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迷,mamicode.com
首页 > 其他好文 > 详细

读《如何阅读一本书》笔记

时间:2015-03-06 23:26:02      阅读:204      评论:0      收藏:0      [点我收藏+]

标签:

读《如何阅读一本书》笔记
2015-2-13 20:55 
 - 阅读需要主动,主动意味着有探索力,有求知欲,主动的重要推动力是兴趣。
 - 基础阅读(elementary reading):识字,知道一句话的表面意思。
 - 检视阅读( inspectional reading ):在一定时间内,有重点地阅读,得到这本书如何架构,讲了什么等问题的答案。
 - 分析阅读(analytical reading):在无限的时间里仔细品味,分析全文。 弗兰西斯·培根曾经说过:“有些书可以浅尝即止,有些书是要生吞活剥,只有少数的书是要咀嚼与消化的。”分析阅读就是要咀嚼与消化一本书。
 - 主题阅读( syntopical reading): 也称比较阅读(comparative reading),就是大量阅读同一个主题,领域内的书,从不同的书籍之间吸取不同的观点。得到一个尽可能完整的知识架构。
 - 检视阅读,也就是 “略读”(skim)整本书,或是有人说成是粗读(pre-read)一样。略读或粗读是检视阅读的第一个子层次。你脑中的目标是要发现这本书值不值得多花时间仔细阅读。其次,就算你决定了不再多花时间仔细阅读这本书,略读也能告诉你许多跟这本书有关的事。
 - 略读的第一步,看书名,副标题,序,等,归结此书的类别,在这个类别中有的其他书。第二步, 研究目录页,对这本书的基本架构做概括性的理解。第三步, 如果书中附有索引,也要检阅一下。 快速评估一下这本书涵盖了哪些议题的范围,以及所提到的书籍种类与作者等等。如果你发现列举出来的哪一条词汇很重要,至少要看一下引用到这个词目的某几页内文。对自认为的关键词汇做出重点关注,因为这些议题可能代表着作者的观点和态度。第四步就是根据关键词或看几个段落或看几页,这样跳读。这样阅读既节省了更多时间,又高兴自己掌握了更多重点,然后轻松地发现原来阅读是比想像中还更要简单的一件事。
 - 头一次面对一本难读的书的时候,从头到尾先读完一遍,碰到不懂的地方不要停下来查询或思索。
 - 知道你读这本书的时候需要从中得到什么,你就可以在不同阅读速度之间切换,从而有效节约时间。 每一本书,不论是多么难读的书,在无关紧要的间隙部分就可以读快一点。而一本好书,总会包含一些比较困难,应该慢慢阅读的内容。
 - 速读的问题就出在理解力上。
 - 没有经过分析阅读,你就没法理解一本书。分析阅读,是想要理解(或了解)一本书的基本要件。
 - 主动阅读的核心: 你在阅读时要提出问题来—在阅读的过程中,你自己必须尝试去回答的问题。
 - 阅读的艺术就是要以适当的顺序提出适当的问题。关于一本书,你一定要提出四个主要的问题。
(1)整体来说,这本书到底在谈些什么?你一定要想办法找出这本书的主题,作者如何依次发展这个主题,如何逐步从核心主题分解出从属的关键议题来。
(2)作者细部说了什么,怎么说的?你一定要想办法找出主要的想法、声明与论点。这些组合成作者想要传达的特殊讯息。
(3)这本书说得有道理吗?是全部有道理,还是部分有道理?除非你能回答前两个问题,否则你没法回答这个问题。在你判断这本书是否有道理之前,你必须先了解整本书在说些什么才行。然而,等你了解了一本书,如果你又读得很认真的话,你会觉得有责任为这本书做个自己的判断。光是知道作者的想法是不够的。
(4)这本书跟你有什么关系?如果这本书给了你一些资讯,你一定要问问这些资讯有什么意义。为什么这位作者会认为知道这件事很重要?你真的有必要去了解吗?如果这本书不只提供了资讯,还启发了你,就更有必要找出其他相关的、更深的含意或建议,以获得更多的启示。
可以在写一本书的书评时,对这四个问题做出回答,这也既是我们为什么要读这本书,他的价值在哪。
 - 为什么对阅读来说,在书上做笔记是不可或缺的事?第一,那会让你保持清醒—不只是不昏睡,还是非常清醒。其次,阅读,如果是主动的,就是一种思考,而思考倾向于用语言表达出来—不管是用讲的还是写的。一个人如果说他知道他在想些什么,却说不出来,通常是他其实并不知道自己在想些什么。第三,将你的感想写下来,能帮助你记住作者的思想。
 - 你读完一本书,在最后的空白页写下个人的索引后,再翻回前面的空白页,试着将全书的大纲写出来,用不着一页一页或一个重点一个重点地写(你已经在书后 的空白页做过这件事了),试着将全书的整体架构写出来,列出基本的大纲与前后篇章秩序。这个大纲是在测量你是否了解了全书,这跟藏书印章不同,却能表现出你在智力上对这本书的所有权。
 - 你用检视阅读来读一本书时,可能没有太多时间来做笔记。检视阅读,就像我们前面所说过的,所花的时间永远有限。虽然如此,你在这个层次阅读时,还是会提出一些重要的问题,而且最好是在你记忆犹新时,将答案也记下来—只是有时候不见得能做得到。
在检视阅读中,要回答的问题是:第一,这是什么样的一本书?第二,整本书在谈的是什么?第三,作者是借着怎样的 整体架构,来发展他的观点或陈述他对这个主题的理解?你应该做一下笔记,把这些问题的答案写下来。尤其如果你知道终有一天,或许是几天或几个月之后,你会重新拿起这本书做分析阅读时,就更该将问题与答案先写下来。要做这些笔记最好的地方是目录页,或是书名页,这些是我们前面所提的笔记方式中没有用到的页数。
在这里要注意的是,这些笔记主要的重点是全书的架构,而不是内容—至少不是细节。因此我们称这样的笔记为结构笔记(structuralnote-making)。
 - 分析阅读要用 概念笔记(conceptual note-making), 这些概念是作者的观点,而当你读得越深越广时,便也会出现你自己的观点了。主题阅读时也用概念笔记,但是这些概念更多更广,因为它不嗨一个人或一本书里的。
 - 辩证笔记(dialectical note making)。因为这是从好多本书中摘要出来的,而不只是一 本,因而通常需要用单独的一张纸来记载。这时,我们会再用上概念的结构—就一个单一主题,把所有相关的陈述和疑问顺序而列。
 - 所谓艺术或技巧,只属于那个能养成习惯,而且能依照规则来运作的人。 要养成习惯,除了不断地运作练习之外,别无他法。
 - 熟悉规则是练成技巧的前提。
 - 阅读就跟滑雪一样,除非你对每一个步骤都很熟练之后,你才能将所有不同的步骤连结起来,变成一个复杂却和谐的动作。你无法压缩其中不同的部分,好让不同的步骤立刻紧密连结起来。
 - 本书第五章很实用。
 -在检视阅读的时候,一定要回答那四个问题。并对此书做出分类,然后利用不同类别的规则和技巧去读。
 -  书籍主要的分类法,一种是虚构的小说类,另一种是传达知识,说明性的论说类。在论说性的书籍中,我们可以更进一步将历史从哲学中分类出来,也可以将这二者从科学与数学中区分出来。
 - 第一层分类法, ※ 实用性VS.理论性作品
实用是与某种有效的做法有关,不管是立即或长程的功效。而理论所关注的却是去明白或了解某件事。 理论性的作品是在教你这是什么,实用性的作品在教你如何去做你想要做的事,或你认为应该做的事。 要让知识变成实用,就要有操作的规则。我们一定要超越“知道这是怎么回事”,进而明白“如果我们想做些什么,应该怎么利用它”。概括来说,这也就是知与行的区别。
 - 质疑某件事的有效性是理论,而质疑任何事的目的,却是实用。
 - 历史就是在处理一些发生在特定时间,特定地点的真实事件。
 - 科学没有时间限制,讲的是所有或大多数事物发生的通理。
 - 哲学可以看作是科学之上的抽象,追求更一般的真理。
 - 如果一本理论的书所强调的内容,超乎你日常、例行、正常生活的经验,那就是科学的书。否则就是一本哲学的书。因为 科学家是以实验为基础,或仰赖精确的观察研究,而哲学家只是坐在摇椅上的思考者。他们都是观察与思考才得到结论,但他们证明结论的例证有别: 科学家会从他特殊经验的结果作举证,哲学家却会以人类的共通性作例证。
 - 分析阅读的第二个规则是:使用一个单一的句子,或最多几句话(一小段文字)来叙述整本书的内容。 如果你要说的话太多,表示你还没有将整体的内容看清楚,而只是看到了多样的内容。并且记住,感觉理解了不一定是真的,能说出来或写出来才算。
 - 第三个规则可以说成是:将书中重要篇章列举出来,说明它们如何按照顺序组成一个整体的架构。
 - 用一句话概括故事或书籍的框架,以此作为练习,《三体 》讲的就是人类文明乃至宇宙文明毁灭又可能重获新生的故事。其中以人类发现三体文明,对抗三体文明侵略,最终同归于尽为线索,思考了当前社会乃至宇宙中众多文明的问题。《鬼谷子的局》是一本历史小说,讲的是战国七雄之间纷争,鬼谷子的四个弟子各显神通使天下相安,最后以秦一统六国结束的斗智斗勇,精心动魄的故事。
 - 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一开始,作者就写了一篇“本书计划”的声明来帮助读者。但这篇文章有好几页长。整体来说可以缩简为以下的篇幅:本书在探讨国家财富的资源。任何一个封劳力分工为主的经济体制,都要考虑到薪资的给付,资本利润的回收,积欠地主的租金等关系,这些就是物品价格的基本因素。本书讨论到如何更多元化地有效运用资本,并从金钱的起源与使用,谈到累积资本及使用资本。本书借着检验不同国家在不同状况下的富裕发展,比较了不同的政经系统,讨论了自由贸易的好处。
如果一个读者能用这样的方法掌握住《国富论》的重点,并对马克思的《资本论》作同样的观察,他就很容易看出,过去两个世纪以来最有影响力的这两本书之间有什么关联了。
 - 很多规则说是规则,并不一定就要完全按照规定去严格实施,做出大概来,慢慢的,多了就会有自己的经验了,这本书也阐述了这样一个观点。
 - 干一件事情,不管是读书,还是其他,都需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也就是将复杂的一件事分成多件小而简单的事情。这也既分而治之的理念。作者的检视阅读既是从整体上把握一本书的重点与精华,算是俯视。分析阅读就是将整体的观点分开,一部分一部分,一段一段地掌握作者的观点。然后掌握这些小的观点之间的顺序与关联。然后再整体把握其思想。
 - 要求你将书中的重要部分列出纲要,并说明这些部分如何印证、发展出全书的主题,就有助于你掌握全书的重点摘要。
 - 第六章与第七章的内容是:分析阅读的第一阶段,或,找出一本书在谈些什么的四个规则:(1) 依照书本的种类与主题作分类。
(2) 用最简短的句子说出整本书在谈些什么。
(3) 按照顺序与关系,列出全书的重要部分。将全书的纲要拟出来之后,再将各个部分的纲要也一一列出。
(4)找出作者在问的问题,或作者想要解决的问题。
 - 分析阅读的第一阶段包括前面四个原则,旨在明白书的内容是关于什么;接下来第二个阶段,也有四个原则,第一个是 “找出共通的词义”。
 - 分析阅读的第二个阶段,或找出一本书到底在说什么的规则(诠释一本书的内容):(5)诠释作者使用的关键字,与作者达成共识。
(6)从最重要的句子中抓出作者的重要主旨。
(7)找出作者的论述,重新架构这些论述的前因后果,以明白作者的主张。
(8)确定作者已经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是未解决的。在未解决的问题中,确定哪些是作者认为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
 - 一个人如果不能自动自发地运用独立的判断力,他根本就不可能学习到任何东西。或许他可以受训练,却不能受教。因此,最能学习的读者,也就是最能批评的读者。这样的读者在最后终于能对一本书提出回应,对于作者所讨论的问题,会努力整理出自己的想法。
 - 如果一个作者的主旨没有理论基础,就可以看作是作者个人的意见。一个读者如果不能区别出知识的理论说明与个人观点的阐述,那他就无法从阅读中学到东西。他感兴趣的顶多只是作者个人,把这本书当作是个人传记来读而已。当然,这样的读者无所谓同意或不同意,他不是在评断这本书,而是作者本身。
 - 这三个规则在一起所说明的是批评式阅读的条件,而在这样的阅读中,读者应该能够与作者“辩论”。 第一:要求读者先完整地了解一本书,不要急着开始批评。第二:恳请读者不要争强好辩或盲目反对。第三:将知识上的不同意见看作是大体上可以解决的问题。这个规则再进一步的话,就是要求读者要为自己不同的意见找到理论基础,这样这个议题才不只是被说出来,而且会解释清楚。只有这样,才有希望解决这个问题。
 - 在拟大纲的最后阶段,就是要知道作者想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诠释一本书的最后阶段,就是要知道作者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问题尚未解决。批评一本书的最后阶段,就是要检视作者论述的完整性。这跟全书大纲,作者是否把问题说明清楚,也跟诠释一本书,衡量他多么完满地解决了问题都有关。
 - ※ 分析阅读的三阶段
现在我们已经大致完成了分析阅读的举证与讨论。我们现在要把所有的规则按适当的次序,用合宜的标题写出来:一、 分析阅读的第一阶段:找出一本书在谈些什么的规则(1) 依照书的种类与主题来分类。
(2) 使用最简短的文字说明整本书在谈些什么。
(3) 将主要部分按顺序与关联性列举出来。将全书的大纲列举出来,并将各个 部分的大纲也列出来。
(4) 确定作者想要解决的问题。
二、 分析阅读的第二阶段:诊释一本书的内容规则(5)诊释作者的关键字,与他达成共识。
(6)由最重要的句子中,抓住作者的重要主旨。
(7)知道作者的论述是什么,从内容中找出相关的句子,再重新架构出来。
(8)确定作者已经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是没解决的。再判断哪些是作者知道他没解决的问题。
三、 分析阅读的第三阶段:像是沟通知识一样地评论一本书的规则A. 智慧礼节的一般规则
(9)除非你已经完成大纲架构,也能诠释整本书了,否则不要轻易批评。(在你说出:“我读懂了!”之前,不要说你同意、不同意或暂缓评论。)(10)不要争强好胜,非辩到底不可。 (11)在说出评论之前,你要能证明自己区别得出真正的知识与个人观点的不同。B.批评观点的特别标准(12)证明作者的知识不足。
(13)证明作者的知识错误。
(14)证明作者不合逻辑。
(15)证明作者的分析与理由是不完整的。
 - 读书不在多,而在精,精通之后就会拥有跟作者一样的能力,他们也就成了权威人士,这样他们也会变成老师,作者。所以目前看来一天读一本书是不现实也没啥作用的。把跟自己相关的,有用的知识好好琢磨,理解,钻研,学精,成为这一方面的专家就ok。
 - 要怎样才能知道你是否适当地运用自己的经验,来帮助你读懂一本书呢?最 确定的测验方式就是我们讨论过的方式,跟测验你的理解力一样,问问你自己:在你觉得自己了解了的某一点上,能不能举出一个实例来?
 - 内在阅读的规则是在阅读一本书之前,你要先看作者的序与前言。相反地,外在的阅读规则是除非你看完了一本书,否则不要看某个人的导读。这个规则尤其适用于一些学者或评论家的导言。
 -对于导读类书籍和诠释类书籍,最好是自己阅读过原著之后再读,第一是自己了解了,算是查漏补缺,第二是如果后看原著,会被影响。对于摘要类书籍,在分析阅读时最好自己做一份摘要,在主题阅读时可以让我们先了解一下这本书,看值不值得读。
 - 使用工具书时,先得问一个明确的问题,就是你要找什么,这样在找答案的过程中才能受益。另外一点,你要知道在哪里才能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这就要大概了解尽可能多的工具书类别及使用方法。
 - 如果一开始阅读你就要查很多生字的话,你一定会跟不上整本书的条理。字典的基本用途是在你碰到一个专业术语,或完全不认识的字时,才需要使用上。即使如此,在你第一次阅读一本好书时,也不要急着使用字典,除非是那个字与作者的主旨有很大的关联,才可以查证一下。
 - 不要囫囵吞枣地将字典背下来。不要为了想立即增进字汇能力,就将一连串的生字背下来,那些字义跟你的实际生活经验一点关联也没有。简单来说, 字典是关于字的一本书,而不是关于事的一本书。(我的理解,思维方式就是说你看待一件事的态度,这才是最重要的)
 - 专有名词与普通名词(根据他们指的是一件事,或是很多的事);具体名词或抽象名词(根据他们指的是我们能感知的事,或是一些我们能从心里理解,却无法由外在感知的事)。
 - 理想上,最好的百科全书应该是又以主题,又按字母来编排的。它呈现的材料以一篇篇文章表现时,是按字母来排列,但其中又包括某个主题的关键与大纲—基本上就是一个目录。(目录是在编排一本书的文章时用的,与索引不同。索引是用字母排列的。)以我们所知,目前市面上还没有这样的百科全书,但值得努力去尝试一下。
 - 阅读论说性作品的三组规则,第一组是找出作品的整体及部分结构,第二组是定义与诠释书中的共识、主旨与论述。第三组是评论作者的学说,以赞同或反对的意见完成我们对他的作品的理解。
 - 阅读想象文学时的规则,第一点是将其分类,是小说还是诗歌,还是戏剧;第二点是简要地把握故事剧情,因为在剧情里透露出作者的意思。第三点是想象文学的架构要整体把握。
 - 批评有技巧,体现的是自己的品味。如何正确地批评。
 - 阅读比如诗歌与戏剧等文学作品时,不需要实践,但是需要切身体会;阅读故事书时需要全心全意地快读,融入角色本身;
 - 就算一开始不太清楚,也不要焦虑。事实上,一开始本来就是不清楚的。故事就像我们的人生一样,在生命中,我们不可能期望了解每一件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或把一生全都看清楚。但是,当我们回顾过去时,我们便了解为什么了。所以,读者在阅读小说时,全部看完之后再回顾一下,就会了解事件的关联与活动的前后顺序了。
 - 荷马的《伊里亚特》与《奥德赛》,维吉尔的《埃涅阿斯纪》,但丁的《神曲》与弥尔顿的《失乐园》。 荷马、维吉尔、但丁与弥尔顿—每一个优秀的诗人都是他们的读者,其他作者也不用说。这五本书再加上《圣经》,是任何一个认真的读书计划所不可或缺的读物。
 - 莫里哀(Moliere)的喜剧
 - 对我们来说很容易看出来该做些什么,但我们能在有限的时间中看清楚一切吗?在阅读希腊悲剧时,你要一直把这个问题放在心中。
 - 一首好诗可以用心研读,一读再读,并在你一生当中不断地想起这首诗。你会在诗中不断地找到新点子、新的乐趣与启示,对你自己及这个世界产生新的想法。
 - 阅读抒情诗的第一个规则是:不论你觉得自己懂不懂,都要一口气读完,不要停; 阅读抒情诗的第二个规则是:重读一遍—大声读出来,而且 你大声朗诵诗句,会发现似乎说出来的字句可以帮助你更了解这首诗, 你的耳朵也会抗议你的眼睛所忽略的地方 ; 
 - 爱不受时间愚弄,虽然红唇朱颜敌不过时间舞弄的弯刀;
爱却不因短暂的钟点与周期而变貌,直到末日尽头仍然长存。
 - 阅读历史的两个要点是:第一,对你感兴趣的事件或时期,尽可能阅读一种以上的历史书。第二,阅读历史时,不只要关心在过去某个时间、地点真正发生了什么事,还要读懂在任何时空之中,尤其是现在,人们为什么会有如此这般行动的原因。
 - 如果我们要把历史读好,我们就要弄清楚这本书在谈什么,没有谈到的又是什么。
 - 说故事的方法有很多种,我们一定要知道这位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来说故事的。
 - 伟大的哲学家总能厘清生活中的复杂,看出简单的差别—只要经由他们说明过,原先困难无比的事就变得很简单了。如果我们要学习他们,提问题的时候就一定也要有孩子气的单纯—而回答时却成熟而睿智。
 - 哲学是思考人类应该怎么做的,这是实践和实验不了的,这是思考的。但是这东西对我们实际行动有指导意义。
 - 检视阅读与分析阅读的关系,在检视阅读中的两个步骤—第一个是浏览,第二个是粗浅地阅读—也就是分析阅读的前两个步骤。浏览能帮助你准备做分析阅读的第一个步骤:你能确定自己在读的是什么主题,能说明这是什么样的书,并拟出大纲架构。粗浅的阅读对分析阅读的第一步骤也有帮助。基本上这是进入第二步骤的准备动作。在第二个步骤中,你要能够与作者达成共识,说明他的主旨,跟随他的论述,才能够诠释整本书的内容。
 - 做主题阅读时,第一是要确定一个小的,合理的主题,然后寻找这个主题相关的书目;第二步是将这些书目使用检视阅读(浏览和略读)的方法读一遍(不要使用分析阅读),过滤掉跟主题无关的书,确定需要重点阅读的书。 你至少对其中一些书在谈些什么有点概念了,而且你也有想要研究的主题了 ;第三步就是在剩余的书目中使用主题阅读的正式步骤了。
 - 主题阅读步骤一:找到相关章节。 你是为了要解决自己的问题才阅读—而不是为了这本书本身的目的而阅读。所以在检视阅读时画出或进入主题阅读后检视一遍书目,找出与我们研究的主题相关的章节来阅读。
 - 主题阅读步骤二:带引作者与你达成共识。这时我们要做书的主人, 在进行主题阅读时,我们要建立一组词汇,首先帮助我们了解所有的作者,而不是其中一两个作者(这原理跟软件工程建模中找业务用例相同);其次帮助我们解决我们的问题。
 - 主题阅读步骤三:厘清问题。 我们得建立起一组不偏不倚的主旨。最好的方法是先列出一些可以把我们的问题说得比较明白的问题,然后让那些作者来回答这些问题。这最害怕的就是我们头脑没有确定的目标,而跟着作者转来转去,不知道如何下手。
 - 主题阅读步骤四:界定议题。也就是对不同作者的不同意见做界定归纳整理。 我们就要找出不同意见彼此之间的关联,再根据作者的观点来作分类。
 - 主题阅读步骤五:分析讨论。我们不可能从别人的答案中找到真理,就算是,我们也得找到足够的理由来支持。所以我们要依照特定的顺序来提问题,也要能够辨认为什么是这个顺序。我们必须说明这些问题的不同答案,并说明原因。这是我们研究的内容。
 - 主题工具书能从三方面帮助刚开始做研究的人:启动阅读,建议阅读.指导阅读。
 - 主题阅读中的两个阶段。一个是准备阶段,另一个是主题阅读本身:一、 观察研究范围:主题阅读的准备阶段(1) 针对你要研究的主题,设计一份试验性的书目。你可以参考图书馆目录、专家的建议与书中的书目索引。
(2) 浏览这份书目上所有的书,确定哪些与你的主题相关,并就你的主题建立起清楚的概念。二、 主题阅读:阅读所有第一阶段收集到的书籍(1) 浏览所有在第一阶段被认定与你主题相关的书,找出最相关的章节。
(2) 根据主题创造出一套中立的词汇,带引作者与你达成共识—无论作者是否实际用到这些词汇,所有的作者,或至少绝大部分的作者都可以用这套词汇来诠释。
(3) 建立一个中立的主旨,列出一连串的问题—无论作者是否明白谈过这些问题,所有的作者,或者至少大多数的作者都要能解读为针对这些问题提供了他们的回答。
(4) 界定主要及次要的议题。然后将作者针对各个问题的不同意见整理陈列在各个议题之旁。你要记住,各个作者之间或之中,不见得一定存在着某个议题。有时候,你需要针对一些不是作者主要关心范围的事情,把他的观点解读,才能建构出这种议题。
(5) 分析这些讨论。这得把问题和议题按顺序排列,以求突显主题。比较有共通性的议题,要放在比较没有共通性的议题之前。各个议题之间的关系也要清楚地界定出来。注意:理想上,要一直保持对话式的疏离与客观。要做到这一点,每当你要解读某个作家对一个议题的观点时,必须从他自己的文章中引一段话来并列。
 - 阅读时需要主动,主动的最好方法是带着问题去读。一定要想作者为什么写这本书,也就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使用了什么样的方法和手段,最后解决了没有,解决的彻底吗?我们还要做什么?
 - 这本书是在阅读程浩的《站在两个世界的边缘》这本书时发现的,配合着《书都不会读,你怎么成功》这本书更有效果。二志成的书教我们如何通过读书改变命运,提高专业技能,获得心智的提升。这本书是专门教我们如何阅读书籍本身的技巧与规则。
 - 好多书只是为了了解资讯,而真正有用的书是帮我们如何生活的更好,这种书有必要好好读。主要是为了增进我们的心智与理解力。
 - 本书的第一个附录清单,关于伟大书籍的推荐。
 - 帮你找出对你最有意义的书目。测验是这样进行的:如果你被警告将在一个无人荒岛度过余生,或至少很长的一段时间,而假设你有时间作一些准备,可以带一些实际有用的物品到岛上,还能带十本书去,你会选哪十本?
 - 作者为这本书专门建立的网站, A guide to Reading the Great Books.
 - 
 - 像心理学或者专业书,比较难懂,或者需要不断揣摩,练习,挖掘字里行间信息的书就买纸质版,像故事书,小说等其他书就看电子书了,其中做笔记的话最终以电子版为好!
 - 今年的100本专业书中要包含这么几个主题,也就是算主题阅读吧,第一个是以《如何阅读一本书》为中心,练习和琢磨阅读,文法,逻辑相关的知识;第二个是敏捷开发,需求分析相关的知识,这算是今年及以后吃饭的本钱了;第三个就是如何跟客户打交道方面的知识,酒的知识。
 - 学习下围棋,学习相关的知识。
 - 




读《如何阅读一本书》笔记

标签:

原文地址:http://www.cnblogs.com/tops/p/aa11a6bf1fceb95e52a870ba0b5d8ed3.html

(0)
(0)
   
举报
评论 一句话评论(0
登录后才能评论!
© 2014 mamicode.com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gaon5@hotmail.com
迷上了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