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地球和月球之间的潮汐力有效的使月球的自转减缓,使得月球总是以同一面朝向着地球。月球的另一面,从地球上始终不能完全看见,因此被称为月球背面。月球背面的第一张影像是前苏联的月球3号太空船在1959年拍摄的,而人类直到1968年的阿波罗8号任务环绕月球时,才直接用眼睛看见月球背面。背面的地形是一大堆起伏不平的撞击坑,和相对较少的月海。它包含太阳系第二大的撞击坑,南极的南极-艾特肯盆地。
月球,俗称月亮,古称太阴,是环绕地球运行的一颗卫星。它是地球唯一的一颗天然卫星,也是离地球最近的天体(与地球之间的平均距离是38.4万千米)。月球的年龄大约有46亿年。月球与地球一样有壳、幔、核等分层结构。最外层的月壳平均厚度约为60-65公里。月壳下面到1000公里深度是月幔,它占了月球的大部分体积。月幔下面是月核,月核的温度约为1000度,很可能是熔融状态的。
月球直径约3474.8公里,大约是地球的1/4、太阳的1/400,月球到地球的距离相当于地球到太阳的距离的1/400,所以从地球上看去月亮和太阳一样大。月球的体积大概有地球的1/49,质量约7350亿亿吨,差不多相当于地球质量的1/81左右,月球表面的重力约是地球重力的1/6。
直到1950年代晚期,我们对月球被背面认识依然很少。月球的天秤动让我们得以惊鸿一瞥的看到很有限的月球背面的边缘地带。但是这些地形都以低角度出现,阻碍了有效的观测(这样的观测很难确认一个环型山的范围)。背面仍有82%的表面是在未知的状况下,并且其特性完全未被探测过。
经由天秤动可以看见月球背面特征的一个例子是东方海,这是一个突出的撞击盆地,几乎跨越1,000千米(600英里),但直至1906年这个地形才被德国天文学家Julius Franz给予命名。这个盆地的本质直到1960年代将整体的形状投影到一个球体上时才被现。它是在1967年才被月球轨道器4号拍摄到完整的细节。
在1959年10月7日,前苏联的太空船月球3号传回月球背面的第一张照片,东方海是解析出的18个地形特征之一,涵盖到三分之一从地球看不到的部分。影像经过分析之后,苏联科学院在1960年11月6出版了第一份的月球背面地图,它包含了500个可分辨的景观特征目录。一年之后,前苏联以月球3号为基础,制做了第一个月球仪(比例为1:13 600 000),包含了从地球上无法看见的月球背面特征。在1965年7月20日,另一艘前苏联太空船探测器3号传送回25张画质非常好的月球背面照片,有比月球3号高了许多的分辨率。特别是,它们显示有着长数百公里的炼状陨石坑。在1967年,在莫斯科出版了第二部份的月球背面地图。以探测器3号的资料为基础,目录中包含了4,000个新发现的月球背面地形。在同一年,由苏联发布了第一份完整的月面图(比例为1:5 000 000)和修订的完整的月球仪(比例为1:10 000 000),呈现了95%的月球表面 。
前苏联的太空船在月球背面地形的发现上做出了许多杰出的贡献,因此苏联的科学家得以挑选这些地形的名称。这引起了一些争议,国际天文联合会保留了大部分的名称不变,而且稍后并依此建立起月球背面的命名规则。
人类首度亲眼看见月球背面是在1968年的阿波罗8号任务,太空人威廉·安德斯的描述如下:“背面看起来像我在孩提时玩过一段时间的沙堆,它们全都被翻起来,没有边界,只是一些碰撞痕和坑洞。”
从此之后,从阿波罗8号和阿波罗10号一直到阿波罗17号的所有太空人都曾看过月球的背面,并且有许多月球太空船拍回照片。太空船在飞进月球背面时,和地球直接的无线电通讯会暂时中断,必须等到飞出轨道之后才能恢复通讯。在阿波罗任务时,服务舱的主引擎必须在月球背面的时候重新点火,在太空船重新出现之前,控制中心都会为此而非常紧张。
美国人于1966年11月20日发射的“月球轨道环行器”2号,在月球表面上发现了一些像金字塔的建筑物,也有点像华盛顿纪念碑。 它们的建筑角度明显运用了几何学原理。排列方式与埃及三座大金字塔顶点的排列方式完全一样。
从“阿波罗”宇航员拍摄的一些月面环形山的照片发现, 环形山上分明留有人工改造过的痕迹。例如,在戈克莱纽环形山的内部, 可以看出有一个直角,每个边长为25公里,在地面及环壁上,还有明显的整修痕迹。 更为独特的是另一座环形山,它们边缘平滑,过于完整,环内呈几何图形,有仿佛是划出来的平分线, 在圆周的几何中心部位,有墙壁及其投影。该山外侧有一倾斜的坡面,其形状有如完整的正方形,在正方形内有一个十字,把正方形等分成对称的各部分。
1968年12月25日,当“阿波罗8号”飞船载着指令长弗拉克。鲍曼及两名助手进入月球背面用肉眼探察时,曾发现飞碟降落而拍过照片。后因“保密”,长期没有透露。直至八十年代,由于疏忽才公之于众。照片是在月球背面离地表100千米处用望远镜头拍摄的。从照片上可以清楚地看出:一个巨大的飞碟正在向左下方的月面降落,飞碟的舷窗清晰可见(西方一些科学家声称, 近几年来飞碟从月球背面飞出有十多次)。在飞碟行将着陆的月面上, 有酷似起重机般高高竖起的吊臂,吊臂下矗立着一排纺锤形物体,高度一致,等距排列,类似机场跑道两旁的标志塔。 有一座长约3公里、高约1500公尺的“桥”, 有2处像旗子样的东西和一处像人物塑像似的东西,有三根巨大的平行管道通向火山口, 地面上还矗立着许多圆的或是方的形状奇特的建筑物。这一照片的公布,不仅证明月球背面确有飞碟起降基地, 而且也证实月球背面建有城市。 完全印证了瑞典科学杂志报导的苏联早在1964年发射的“月球”9号宇宙飞船就已在月球背面拍摄到“一个飞碟基地和由形状奇特的高大建筑物组成的城市”的真实可靠。一位名叫伊凡。 桑托森的苏联科学家认为:“照片中一些类似机场跑道标志塔的建筑物是引导宇宙飞船起降或将外星飞船引向月球内部的标志。”苏<<宇宙>> 杂志编辑维里斯博士说:“苏联政府之所以决定不发表这一惊人的发现, 是为了不想把自己掌握的情报让别国知道。”
据香港《文汇报》和《家庭主妇报》透露:1969年美国“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首次着陆月球时, 宇航员在月球的表面共发现了23个人类赤脚印,于是用照相机拍摄下来。在过去的27年中,美国当局对此一直保密。 直至最近,在一批飞碟研究人员的要求下才公开了这一秘密。 美国天体物理学家康姆庞对美国新闻媒体说:“显然,在月球上发现人类的赤脚印是令人吃惊的, 说明有人在美国之前已登上月球,而且不穿宇航服”。 康姆庞还说:“据登上月球的宇航员称:这些脚印无可置疑是属于人类的,而且留下的时间不久。”而常识告诉我们, 地球人是不可能赤着脚登上月球的,也不可能不靠运载工具而自行飞月球, 而美国“阿波罗”11号首次登月宇航员始终穿着宇航服和登月靴,那么留下这些脚印的只能是地球以外的“人”了。
1987年3月苏联人造卫星从月球背面发回的传真照片显示,有一架“二战”时期的美制老式轰炸机,停放在月球的陨石坑边, 机身机翼都有明显的美国空军标志,有人推测可能是外星人掳到月球上去的。 苏美两国科学家曾打算成立一个特别小组进行秘密调查,可是苏联卫星于1988年7月再次扫瞄该地时,飞机已神秘消失。
随着科学观测的深入,月亮背面怪事不断出现。第一件就是月球最长半径和最短半径都在月亮背面;第二件是月球的正面集中了所有的月瘤。所谓月瘤就是月球表面重力比较大的地方。月球上既有这种区域也有很多重力偏小区,但奇怪的是,这些异常区都在正面,背面一处都没有。月球正面与背面的这些差异是怎么形成的?自从发现月球背面秘密后,人们就开始研究这个问题。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计划利用月球引力场在其背后建立太空基地,距离地球约27.7万英里。这里将作为载人航天的基地,而且也是载人火星探险的起点, 目前位于地球近地轨道上的国际空间站轨道高度只有230英里。宇宙飞船将极大地扩大人类的活动范围,但科学家需要解决许多空间环境问题,比如保护宇航员免 受宇宙辐射的危害以及如何在30万英里左右的空间轨道上进行补给等。
因为月球背面受到遮蔽而接收不到来自地球的无线电传输,有些天文学家认为是建立无线电望远镜的良好场所。 利用自然的的地形建立一个如同波多黎各的阿雷西博 般的小的、碗形固定不动的望远镜。口径更大的望远镜,直径达到100-千米 (62-英里)的望远镜计划建造在接近月球背面中心的代达罗斯坑。
并且高的山脊可以有效的阻绝来自轨道上卫星的噪声。另一个潜在的无线电望远镜候选场地是沙哈坑。在月球背面布署无线电望远镜之前,有几个问题必须克服。月球的微尘会污染设备、车类和宇航服。使用在无线电望远镜上的导电材料必须要仔细的遮蔽以防止受到太阳闪焰的影响。最后,望远镜所在的地区必须要受到保护,以防止被其他的无线电源污染。
地月系统的L2拉格朗日点在月球背面上方大约62,800 km (39,000 mi),也已经被建议做为未来的一个无线电望远镜设置的点,在该处会以拉格朗日点的利萨茹轨道来设置。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由一个月球的研究任务,将送一艘能将样品送回的登陆艇前往南极-艾托肯盆地,这是一个巨大的撞击事件形成的直径长达2,400千米(1,491英里)坑洞。这次撞击的大小已经深入月球的表面,从这个地点携带回的样本可以获得关于月球内部的资讯。
因为侵袭月球正面的太阳风受到地球的遮蔽,估计月球背面的月海会有月球表面最高的氦-3浓度。相对而言,这种同位素在地球上非常罕见,但是在核融合的反应堆中是很好的燃料。这种物质的存在给了主张在月球建立基地的支持者一个很好的理由。
李卫东 著,重庆出版社出版。
一部破解外星人踪迹真相的惊世之作!相信外星人存在必读经典!本书专为广大UFO迷及天文爱好者打造。作者实力雄厚,知识极为广博,通过对神话、甲骨文、远古遗迹的考察研究,大胆提出月球背面就有外星人的推测,全书精彩纷呈,屡屡点出隐藏在我们常识中习以为常的秘密,被誉为“本世纪最天才的天文猜想”。
标签:
原文地址:http://www.cnblogs.com/key-ok/p/42613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