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迷,mamicode.com
首页 > 其他好文 > 详细

Bluetooth LE(低功耗蓝牙) - 第一部分

时间:2015-02-27 21:26:02      阅读:181      评论:0      收藏:0      [点我收藏+]

标签:

前言

     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谷歌刚刚发布了Android Wear ,摩托罗拉也发布了 Moto 360 智能手表。Android Wear的API还是相当基本的,是很好的文档材料,而且还会不断的更新,所以我不打算写一个关于他们的教程(至少现在还没有)。有趣的是 Moto 360 支持 Android 4.3及之后的版本。这明显是Bluetooth LE只有在Android 4.3及以后才被支持的原因,这也意味着 Moto 360 支持Bluetooth LE。Bluetooth LE 将不仅是可穿戴技术的核心技术,而且也是许多物联网设备的核心技术。在这个系列博客中我们将了解 Bluetooth LE 在 Android 上的使用。

技术分享

 Bluetooth 与 Bluetooth LE简介

 蓝牙自20世纪90年中后期就已经出现,并已成为短距离设备的对等网络的标准。一个缺点是它需要消耗一点电量,这在移动设备上是一 个问题,而且在电池更小的可穿戴设备中需要消耗更多电。另一个缺点是两个蓝牙设备必须配对才可以相互通信。虽然配对过程只需要执行一次,但对用户来说这是一个痛苦的经历。

 Bluetooth Low Energy(低功耗蓝牙),缩写为Bluetooth LE,或BLE,作为蓝牙4.0 (有时称为蓝牙智能)规范的一部分,并针对上述的这些具体问题而被引入。就提高电池寿命而言,许多制造商声称一些传感器能维持数月甚至数年的时间(我必须承认我有点怀疑制造商的估计一般是基于最好的情况下,而不涉及实际的使用情况)。正如前面已经提到的,谷歌在Android 4.3(API 18)中加入了对BLE的支持。

Bluetooth 与 Bluetooth LE 的区别

      对于那些已经熟悉蓝牙开发的童鞋来说,BLE提供了一个诸如学习曲线的玩意,因为它是一个非常不同的野兽(译者注:这句不知道该怎么翻译啦,求各位帮忙看看, 原文是: BLE presents something of a learning curve because it is a rather different beast ),所以让我们大致地看下他们的主要区别。

     第一个主要区别是在配对过程。传统的蓝牙开发,配对两个设配主要是用户的任务,但使用BLE,配对的任务更多的在于开发商。这是一件好事,因为从用户的角度来说整个配对过程变得更直接了当。

     另一个主要的区别是通信本身。传统的蓝牙开发通信方式有许多选择,从根本上说都是基于和标准的Sockets非常相似的Sockets架构。本质上我们的数据通过Sockets传递,并且它是两个设备知道数据流格式的一种实例。BLE则采用不同的方法,它以属性为中心进行数据通信。在两个设备之间共享的属性本质上是一个原子数据(整数或字符串)。属性可用于表示数据或控制传感器的行为。例如,在一个心率监测仪中一个属性可能包含了当前的心率值(数据)以及另一个可能包含心率值更新频率的设置(行为)。

关于本系列文章

     在进一步了解之前,我们有必要定义一些角色。通常我们将传感器(心率监视器,温度传感器,等)连接到一个主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在我们的例子中,主机从一个属性中读数据的同时可以通过写入一个新值到另一个属性中以控制传感器的行为。其实控制传感器行为的情况会更多一点,因为主机也可以注册监听一个属性的改变,这个我们将在适当的时候再去讨论。

     在本系列的文章中我将使用的设备是  Texas Instruments SensorTag   它是一个具有BLE功能的多传感器开发套件。价格很便宜,在£20(25美元)之内。同时还有环境温度,红外温度,相对湿度,气压计,磁力计,加速度计,陀螺仪和手动开关等设备–所有这些都可以通过BLE访问。在这个系列博客中我们将开发一个应用程序,显示从SensorTag中获得的环境温度和湿度值。

     非常抱歉在这篇文章中没有代码,因为我觉得在深究BLE之前了解一点背景知识很重要。不过在下一篇文章肯定会给出一些代码 -- 我保证!

 

Bluetooth LE(低功耗蓝牙) - 第一部分

标签:

原文地址:http://www.cnblogs.com/xiaorenwu702/p/4304378.html

(0)
(0)
   
举报
评论 一句话评论(0
登录后才能评论!
© 2014 mamicode.com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gaon5@hotmail.com
迷上了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