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第一个问题,在之前我在管理软件部时也曾遇到,这是我们这院长久存在的一个现象——重技术轻管理,其实也从侧面反应出一个问题:我们学生在技术上很渴望,但缺少给他们锻炼各实践的机会,或者是存在着这样的机会,没有人能主动站出来,担起重任,把机会拿下来,供给大家学习与分享。所以大家都在等,等着有人给机会去锻炼。
那么该如何去解决这问题呢?
首先,我们做任何事情的思路要清淅,都要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再到解决问题这样的思路去考虑。
从我之前对基地同学的调查中可以得出,大家在遇到这些事情时在很大程序是受到社团或学生会制度的影响,有一个阶级观念的存在。这就从而有一个很奇怪的现场出现,同级或同班之前,难以用团队组织起来,所以往往一个年级,只有少数几个在基站真正去做着实事。特别是担起主要重任的那一个年级(比如大三这一年级)。
上面这一现象的出现,引起下面这个现象出现就很容易理解了,高年级的影响力不够,能提供吸引低年级成员加入的力度不够,所以在每一届换届时会有一种现象,招不到人。
从上面的分析可往回反思一下:
第一个反思,高年级的同学中,还存在不存在对基地有兴趣的人,或希望借基地来提高自己能力的人(包括沟通能力,组织能力,不单纯指技术)?如果存在,还有多少个人?
第二个反思,在以前的基地活动组织中,整体的氛围如何?是被动式地学习,还有形式主义地学习,或是主动性去学习?在学习氛围不好时,是否有想过如何去提高学习氛围?
第三个反思,所有加入到基地的成员中,最初的目的有没有一直落实清楚,基地的宗旨是不是大家都清楚,平时活动有没有围绕这个宗旨进行?
以上是我在基地时常常去想的三个问题,我建议你们可以去思考一下。
说到这里,其实还没有真正的讲到如何去解决这问题,关于如何去解决,可能你们在实际的环境中更能清楚地认识到问题,从而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法。
下面,我说一个小事例吧,在07年基地刚成立时,06级进入基地不下三十人,各个小组成员满编,但一年之后,同样存在如何管理的问题。
我们当时并不是说有什么很好的办法,当时分析来分析去,大家目的就有个,学以致用——实践创新。其实往低处想想,我们只要能把实践做好就足已。
于是我们采用这么一个方针,以项目为导向,以兴趣为牵影力,重组人员。一个项目中,可以用到的有哪几类人呢:策划人员(管理),需求,开发,美工,测试。那就以有兴趣的人员组合在一起,定期出成果,定期做成果分享,进行组合学习。做到有的放失。
那这时又会出现一个问题,项目从哪里来呢?其实这个很好解决,项目可以是来源于真实的项目,也可以是虚构的,或可以是从网上拿项目来做。如果实在没有,我可以提供题目给你们研究。
从上面分工,对应到就业又是如何呢?能组织起大家来的,在就业后,往项目经理角色转换非常快(项目经理重管理,与技术关系不大,师兄就是技术差,偏爱管理),需求分析的好的人,以后可以往需求分析师转,开发,美工,测试都有其对应的工作岗位。两三个这样的项目历练下来,就业完全不成问题。当然,前提是都认认真真去做。
下面这个问题是关系到你们就业的问题了,现在就业情况如何呢?我先说一下我在公司了解的真实情况,我们很希望能招到人,并且招到可以做事的人。所以就业你们完全不用太过于担心。
那么以你现在这现象,是否就不好呢,我想不一定,学习一个东西,如果真正投入下去,你认为要多久时间?一个月,三个月,六个月,一年?学习一门语言的基础(Java,C#,Android),给你一年时间够不够(坚持每天投入四个小时),你还有一年时间,坚持下去,你完全没有问题。(之前黄胜,三Y师兄,李光辉师兄都是比较晚才在学习的,他们能做到,你一样能),关于如何学习,下次可和你细说。
其实还有很多机会,大四我还会到学校招实习生,希望到时你能看上我们公司。
最后,待我向基地的成员问好,并希望你们能越办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