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迷,mamicode.com
首页 > 其他好文 > 详细

读透一本书(转)

时间:2015-01-12 23:58:41      阅读:387      评论:0      收藏:0      [点我收藏+]

标签:

 

几年前,《深圳青年》杂志上有篇文章,说人生最应该做的几件事是:“读透一本书,擅长一门技,拥有一份美好的情感和一个和睦的家庭”。书,养心;技,养人;美好的情感,悦人又悦己;至于和睦的家庭,借用曾国藩的话“进可以安邦,退可以安身”。

书籍,浩如烟海。我的观点: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选择适合自己的,读透一本书。

一本书,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曾经在电视上看到一位主讲《新概念英语》的年轻老师,他从一个英语相当差的人成长为出色的英语名师,正是得益于“只读一本书”的方法。以前他的英语不及格,后来,他听了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老师的一次讲座,人生彻底被改变。在那次讲座中,俞老师说了这样一句话:“新概念3册要背诵200遍”,这句话深深触动了年轻人。就这样,他开始了让自己刻骨铭心的新概念之旅。从此,无论是坐着还是躺着,走路还是坐车,他始终怀揣一本《新概念》,随时诵读。日复一日,书中的句子也化作清澈的思想在他的心中汩汩地流淌。后来,他去应聘老师,现场将10篇新概念文章背诵得荡气回肠,在最短的时间内征服了考官。最终成为一名非常有人气的英语名师。

我们周围也有很多因为读透一本书而成功的学者——

北京师范大学的于丹教授,因为读懂读透了《论语》,并在《百家讲台》上讲授《<论语>心得》而名扬天下;

厦门大学的易中天教授,潜心研究《三国演义》20余年,写成的畅销书《品三国》卖出了200万册,创造了出版界的神话;

还有刘心武,一门心思地在《红楼梦》的世界里畅游多年,成为声名卓著的红学学者……

世界上的伟人毕竟很少,凡夫俗子是正常的绝大多数,虽然我也喜欢读书、藏书,但因为健忘,因为不加选择,所以也是毫无建树。再看看周围的很多人,都没有明白“只读一本”的道理。他们学英语的时候,今天学《新概念》明天学《走遍美国》,这个月读《疯狂英语》下个月又读《逆向英语》,每本书都只是“略懂”了一点皮毛,但都没有读到“精透”的程度。时间浪费了很多,语言能力没有任何提高。

那么又如何才能读透一本书?

裴松之在注《三国志》时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意思是读书读得多了,书中之义就自然出现。朱熹在《训学斋记》中说:“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这句话告诉我们读书要专心,不能狼吞虎咽,要慢慢品,细细读。

著名数学家苏步青主张读书要精读。他读书时,第一遍一般先读个大概,第二遍、第三遍逐步加深理解。他最喜欢《聊斋》,不知反复读了多少遍。他读数学书也是这样的,总是边读边想,边想边做。他认为,读书不必太多,要读的精,要读到你知道这本书的优点、缺点和错误了,这才算读好。

可见,“读透”就是要多读、读熟、精读。

有一句话叫做“性痴者志凝”,我把这句话改写一下,送给大家——“性痴者志凝,志凝者事成!”

以上观点,纯属一家之谈,听之笑之,不必记于心上。

读透一本书(转)

标签:

原文地址:http://www.cnblogs.com/haore147/p/4219967.html

(0)
(0)
   
举报
评论 一句话评论(0
登录后才能评论!
© 2014 mamicode.com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gaon5@hotmail.com
迷上了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