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国运兴衰, 系于教育; 职业教育, 系于应用职业教育以培养介于学科研究型和直接操作型之间的中间技术型人才为基本目标, 是我国现阶段国民教育序列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中第 (十四) 条明确指出: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 促进就业、 改善民生问题的重要途径."在现阶段社会对人才素质需求不断提升的情况下,通过高等职业教育中的课程学习和实践, 培养学生观察、 实践、 合作的能力, 是素质教育的要求, 也是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更是学生今后能够不断发展、 不断提升的最根本需要.生物作为一门自然科学, 从小学阶段的 《自然》 课就开始走进我们的学习和生活. 这一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 在高等职业教育学习阶段,通过在教学和实验中开展针对性的课程导向, 培养学生的研究型思维进一步提升其实践能力, 从而达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作为一名高等职业院校的生物教学实验员谈谈自己的几点想法.
一、 从应用型出发, 开展课程导向
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高等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为根本任务, 培养的毕业生素质高并以适应社会为目标, 具有较宽的理论基础知识和较强的技术应用能力. 这就要求我们在生物课程的教学实践中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方向出发开展课程导向, 以提升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为目标从而设计教学方案, 帮助学生能力、 知识、 素质全方位得到提升. 理论课以必须、 够用、 实用为目标, 专业课以针对性、 实用性为基本原则, 从而构建符合高职教育和社会需求的课程结构体系. 教学模块分为学、 用、 创新三个模块, 将理论学习、 应用实践、 创新探究作为三大主要模块来开展教学过程. 其中理论学习以课堂讲授为主, 应用实践以实验室操作和校外实习为主,从而有效促进学生懂理论并能有效应用于工作和生活之中. 例如, 在学习 "食品微生物" 学的相关知识时, 在学校实验室内学习食品中菌落总数、 大肠菌群卫生细菌的检验方法和技术; 霉菌和酵母菌以及致病菌的检验方法和技术. 在有了一定的了解后, 将实验教学与工种鉴定培训结合起来, 引导学生在上食品微生物课的实验课时, 能够进行工种考试培训, 并且可以参与企业的生产实习, 从而提升就业能力.以 "实用" 为目标开展课程导向, 使得高等职业教育的方向和目标更为显着. 教师要注重对学生思考能力、 分析问题能力、 探究问题能力的培养.
社会和科学技术在不断高速发展变化, 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过程中, 高职生物专业的学生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 就需要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 并通过思考和探究, 得出问题的解答. 高职专科生物实验教学, 重要的是对学生适应能力、 创新能力、 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在进行实验教学过程中, 也可以将基础性实验、 分析实验进一步深化为探究性实验、设计性实验或者综合性实验, 从而使得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学习到更多的知识, 并且每个实验环节能够环环相扣, 体验出实验成果的喜悦, 从而也能够提升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二、 提升观察能力, 培养研究型思维
观察是生物实验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较强的观察能力更是实验成功与否的关键. 观察对于实验科学来说, 考核了学生的耐心、 技能以及思想, 也培养了学生应用实践能力和研究型思维. 在进行生物实验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该多采取提问式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思考和观察. 在进行实验时,教师应该善于让学生从实验中去寻找问题的答案,提升学生观察能力, 并引导学生提升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升观察能力, 要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 我国当前的教育实践对生物课不够重视, 导致一些同学在初中开始就认为生物课是副课, 可学可不学, 来了高职院校以后仍然轻视生物课的学习, 对观察生物缺乏兴趣. 针对这种情况, 教师需要在课程的绪论中下大力气, 帮助学生回顾小学、 初中、 高中自然科学就接触到的大量生物学常识, 以及生物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频繁使用, 力求让学生明白生物科学的重要性以及生物科学的广阔前景. 例如与我们密切相关的食品安全等问题.
提升观察能力, 要明确观察的目标和目的. 明确观察的目标和目的也是生物实验中的实训目标,明确了目标, 才能避免顾此失彼, 保证取得有效成果, 才能在观察过程中把有限的注意力集中到事物的最主要方面, 抓住目标实物的本质特征. 例如在教学计划中有一项观察黑藻叶绿体的流动及细胞结构的实验. 在教学过程中, 学生的积极性都很高,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但很多同学却因为只是觉得好玩而忽视了观察的目的, 实验结束后都无法完成规定的实验报告. 在此后的实验中, 我们每次都提前在黑板上写出需要观察的项目, 比如细胞、 叶绿体的形态结构、 颜色以及相关细胞质的特征、 运动情况和它们为什么是这样等, 并且在实验过程中再多多提醒, 让学生有目的的去观察, 后来就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实践证明, 只要要求明确, 目的清楚,实验和观察才能事半功倍.
提升观察能力, 要注重观察的条理性和使用对比的方法. 观察是一项非常细致的脑力活动, 既需要一双火眼金睛, 又需要一颗敏锐的心, 更需要在观察的过程中具有条理性. 随便散漫的态度无法真正完成一个观察项目的. 有条理的观察才可以保证输入大脑的信息是有系统、 有条理的, 而这样的信息, 也才更便于智力活动对它加工编码, 从而提高观察的速度与正确性. 对于生物形态结构的观察,可以由外到内或是由内到外, 也可以由整体到局部或是由局部到整体, 还可以由宏观到微观或是由微观到宏观. 比较的方法属于辩证认识的范畴. 在生物课的教学中,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一个对象及和它有关或相似的各种对象进行比较, 找出它们之间的异同, 帮助学生观察目标对象的主要特征, 同时回顾相似相关的其他对象的特征, 在学习新知识的基础上巩固旧知识. 有些学生在观察过程中, 只求表面, 不识本质, 不会把观察到的现象与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 也不会对观察结果进行去粗取精的独立思考. 因此, 教师要善于因势利导, 提出一些具体的启发性的问题, 编好顺序, 使学生思维步步深入, 找出事物的本质.提升观察能力, 要热爱大自然、 面向大自然.
与学生一起到大自然中去探索, 让他们亲眼观察这千姿百态的大自然, 这样不但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而且有助于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理解和巩固. 由于条件所限, 我们能够让学生在教室里观察到的, 毕竟只是生物体的某一部分或是发育的某一阶段, 对生物体的整体及其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就很难有直观了解. 而如果能够适时利用大自然这个大课堂, 就会使教室里枯燥的理论变得生动起来, 零散的知识也更容易被组装起来形成系统. 更重要的是, 这也是一条很容易实现的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
在提升观察能力, 培养研究型思维的过程中,除了常规教学实验方法之外, 还可以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在继承的基础上开展多元化的教学实验活动. 结合多媒体技术, 建立网络精品课程、 互动平台, 从而拓展学生学习机会和范围, 并充分利用网络课程以及网络的丰富资源, 让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 另外, 校内实验室无法亲自动手操作完成的教学实验活动也可通过投影、 PPT 课件、 视频等多媒体教学手段开展实验观察和分析. 通过各式各样的教学, 开拓学生眼界, 让学生了解到更多丰富的大自然知识, 从而逐渐成长.
三、 加强实践能力, 注重团队合作
不管将来学生处于什么岗位、 做什么工作, 实践能力都是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种能力. 加强实践能力就离不开团队合作. 教师通过教学实验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培养, 不仅能够使实验课程顺利的开展, 更能加强学生间的团队合作. 在实验课程之前, 根据实验课程目标, 教师可以采取问题式引导、 假设式引导、 激励式引导等方法, 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 要求学生提前以实验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材料收集, 并制作标本、 栽培植物. 在实验过程中, 教师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学生观察实验物的变化和不同, 找出书本上对应的相关知识, 分别叙述它们的功能, 实时做下记录. 并以实验小组为单位进行总结和讨论. 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实践, 不仅提高了动手的实践能力并从书本和实验中找寻真知, 而且通过实验小组开展实验更加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合作. 在合作的过程中优势互补, 相互促进、 相互提升, 并最终加强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由于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动手能力、 合作能力要求比较高, 所以应该多组织学生参与户外的观察和动手分析活动, 将课堂知识与自然知识结合起来,让学生从生活中领悟和感受. 课外训练作为教学实验中比较关键的一部分, 也是学生将理论应用于实践, 促进学生团队合作和自主探究能力提升的重要部分. 走出户外, 感受自然, 也感受生物的美好,同时, 为了更好的达到生物实验课的效果, 教师可以在课外训练过程中, 增加学生自主设计的实验项目, 有效的提升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比如, 选取一定的地点, 开展学生附近河水中微生物种类、 含量的检测; 每天的饮用水的可食用性检测; 周围附近小食品厂食品卫生的检测; 开展植物组织细胞结构观察实验等等. 这些实验可以组织学生由小组合作完成, 由选取采集地点、 采集对象到自主实验项目的开展完成, 这整个过程, 都可以训练学生的团结合作能力以及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上文分析可以得出, 基于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方案, 结合新课改的基本理念, 在高职专科生物实验教学中, 我们应该将培养学生能力作为基本目标, 开展以就业为导向的、 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的生物实验教学, 从而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基础性技术人才.
标签:
原文地址:http://blog.csdn.net/xiejl002/article/details/4352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