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一、用戶研究的方法
1、用戶研究的目的
用戶研究可幫助企業了解用戶、定義自己的目標用戶群分布情況;明確目標用戶需求,並使其為產品設計提供客觀依據與導向;使得通過研究後設計的產品能更好的讓用戶使用,在提高用戶體驗的同時,加強用戶對產品的粘性與滿意度。
2、用戶研究的流程/方法
(1)前期用戶調查(通過調研或訪談確定目標用戶範圍,並給出目標用戶特徵)
當我們做一個產品用戶分析前,我們可通過調研方式找到我們的目標用戶範圍,例如,我們的目標用戶是20-30歲之間、年收入在1500-2000元以內,男性居多的男學生和白領。這個用戶範圍可通過調研並根據統計學原理抽取一定數量的樣本來獲得。如果有經費的話,可以讓調研公司來做;如果沒有足夠經費,可以通過產品自身的搜索功能以及產品經理自身的經驗總結出目標用的範圍以及特徵。
(2)情景實驗(通過設計特定任務,定性的得出細分用戶)
(3)問卷調查(設計調查問卷得出細分用戶對於產品功能方面的定量的需求強度,以及潛在需求的定量強度)
「情景實驗」和「問卷調查」,目的是對「前期用戶調查」環節得出的目標用戶範圍進行分類,同時得到不同類型的用戶對產品功能需求強度,和對潛在需求的需求強度。由於有問卷的出現,使得(2)(3)環節得出的結論一定是定量的。從經驗上來看,憑藉「問卷調查」的結果可以歸納出用戶類型,並通過對同一問題的有相同答案的用戶數進行統計得出用戶對某一現有或潛在的需求強度。「情景實驗」的結果往往是讓產品設計者了解到用戶的使用行為,有利於對現有產品設計進行改進。
(4)數據分析
數據分析,顧名思義,那就是對調查得出的定性、定量調研數據進行分析。調研公司一般會採用SPSS工具進行分析,對於SPSS這個分析工具我不熟悉,所以就不瞎講了。反正就是把數據導入SPSS軟體,然後選擇一套適合的數據分析模型,就可以輸出分析結果。曾經我們做過一次調研,包含定性和定量的,價格不便宜,一共30W。
(5)建立用戶模型
建立用戶模型就是通過上述4各環節的結果給出我們目前的用戶類型有哪些?他們的特徵分別是什麼樣的?每一類型用戶對於現有需求和潛在需求的需求強度是什麼樣子的?
產品經理一定要對自己產品的用戶有很深入的了解,應該知道用戶範圍、類型、特徵、使用行為、需求強度等。
二、用戶研究如何進行/何時進行
我一直在思考,是否是所有類型的產品都適合做用戶研究?在產品PCL發展的哪個階段適合做產品研究?
個人理解,對於一個發展成熟期的產品在經費允許的條件下一定要做用戶研究,成熟期階段用戶就會產生分類,適時的做用戶研究有助於及時發現用戶行為變化趨勢、新的市場機會、盈利新模式等。對於導入/成長期的產品不必在用戶研究上面投入太多的經歷,產品初期還是以吸用戶為主。舉個例子,55bbs在產品形式上很簡單,就是一個discuz論壇,裡面有很多針對女性很有吸引力的打折信息,女人和女人針對服飾時尚在罈子里聊的樂開花,為論壇創造了很多的流量和廣告商業價值。慢慢的,隨著論壇的壯大以及原有用戶的成長,論壇由原來的打折信息定位擴大為生活信息定位,裡面不僅有打折板塊、還有談婚論嫁、旅遊、美食。其實用戶研究不是刻意的,當業務發展到一定階段,論壇創始人通過帖子和站內信等方式與用戶的交流就知道其需求變化了。可見用戶研究是一個理念,而不是唯一的方法。
類似的例子還有湖南衛視的《我們約會吧》欄目,他們現在也遇到了競爭,像深圳衛視也推出了類似的交友節目,形式類似。所以建議湖南衛視進行用戶研究,呵呵。我建議湖南衛視《我們約會吧》欄目導演對參與者進行分類,即20-28歲年齡段的為一版,28-35歲年齡段的為一版。我發現好幾次都是參與的女嘉賓30多歲,但來到《我們約會吧》欄目的男嘉賓都是25歲以下的。要注意80後的剩男剩女群體。
三、如何使用產品研究結果
當我們做了用戶研究之後,發現由於我們的用戶基數龐大,使得每一類型的用戶數都很可觀,同時我們的資源卻是有限的。那麼我們將如何分配我們的資源來支持業務發展,同時通過什麼方法來取得業務發展與成本之間的平衡呢?我借用了「麥肯錫市場吸引力模型」來解決這個問題。
通過數據統計得出,不同類型的典型目標用戶對產品的貢獻價值比例,其行為特徵或需求是什麼,我們的服務能力是否可以滿足其需要,針對以上4項給出得分,依據重要度來滿足其需求。
理想永遠是理想,在現實的情況下,老闆一般會要求所有的工作都要做,有的時候還會遇到不重要的事情要先做,要很快完成。所以說理論在現實情況下的可執行性是打折扣的,但這並不表明用戶研究和工具模型是沒有用處的。這些方法和工具將指導我們更有效的,更有條理地安排和完成對用戶的研究分析工作。
FineReport報表免費下載——零編碼做報表、多維圖表、多源填報、許可權管理,完美兼容excel。官網:http://www.finereport.com/tw/
标签:
原文地址:http://www.cnblogs.com/reportingtool/p/43031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