬勃发展从客观上成就了中国服务器产业的快速崛起。一些中国服务器厂商就是率先在互联网行业实现了突破才能跻身服务器市场份额排行榜的前列。一方面,互联网行业的服务器采购量巨大,是服务器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柱行业;另一方面,互联网行业客户对产品的定制化要求高,其应用需求可能会对未来服务器的产品形态、应用方式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
“任何一个服务器厂商都不可能忽视互联网行业。在国外,一些大型的互联网企业,比如亚马逊、谷歌等早就开始采用ODM的方式,而很少采购服务器品牌厂商的产品。”沙超群表示,“由于应用、服务和IT基础设施相似,中国的互联网企业很容易从国外的同行那里借鉴服务器的采购和使用经验。另外,互联网企业的新想法、新应用层出不穷,导致他们会根据自己的需求定制服务器。互联网行业是一个大市场,品牌服务器厂商也希望在其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从国内目前的情况看,在互联网行业还是以品牌厂商提供的服务器为主,但不排除有一天也会变成以ODM为主的可能性。曙光的策略是努力做好现在,与客户提前进行深入沟通,根据其应用需求不断优化自己的产品。”
在云计算、大数据、社交化、移动化等新趋势出现时,在新技术应用方面走在最前端的互联网行业一马当先,他们的一举一动都颇受传统行业用户的关注,而最先在互联网行业兴起的技术和应用发展趋势也很可能成为整个业界未来的趋势。先进技术、思潮给IT行业,特别是服务器行业带来的冲击不可小觑。作为一家传统的服务器厂商,处于IT变革的时代,是否也会产生焦虑呢?
“焦虑肯定有。其实,所有硬件厂商都有焦虑。看看以手机为代表的消费类产品的快速改变,就可以想见未来同样的变革肯定会在企业级产品市场发生。”沙超群表示。软件免费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如今又有人提出硬件也要免费(其实是说硬件只要卖出成本价即可),以后都要依靠服务赚钱。已经有服务器厂商开始尝试在电商平台上销售其服务器硬件。像单路、双路服务器这样标准化程度很高的产品,未来很有可能在网上销售,如果服务器厂商不能为服务器提供更多的附加价值,那么难免会陷入价格战的泥沼。
曙光服务器产品的策略是:第一,在现有产品的基础上,为客户提供更多附加价值;第二,为客户提供专用的、优化的产品。“现在,很多客户非常喜欢我们的服务器,因为他们可以把自己的应用与曙光的服务器很好地结合在一起。曙光可以提供按需定制的服务,去掉那些不必要的部件,这样才能更充分地发挥曙光的特长。”沙超群小结说,“在高端市场,曙光拥有云计算、大数据、海量存储、高性能计算等解决方案;在通用服务器市场上,曙光可以提供优化的产品,遵从“用户定义”的原则,提供高度定制化的产品。”
过去一年在服务器产品研发上加强投入的曙光将在2015年迎来厚积薄发的一年,高端的八路服务器、新一代刀片服务器、用户定义的服务器会陆续推出。沙超群期望明年也是曙光服务器收获的一年。
本文出自 “郭涛的存储世界” 博客,请务必保留此出处http://gtstorageworld.blog.51cto.com/908359/1597052
原文地址:http://gtstorageworld.blog.51cto.com/908359/1597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