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ven a linked list and a value x, partition it such that all nodes less than x come before nodes greater than or equal to x. You should preserve the original relative order of the nodes in each of the two partitions.
For example,
Given 1->4->3->2->5->2 and x = 3,
return 1->2->2->4->3->5.
我们可以分两步解决:
1)遍历链表时,将其一分为二:第一次添加结点,即创建分区时,记住两个分区的header(par1和par2)。之后,用par1p和par2p指向分区的尾部,便于每次迭代向两个分区添加结点。
2) 链接两个分区:将分区2链接到分区1的尾部,并将分区2最后一个结点的next赋值为NULL(非常重要,后面会解释!)。
指针par1,par2都没有初始化为NULL,而后面的if却用par1或par2是否等于NULL作为初始化par1h和par2h的条件,另外最终partition1和partition2拼接后,未将最后一个结点的改为NULL,这两个初始化问题都将导致意想不到的运行结果(产生了循环链表,打印时造成死循环)。总结:1)变量除非后面立刻赋值,否则一定要初始化;2)处理链表时,尤其是对一个链表动“大手术”时,一定要注意是不是有next值没有改,导致循环链表。
前面的实现中,因为初始时指针为空,所以第一次使用之前必须初始化,这使代码变得复杂化了。我们可以添加两个dummy header来简化这个问题,与实现链表的insert()和delete()时的技巧相同。Dummy分配在栈上,函数返回时将直接被回收。总结:不仅是实现链表,只要对链表做大改动,特别是要动头结点时,使用dummy header能让代码变得简洁并且不易出错。
二级指针同样非常简洁,而且也不用在栈上分配两个dummy对象,也许速度上能更快一些。
Leetcode解题-链表(2.2.3)PartitionList
原文地址:http://blog.csdn.net/dc_726/article/details/446997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