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2014年,同事(尤其是程序与测试同事)在我身上用得最多的词,莫过于“纠结”。
我在工程中太追求完美主义和精益求精。即便是实现一个小功能,我也会为一些问题纠结很久——变量和函数名字怎么取?代码如何组织更有条理更易理解?用例中有哪些临界或异常情况需要处理?哪些逻辑点容易出bug?代码是否需要照顾运行效率?如果需要,是倾向于省CPU、内存、显存,还是DrawCall?逻辑里有哪些可能要抽出来的通用部分?总之,容不得一点疏忽与瑕疵的存在。
另外,我在面对知识、面对bug的时候,太喜欢钻研,一般不将原理搞得清清楚楚不会罢休。当出于工作需要而了解一项没接触过的技术时,我常会从很基础的地方开始学起(比如在Wikipedia上看概念),用同事的话说“买个菜还要从1+1学起”;并且有时即便知道其中某些知识点与当前任务毫无关系,我也会忍不住花时间去钻研它——虽然现在这个习惯已经没有读书时那样严重。
我把同事说的这种“纠结”看做是自己特有的工匠精神,可能叫技术宅精神也行——精雕细琢,注重品质,钻研技术。
工匠精神的背后是理想主义,因此优缺点并存。对于现在的我来讲,到底还是要更在意它的缺点。从刚进项目起,主程就不止一次教育过我:不要为看不见的需求做设计。与我长时间合作的策划都会觉得我做事情“太稳”,老是不见出东西心里恐怕或多或少都会有些着急。做跨服的时候,因为沉迷于玩技术有点过头,还被敲打了一下。以前和师兄一起写软件的时候,师兄也说过我因为很注重质量,对一件事情没把握的时候不会下手,所以进度就成了问题。
其实我一直在反省自己这个问题。平常闲暇的时候玩技术,自己想怎么玩就怎么玩,想怎么琢磨就怎么琢磨。但真的要做起产品的话,脑子里还是总要有一根性价比的弦。当你想将质量从90%提到99%,要考虑为了这9%所花费的代价,到底值不值。其实性价比的决策并不是只有管理者才需要做,每个人的日常工作中,时时刻刻都会有这种决策。其实相比起工匠精神的自我与偏执,性价比反而是更务实、更通盘、更长远的考虑。
君不见二战德国的虎式坦克,其优越的性能远超其他国家的坦克;但昂贵的生产与维护成本终究成了德国军队的沉重负担。
所以说,好的技术不等于好的制造,好的制造不等于好的产品,好的产品不等于好的体验(后两句摘自《工匠精神毁掉一座“绿城”》)。2015年,希望自己的工匠精神能适度。
标签:
原文地址:http://blog.csdn.net/zzxiang1985/article/details/42805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