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面几篇博客中介绍的Apache、Ftp和iptable等网络服务,它们的日志都可以详细记录客户端的信息,例如IP地址、访问时间和内容等。而NFS在Linux的发行版中NFS服务的日志功能却很弱,例如某个远程IP地址,在什么时间访问了NFS服务器,在服务器端无法将其信息记录在日志中。但在Unix家族中的Oracle Solaris系统(被Oracle收购前称Sun OS),对NFS日志记录功能相对完善一些,例如与Kerberos V5完美集成,能够为系统提供更好的保密性。
RedHat Linux 发行版NFS服务的日志记录在/var/log/messages文件中。下面我们用cat命令查看messages 文件,内容如下:
# cat /var/log/messages |grep nfs
Dec 29 14:49:59 localhost nfs: rpc.mountdshutdown succeeded
Dec 29 14:49:59 localhost kernel: nfsd: lastserver has exited
Dec 29 14:49:59 localhost kernel: nfsd:unexporting all filesystems
Dec 29 14:49:59 localhost nfs: nfsd -2succeeded
Dec 29 14:49:59 localhost nfs: rpc.rquotadshutdown succeeded
Dec 29 14:50:09 localhost nfslock: rpc.statdshutdown succeeded
Dec 29 15:57:53 linux-1 nfslock: rpc.statd 启动 succeeded
Dec 29 15:58:08 linux-1 nfs: 启动 NFS 服务:succeeded
Dec 29 15:58:09 linux-1 nfs: rpc.rquotad 启动 succeeded
从以上日志可以简单分析出服务启动时间和状态,但缺点是不能单独输出成独立的NFS服务日志,不便于阅读和查找错误。
UNIX平台下NFS服务在虚拟化、中央存储系统、服务器集群中应用广泛,本节主要讲述Solaris平台下的NFS的日志。Solaris服务器平台配置好NFS服务后,如果不手动设置日志文件,那么日志记录方式与Linux相同,也是放在messages文件中,但Solaris下nfslogd daemon提供了非常详细的日志记录功能,启动该进程后会由NFS内核模块把NFS文件系统上的所有操作都记录到一个缓存文件。记录内容包括时间戳、客户端IP地址、请求UID、访问文件和操作类型等信息。
Nfslogd进程的功能有如下四点:
从操作记录中把原始数据转换成ASCII记录。
将IP解析成主机名。
将UID解析成登录名。
将文件句柄映射为路径名。
所以Nfslogd进程在NFS服务器中必须启动,Solaris 系统中NFS服务的日志记录在配置文件/etc/nfs/nfslog.conf中定义。下面的例子使用默认值启动NFS日志后台进程
#/usr/lib/nfs/nfslogd
1). 配置NFS日志(以下配置适合Solaris平台)
Solaris系统下用于配置NFS服务的配置文件路径为/etc/nfs/nfslog.conf,这个文件定义了nfslogd必须使用的路径、日志类型和文件名。每个定义类型都有一个<tag>标签,要配置NFS日志就要确认每个共享资源是否都创建了<tag>标签。
为了启用NFS服务,首先我们在/etc/dfs/dfstab配置文件中添加一个共享目录,见图1。
接着编辑/etc/nfs/nfslog.conf文件,添加global defaultdir=/var/nfs log=nfslog fhtable=fhtablebuffer=nfslog_workbuffer logformat=extended,这句脚本的目的是实现日志记录到单独的文件,路径是/var/nfs/目录下的nfslog文件。配置文件解释见表1。
表1 NFS配置文件参数解释
区域 | 含义 |
Default dir | 主目录的路径 |
Log | 日志文件的路径及定义的文件名 |
fhtable | File-handle-to-path数据库文件的路径名 |
Buffer | 缓存文件路径 |
Logformat=extended | 创建用户可读的日志文件extended表示更多详细内容,最基本的用basic表示 |
下面的命令可启动NFS服务:
#/etc/init.d/nfs.serverstart
#ps–ef |grep nfs \\*验证NFS服务启动是否成功
下面对相关守护进程加以解释:
(1)statd 与lockd为lock manager提供崩溃恢复功能。
(2)nfsd 控制客户端的文件系统请求。为那些已经成功地挂载了本地共享资源的客户机提供资源读写服务。
(3)mountd处理远程系统发来的挂载请求,提供访问控制。收到客户机的mount请求时,它检查/etc/dfs/sharetab文件以确定该资源是否被共享,以及客户机是否有访问权限。
(4)lockd 在NFS文件上记录加锁操作。
(5)nfslogd 操作日志。它的行为由/etc/default/nfslogd定义。
注意:以上是在服务器端的进程,在客户端有statd和lockd这两个进程。
当启动NFS服务成功后在/var/nfs目录下产生四个文件:
fhtable.0198000500000002.dir
fhtable.0198000500000002.pag
nfslog_workbuffer_log_in_process
nfslog
图2为Solaris系统下NFS服务器产生的日志信息。
图2 Unix系统中的NFS日志
下面详细解释其中一条日志的各个字段含义:
1).访问时间,Sun Dec 30 20:45:41 2012
2).耗时,表示读取或写入文件操作所需要的大致时间,他只能精确到秒,所以在本示例中是0,意味着它花了小于1s。
3).远程访问的IP或主机名,此处为“bjtest”
4).文件容量(单位:字节),此处为“0”
5).路径名称 ,/home/cgweb/test
6).数据类型,此字段始终有个“b”,因为NFS始终是以二进制传输,b代表了数据传输类型
7).传输选项, “_”由于NFS不执行任何特殊操作。值为“_”。
8).操作指令,mkdir表示新建目录,read表示读操作
9).访问模式,此处字段为“r”。
10).用户ID,代表用户标示符,这里是60001。我们查看/etc/passwd就知道,nobody的ID是6001
11).服务类型:表示客户端访问的服务类型, nfs3-tcp表示通过TCP的NFSv3版作为nfs3-tcp的扩展日志格式。
12).认证,此项表示用户是否经过身份认证,0代表未通过验证,1代表通过身份验证。
13).验证名, * 通过验证的将显示名称,如果没有通过验证一律显示*号
在了解了NFS日志格式的含义之后,在日常工作中要注意观察访问时间、主机(或IP)、路径及执行操作这几项内容的细节变化。另外,在进行NFS服务的调试故障时,使用频率较多的还有Solaris自带的snoop命令,它可以显示NFS客户机和NFS服务器的网络通信过程,对于排错特别有效,下面举个例子。
2)举例说明:
NFS Server IP :192.168.168.0.200
客户端: 192.168.0.201
#snoop 192.168.0.200 192.168.0.201
这行命令表示抓 192.168.0.200和192.168.0.201之间的数据流。抓取的信息如图3所示。
图3 Snoop抓包
从图3中标记黑体的这条日志可以看出客户端(192.168.0.201)在NFS服务器共享中新建了名为chentest的目录。上图清晰的记录了客户端访问服务器的详细操作,这一过程也一同被记录在了nfslog日志文件中。如果在snoop后面加上“-v”参数将显示更多底层的Ethernet 帧信息。
本文出自 2014年畅销书《UNIX/Linux网络日志分析与流量监控》第一章。
本文出自 “李晨光原创技术博客” 博客,谢绝转载!
原文地址:http://chenguang.blog.51cto.com/350944/1612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