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製程工程師】,首先得瞭解何謂「製程」?從字面上解釋,製程就是「製造程序」,也可以說是產品製造的過程或是步驟,英文說 【process】 。
所以呢?一般定義之【製程工程師】的主要工作有:制定產品製造及裝配方法,有的還得兼設計治、工具,或是估計生產產能、生產時間及人力需求,以達到最佳的製造方式,並提高產品的安全水準,遇到生產不順時,還得處理產品異常並設法預防其再發,以維護產品的品質水準,並訂定安全規則,檢測及預防工業意外的發生。
哇!看起來【製程工程師】的角色真的是身負重任啊!說了那麼多,其實我覺得製程工程師的任務只有一個:
- 在不影響產品的品質下,節省製造成本。
很簡單吧!不過做起來可不簡單啊!
基於這個前提,最起碼要作到不增加成本,也就是說至少要維持產品當初設計的品質,比如說維持產品的良率,因為良率降低了就表示需要增加人力及材料的支出,這是不被允許的,為了維持良率,就必須要隨時注意產品的生產狀況,留意任何可能的生產【品質變異】冒出頭。個人以為【製程工程師】的日常70%以上的工作,就在尋找這些冒出頭的品質變異,並想辦法解決這些變異,使產品回到正常生產。所以一般工程師應該大部分的時間都是泡在生產線找問題,而不是坐在辦公室吹冷氣、開會。
等到產品的品質穩定了,行有餘力時,可以再研究看看如何提昇產品良率以增加產能,或是研究如何降低製造工時以解省人力及成本。這兩項都可能需要調整製程才能達到目的。
差點忘了說,想當個【製程工程師】的話,最好是讀理工科系畢業的,因為需要用到一些統計管理、實驗計畫、品管工具…等,還要看各行各業的性質,一般來說機械、電子、電機、工業設計、化工…等比較多。還有最重要的是要有一顆求知的心,因為真相只有一個。
個人給想當【製程工程師】的建議,除了要多充實自己的本科學能外,製程工程師一定要學會操作自己所管理的製程,因為你是製程的制定者,而且你要負責教導產線作業員根據你所制定的標準動作來作業生產;還要會問『為什麼?』,為什麼這個動作要這樣作?好處是什麼?為什麼組裝的順序要這樣?換不同的順序是否會比較好?
要是有幸當上了【製程工程師】,當你還是菜鳥工程師時,不要怕被產線的作業員使喚,因為你要向她們學習如何組裝?如何更快的生產?當你學會了之後,你要想想為什麼她們的動作跟會跟 SOP(標準作業程序)上的動作不一樣?當你有新的工序構想時,也必須透過作業員的幫忙驗證效果,通常產線都有義務幫忙工程師作實驗、及收集數據,這時你就反過頭來使喚作業員囉!不要有使喚別人的心態啦!最好是魚幫水、水幫魚啦!
好像還沒談到【產品工程師】耶!就我的認知,產品工程師也是製程工程師的一種。一個產品的生產通常會分成好幾個不同的製程,比如說積體電路封裝會分打線(wire bond)、封膠(molding)、電鍍(plating)、打印(marking)、切腳成型(forming)、…等。一個製程工程師通通常只會負責其中的一個產品製程,例如打線(wire bond),其他的製程則由別的工程師負責。而產品工程師通常負責一個產品的全部製程,比如說積體電路封裝就從打線(wire bond)到切腳成型(forming)全部負責,但產品工程師一般只會負責某幾個類型的產品而已,比如說只負責SOIC或只負責BGA類型的 IC。
不論是製程工程師或是產品工程師,其任務都是一樣的,有些公司只會有產品工程師,而有些則只會有製程工程師,有些公司也可能兩者都有,…
好像還有一些沒講到,有機會再寫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