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迷,mamicode.com
首页 > 其他好文 > 详细

写一本书和找一本书

时间:2014-06-08 04:59:17      阅读:212      评论:0      收藏:0      [点我收藏+]

标签:style   a   使用   数据   工作   linux   

端午和朋友去了苏州金鸡湖游玩,不料第二天下大雨,就呆在酒店玩Linux内核编译...感觉没意思就开始看那本总也看不完的《失控》,读到了一个思想,感觉挺有思想。
藏品多没什么意义,关键是索引,你能用最快的速度找到你想找的那件,这才是有意义的。
在一个博尔赫斯的那种包含所有图书的图书馆,找到一本书和写出那本书同样困难,找书的过程其实就是写书的过程。狄德罗,百科全书派人物,畅想了人类知识的汇总,汇总于一个博尔赫斯的图书馆中,但是他假设任何知识都是不可压缩的,即你不能用一个更短的短语来描述一个稍长的短语,在这种情况下,索引就是知识点本身。索引就是一种数据压缩,靠索引来查找会大大减小搜索空间。
       类似的思想,我在很早以前也想过,我曾经觉得,家里只要一本新华字典就够了,因为不管是我的作文还是四大名著,所用的字都在这本字典中,可是,关键之处已经不再是字本身,而是字与字之间的关系。
       在如今的信息碎片化时代,这是多么痛的领悟啊!信息碎片已经淹没了几乎所有人,我们终于有机会徜徉于狄德罗的百科全书了,但是我们什么也找不到,我们处在一个时时刻刻找寻的时代,具体在找什么,谁也不知道,找寻的过程替代了我们思考的过程,殊不知,找寻的代价已经超过了思考的代价。我曾经在Linux终端上工作的时候,希望输入一个之前输过的命令,可以采用三个办法,第一个办法是再输一遍,第二个是使用bash历史命令的自动补全,第三个是往上翻,哪个更节省时间呢?其实我只是想输入一个ls而已,直接输入敲两个字符和一个回车即可,但是如果采用其它两种方式,击键次数无疑会更多,孰优孰劣?值得思索。
       写一本书的代价可能会比找一本书的代价更低...信息太多,等于没有信息。

写一本书和找一本书,布布扣,bubuko.com

写一本书和找一本书

标签:style   a   使用   数据   工作   linux   

原文地址:http://blog.csdn.net/dog250/article/details/29186099

(0)
(0)
   
举报
评论 一句话评论(0
登录后才能评论!
© 2014 mamicode.com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gaon5@hotmail.com
迷上了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