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目录
1. 眼图的形成 ...................................................................................................................................... 2
1.1 传统的眼图生成方法 ...................................................................................................... 2
1.2 实时眼图生成方法 .......................................................................................................... 3
1.3 两种方法比较 ................................................................................................................... 4
2. 眼图的结构与参数介绍 .................................................................................................................... 4
2.1 眼图的结构图 ........................................................................................................................... 4
2.2 眼图的主要参数 ....................................................................................................................... 5
2.2.1 消光比 ............................................................................................................................ 5
2.2.2 交叉点 ............................................................................................................................ 5
2.2.3 Q因子.............................................................................................................................. 6
2.2.4 信号的上升时间、下降时间....................................................................................... 6
2.2.5 峰—峰值抖动和均方根值抖动 .................................................................................. 6
2.2.6 信噪比 ............................................................................................................................ 6
3. 眼图与系统性能的关系 ................................................................................................................. 7
4. 眼图与BER的关系 ......................................................................................................................... 7
4. 如何获得张开的眼图 ..................................................................................................................... 8
5. 阻抗匹配的相关知识 ..................................................................................................................... 9
5.1 串联终端匹配 ........................................................................................................................... 9
5.2 并联终端匹配 .........................................................................................................................10
6. 眼图常见问题分析 ....................................................................................................................... 10
7. 总结 ................................................................................................................................................ 17
1. 眼图的形成
眼图是一系列数字信号在示波器上累积而显示的图形,其形状类似于眼睛,故叫眼图。
在用余辉示波器观察传输的数据信号时,使用被测系统的定时信号,通过示波器外触发或外同步对示波器的扫描进行控制,由于扫描周期此时恰为被测信号周期的整数倍,因此在示波器荧光屏上观察到的就是一个由多个随机符号波形共同形成的稳定图形。这种图形看起来象眼睛,称为数字信号的眼图。
示波器测量的一般信号是一些位或某一段时间的波形,更多的反映的是细节信息。而眼图则反映的是链路上传输的所有数字信号的整体特性。如下图:
1.1 传统的眼图生成方法
采样示波器的CLK通常可能是用户提供的时钟、恢复时钟、或者与数据信号本身同步的码同步信号.
图:采样示波器眼图形成原理
1.2 实时眼图生成方法
实时示波器通过一次触发完成所有数据的采样,不需附加的同步信号和触发信号.通常通过软件PLL方法恢复时钟。
图:实时示波器眼图形成原理
另一种示意图:
图:实时示波器眼图形成原理
1.3 两种方法比较
1. 传统的方法比实时眼图生产方法测量的速度要慢100至1000倍。
2. 传统的眼图生成方法测量精度没有实时眼图生成方法高。
3. 传统的方法会引入触发电路噪声,时钟恢复电路噪声。
4. 传统的方法眼图的分析功能有限。
2. 眼图的结构与参数介绍
2.1 眼图的结构图
图:眼图的结构框架
注:二进制信号传输时的眼图只有一只“眼睛”,当传输三元码时,会显示两只“眼睛”。如下图所示:
2.2 眼图的主要参数
眼图主要的参数有如下:消光比、交叉点、Q因子、信号的上升时间、下降时间、峰—峰值抖动、均方根值抖动、信噪比等。
2.2.1 消光比
消光比定义为眼图中“1”电平比“ 0 ”电平的值。根据不同的速率、不同的传输距离、不同的激光器类型,消光比要求不一样。一般的对于FP/DFB直调激光器要求消光比不小于8.2dB 。EML电吸收激光器消光比不小于10dB 。ITU-T中对于消光比没有规定一个最大值,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消光比可以无限大,消光比太高了,将导致激光器的啁啾系数太大,导致通道代价超标,不利于长距离传输。
一般建议实际消光比与最低要求消光比大0.5~1.5dB。这不是一个绝对的数值,之所以给出这么一个数值是害怕消光比太高了,传输以后信号劣化太厉害,导致误码产生或通道代价超标。
2.2.2 交叉点
交叉点就是两只眼睛交叉的地方,它的比例反映了信号的占空比大小。由于传输过程中,光信号的脉冲宽度将会展宽,导致接收侧的交叉点相对于发送侧上
移。为了有利于长距离传输,保证接收侧的交叉点比例在大约50%左右,使得接收侧的灵敏度最佳,我们一般建议在发送侧把交叉点的位置稍微下移一些 ,一般发送侧交叉点比例建议控制在40%~45%。
2.2.3 Q因子
Q因子可以通过示波器测得,它综合反映出眼图的质量问题。Q因子越高越好,表明眼图的质量越好。Q因子一般受噪声、光功率、电信号是否从始端到终端阻抗匹配(有关阻抗匹配,后文会详细说明)等因素影响。一般来说,眼图中“1”电平的这条线越细、越平滑,Q 因子越高。在不加光衰减的情况下,发送侧光眼图的Q因子不应该小于12 ,越高越好。接收测的Q因子不应该小于6 ,越高越好。
2.2.4 信号的上升时间、下降时间
信号的上升时间、下降时间反映了信号的上升、下降的快慢,一般指整个信号幅度的20%~80%的变化的时间。一般要求其上升、下降时间不能大于信号的周期的40%。如9.95G信号要求其上升、下降时间不大于40ps。
2.2.5 峰—峰值抖动和均方根值抖动
峰—峰值抖动和均方根值抖动,可以定性反映信号的抖动大小,做为比较参考,这两个测量值是越小越好。定量地测量输出抖动还是要专门的测试抖动的仪表,如Agilint 的37718、ACTERNA 的ANT20-SE 在测量抖动的时候 仪表一般需要预热30分钟以上,才能保证测量值相对准确。
2.2.6 信噪比
信噪比同样可以定性反映信号的质量好坏,做为一个比较参考。这个测量值是越大越好,一般在发送侧的测量值都大于30dB。定量地测量需要使用光谱分析仪。
3. 眼图与系统性能的关系
经过研究和实验可以从眼图中得出整体系统的性能情况,这里我们结合眼图框架给出下面的结论。
图:眼图的结构图
1. 最佳抽样时刻应是“眼睛”张开最大的时刻;
2. 眼图斜边的斜率决定了系统对抽样定时误差的灵敏程度;斜率越大,对定时误差越灵敏;
3. 眼图的阴影区的垂直高度表示信号的畸变范围;
4. 眼图中央的横轴位置对应于判决门限电平;
5. 过零点失真为压在横轴上的阴影长度,有些接收机的定时标准是由经过判决门限点的平均位置决定的,所以过零点失真越大,对定时标准的提取越不利。
6. 抽样时刻上、下两阴影区的间隔距离之半为噪声容限,噪声瞬时值超过它就可能发生错误判决。
4. 眼图与BER的关系
经过研究分析,可以得出眼图与误码率关系如下图所示:
利用眼图分析抖动得到浴盆曲线(Bath Tub),从而进行误码率的估算,结果如下图所示:
图:眼图的浴盆曲线与误码率分析图
4. 如何获得张开的眼图
1) PCB走线长度
短走线并非始终能够满足,但是短走线意味低损耗。
2) 走线宽度
宽走线可以降低趋肤效应。
3) 减小板材的介电常数
即降低介电损耗(Dielectric Loss),但将增加成本。
4) 信号预加重和均衡处理
通过对跳变位预加重(Pre-Emphasis)处理补偿线路上因信号跳变产生的针对高频分量的损耗。
5) 其它接收端均衡处理等。
5. 阻抗匹配的相关知识
阻抗匹配是负载阻抗与电源内阻抗或与传输线波阻抗之间的特定配合关系。阻抗匹配是指在能量传输时,要求负载阻抗要和传输线的特征阻抗相等,此时的传输不会产生反射,这表明所有能量都被负载吸收了。反之则在传输中有能量损失。在高速PCB设计中,阻抗的匹配与否关系到信号的质量优劣。
常见阻抗匹配的方式有两种
5.1 串联终端匹配
在信号源端阻抗低于传输线特征阻抗的条件下,在信号的源端和传输线之间串接一个电阻R,使源端的输出阻抗与传输线的特征阻抗相匹配,抑制从负载端反射回来的信号发生再次反射。
串联匹配是最常用的终端匹配方法。它的优点是功耗小,不会给驱动器带来额外的直流负载,也不会在信号和地之间引入额外的阻抗,而且只需要一个电阻元件。
匹配电阻选择原则:匹配电阻值与驱动器的输出阻抗之和等于传输线的特征阻抗。常见的CMOS和TTL驱动器,其输出阻抗会随信号的电平大小变化而变化。因此,对TTL或CMOS电路来说,不可能有十分正确的匹配电阻,只能折中考虑。链状拓扑结构的信号网路不适合使用串联终端匹配,所有的负载必须接到传输线的末端。
常见应用:一般的CMOS、TTL电路的阻抗匹配。USB信号也采样这种方法做阻抗匹配。
5.2 并联终端匹配
在信号源端阻抗很小的情况下,通过增加并联电阻使负载端输入阻抗与传输线的特征阻抗相匹配,达到消除负载端反射的目的。实现形式分为单电阻和双电阻两种形式。
匹配电阻选择原则:在芯片的输入阻抗很高的情况下,对单电阻形式来说,负载端的并联电阻值必须与传输线的特征阻抗相近或相等;对双电阻形式来说,每个并联电阻值为传输线特征阻抗的两倍。
并联终端匹配优点是简单易行,显而易见的缺点是会带来直流功耗:单电阻方式的直流功耗与信号的占空比紧密相关;双电阻方式则无论信号是高电平还是低电平都有直流功耗,但电流比单电阻方式少一半。
常见应用:以高速信号应用较多。
6. 眼图常见问题分析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些典型的较好的眼图和一些有问题的眼图,并分析这些眼图的问题在哪里。
以下是一个较好的622M的光眼图,我们可以看出比较对称,眼线很细,消光比适中,Q因子很高,达到了24.
以下为不加STM-4滤波器的622的眼图,可以看出眼图的眼线较细,特别是上升、下降沿,“1”电平有点波动,这是因为不加低通滤波器以后,信号的高频
谐波没有被滤掉,各谐波分量叠加起来成为有波纹的方波。我们看到即使“1”电平不平坦,其Q因子仍然达到21.7。
以下为一个较好的2.5G的,眼图比较对称,眼线比较细,“0”、“1”电平都比较平滑,消光比适中,Q因子较高。
以下为较好的10G眼图,眼图对称,眼图比较细,特别是“0”、“1”电平;上升、下降沿稍粗一点,可见信号的抖动较大;消光比适中,Q因子较高。交叉点稍微高,实际调试中,可以将交叉点调低一点点。
总的来说,速率越高,眼图质量将越差。这主要由两个方面引起:第一是抖动,速率越高,抖动越难控制;第二是噪声,由于测试过程一般都要加相应的低通滤波器,10G信号的低通滤波器的带宽大约为8GHz,622M信号的低通滤波器的带宽大约为500MHz,从500MHz~8GHz这个频率范围的噪声,被622M信号的滤波器滤掉了,却没有被10G信号的滤波器滤掉,所以从眼图看了,10G信号的噪声更大一下。
有问题的眼图分析
以下为一个有问题的622M眼图,这个眼图问题比较多,我们来一一分析:
首先,眼图有非常明显的两个上升、下降沿(俗称双眼皮);“0” 电平“1”电平不平坦,信号有过冲,下冲;消光比偏低只有4.1dB ;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怀疑是信号的阻抗不匹配,导致信号的过冲、下冲和多径。这个眼图还说明了另一个问题,眼图要能够套住模板只是眼图的最基本的要求,而不是唯一的要求。我们看一下,这个眼图的边的离模板还是有一定的余量的。
我们再来看看以下622M眼图,其问题在于噪声非常大,估计是信号的滤波没有处理好。
以下为2.5G眼图,总的质量还不错,存在的问题是眼图有点歪,不对称,这个跟激光器的调制特性有一定的关系。
以下2.5G眼图,存在的问题是抖动较大,注意与上一个眼图比较,其上升、下降沿都较粗,特别注意比较其峰峰值抖动、均方根抖动、下图都比上图的大。
以下2.5G的眼图就比较糟糕,眼图扭来扭去的,上升、下降都很缓,信号质量不好,Q因子只有6.4。消光比也很低,只有6.6dB。其原因可能是驱动器、激光器本身问题、或者阻抗非常不匹配。
以下一个为2.5G眼图,可以明显看出眼图的上升沿有振铃,可能两个原因引起的:第一是信号线上面阻抗不匹配;第二是直调激光器的张驰振荡引起的振铃。
以下为10G眼图,眼图存在两个问题,第一消光比太低,只有10dB。眼图“1”电平很粗、不平坦。可能的原因是:信号不匹配引起的。
以下10G眼图没有其测量数据,但是从眼图的上升、下降沿比较粗可以看出来,其信号的抖动比较大。
以下为10G眼图,这个眼图的问题是噪声比较大,这从哪里看出来呢? 请注意,眼图的上升、下降、“1”电平都比较粗,整个眼图散点比较多,很不干净。
以上三个眼图我们分析了导致眼图不好的三种情况:阻抗不匹配、抖动、噪声。这三种情况如何从眼图看出来呢?
如果眼图的“1”电平线比较粗、不平坦(上面),那么就是阻抗不匹配引起的。解决问题要从保证从始端到终端阻抗匹配。如果眼图的上升、下降沿比较粗(中间),那么就是抖动引起的,解决问题要从减小信号抖动,如:提高输入时钟质量,合理设计锁相环,特别是低通滤波器部分着手。如果眼图的都比较粗(全部),那么就是噪声引起的,一般来说是电源噪声、地回路不通畅或者信号周围有大的干扰源引起的,解决问题也是要从这几方面着手。
对于眼图,不能以一把尺子来衡量,速率越高,眼图质量越难保证;目标传输距离越远,要求的眼图质量也好;同时有数据、时钟输入的光模块比只有数据输入的光模块的眼图质量会更好一些,特别在抖动方面;
7. 总结
本次研究眼图,仅仅是定位在综述报告水平,只是较初级的理解,对于眼图的深入原理和应用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实验。
标签:
原文地址:http://www.cnblogs.com/heiyue/p/43329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