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迷,mamicode.com
首页 > 其他好文 > 详细

管理杂谈之理论篇(转)

时间:2015-04-19 12:59:36      阅读:167      评论:0      收藏:0      [点我收藏+]

标签:

我们很多人都看过《三国演义》,不知大家有没有思考过这样一个问题:魏、蜀、吴三国的三个领导者——曹操、刘备(诸葛亮)、孙权,他们在在用人上有哪些优特点?

简 单而言,他们共同的优点就是重视人才,善于用人!先说刘备吧,其实提到刘备我更喜欢说诸葛亮,因为蜀国大部分时候都是诸葛亮在治理。诸葛先生的用人特点是 比较谨慎,优点是能够人尽其才,能够把合适的人放到合适的位置上,然而他用人最大缺点却是在培养人、提拔人存在严重问题,以至于后来诸葛累死之后落了个 “蜀中无大将,廖化为先锋”的局面,这也和他做事谨慎、事必躬亲,不敢放手用人、锻炼人有关吧,当然他也收了个学生姜维作为衣钵传人,但姜维毕竟不是诸葛 亮。

与 诸葛用人形成鲜明的对比的当属孙权了,孙权本人无论是治理国家还是带兵打仗,和曹操、诸葛亮都是无法相比的,但他善于用人、敢于用人,且用人不疑。在周瑜 之后的几个都督上,鲁肃、吕蒙还有那个年轻书生陆逊,用的都非常漂亮!如果让诸葛,恐怕他在用人上就没有孙权的魄力,尤其是陆逊。生子当如孙仲谋,你能说 孙权比曹操和孔明差吗?

说下曹操,说实话,无论文韬还是武略,曹操都是非常强的,爱才也善于用人,但是他最大的缺点是用人多疑,和孙权的用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最后,再问一个问题,如果有几个让你选择孙权、诸葛亮、曹操三个人做你的领导,你会选择谁呢?

这 个还是要看情况吧,如果你怀才不遇,那么可以考虑诸葛亮,他可以做到人尽其才;如果你想有更大的提升,那么可以考虑孙权。至于曹操,反正我是不会选择的, 那是因为帮他打下江山的那一天,也许就是狡兔死走狗烹的时候,为了稳住他的江山,一场文化大革命,什么杨修、荀彧、许攸的都死去吧,当然了这些人还没等到 曹操打下天下就提前归西了。

说了那么多,开始谈谈管理吧——

一、管理的含义

何谓管理?德鲁克给管理的定义就是“界定企业使命,协调并激励人力资源去达成这个使命。”界定企业使命是企业家的事情,对于一个管理者而言,可以理解为目标、任务,翻译过来管理就是协调激励人力资源,去达成目标

我们知道,对于一个管理者而言,其主要任务包含三个方面:达成目标团队建设部属成长,其中达成目标是核心,团队建设以及部属成长也都是为了以后更好的达成目标。

如 何达成目标呢?很多人往往提到的是计划、组织、协调、控制、领导但在这里还要加一点,即德鲁克提到的激励,这是达成目标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我们经常看到 那些战争片,在战斗打响之前,领导者一般都会做一些思想动员工作,激发士气,于是那些士兵个个像打了鸡血一样,斗志昂扬。战斗打响之后,上下一心,势不可 当,于是战争胜利了。作为一个管理者,一定要学会如何激励下属。

谈下部署成长,有的管理者在因为害怕下属超越自己,而压制下属,不给他们成长的机会,实际上最终也也限制了自己的发展空间,因为一个管理者的成功,往往是下属成全了他。

二、管理者的素质

相关专业知识、丰富的经验以及良好的沟通能力等那些素质就不说了。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看员工最不喜欢的什么样主管,排在前几名的分别是:一是心胸狭窄;二是不敢承担责任;三是不重承诺

记得早期david给我们做过一次经理管理工作培训,其中说过一句话:加入公司,离开主管。这句话让我记忆犹新,的确如此,如果是我们主管是个心胸狭窄、不敢承担责任还不重承诺的家伙,我想很多人都会考虑跳槽、换岗的(当然跳槽、换岗的原因多多,比如最普遍的对薪资的不满)。

专业知识差一点无倒还好说,只要有专业能力前的员工就好,但作为一个管理者,一定要做到心胸宽广。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一个管理者不仅要能够包容部署的错点、不足,更要能容得下那些能力较强的属下,这句话说来简单,但真正做到其实不易,想想刘邦、朱元璋那样的开国皇帝就知道了。至于不敢承担责任和不重承诺也是,自己都做不到,怎么去要求别人呢?

说到这里,我觉得公司的换岗制设定的非常好,允许员工换岗,这点也从一个方面减少了员工的流失。

三、管理思想

很多管理者一提到管理就推崇西方的那一套,什么德鲁克、法约尔、泰勒啊,还有什么所谓的X、Y理 论啊,看一些了解一点倒也没错,但作为国人,其实我们的老祖先已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东西,非常值得我们去学习思考。家里方的熊掌不用非要到国外找猪蹄 来充饥,实在有点对不住祖上。做个不恰当的比如,我们老祖宗穿鞋的时候他们还光屁股呢。先把祖上的好东西学习继承下来吧。

大 家知道,古代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人们思想最为活跃时期,那时候出现了各类思想家,提出了很多治世安邦的管理思想、理论,可谓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最 典型的有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思想以及以商鞅、韩非为代表的法家思想,这些对我们现代管理都有非常好的借鉴、指导意义。

先说法家的。前段时间看《大秦帝国》,其中讲的主要是秦穆公通过商鞅变法而把一个摇摇欲坠的秦国变得强大起来的故事,其中用的就是法制思想。

法家认为人性本恶,必须通过严格有力的法制来规范、约束人的行为,所谓刑法不诛心,不敢你心中想什么,只要没有做,那刑法都治不了你的罪。

与之相对的儒家思想认为人性本善,提前仁义道德,从思想上来约束人的行为。道家思想的核心是无为而治,这和法家的有为思想是明显对立的。

我们目前很多所谓的管理思想都源于儒道法这几家,不管哪一家、哪一派都有其局限性。在不同的情况下有所侧重也许更合适。

一种思想决定一种行为,做管理也是,没有一定的管理理论、管理思想指导,在管理过程中只凭感觉难免有一定的盲目。

上 面是古代的一些经世安邦的管理思想,再说下当今中西方的企业管理思想,西方的管理思想更多的是目标管理,以结果为导向,并不看重过程。与之相对的是日本企 业的管理,也追求结果,但更注重过程管理,做事必需遵守严格的规章制度。而国内企业的管理,则往往介于两者之间,即讲制度,更讲人情,比较中庸。

以上,比较说的比较虚,下面针对不同的管理思想做下阐述。

1无为而治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是个个人能力超强的管理者,无论治国治军还是治民,都有一手!最后,但由于工作事必躬亲,太过劳累,最后活活累死,时年54岁, 呜呼哀哉,呜呼痛哉!这也暴露了其管理过程中的一大缺陷——在提拔、培养人才方面做的不好,到其死后只落个“蜀中无大将,廖化为先锋”的局面,实在是一大 遗憾!作为一个管理者,当其做到一定的高度的时候,就需要多些“无为”,无为不是不做事,而是谋大事也!只有自己的无为,才能让下属更多有为,更大的提 升!当然,无为不是撒手不管,而是有所为有所不为。三国中这方面做的比较好的就是江东孙权,和他的几个竞争对手相比,无论从治理国家还是带兵打仗其他都要 逊色,但他知人善用!别的不说,就东吴的几个都督,无论周瑜鲁肃还是吕蒙陆逊,哪个不是顶呱呱的,一介书生陆逊火烧刘备连营八百里,让蜀国几尽腰斩。任用 这样有作为的无经验的年轻人不是一般领导者所具有的胆识。你能说孙权比曹操、诸葛亮差别?不尽然!江东子弟多俊杰,生子当如孙仲谋!无为是管理的最高境 界!

关于无为,再谈几点,一般层级越高越要学会无为,层级越低越要学会无为,基层的无为是无能的表现,高层的无为是才是大有为。这里就体现了一个管理的辩证思想。

2.制度化管理

    说制度化管理,典型的法家思想,这无疑和无为的思想是对立的。制度化管理是需要的,无为而治也是需要的,关键是看情况。

说 制度化管理,主要对执行者而言,在执行的过程中,你需要遵守相应的规章制度,不然的话那不就要天下大乱了。制度是冷冰冰的,是没有感情的,制度的好坏重要 吗?当然重要!小平同志说:一个好的制度,能把坏人变成好人,一个坏的制度,能把好人变成坏人!举个例子:很多人都听说过分粥的故事,一个人负责给别人分 粥,分完粥后,一个是让别人先拿,一个是让自己先拿,这两种制度都是分粥,但结果可能完全相反,当然是让别人先拿的制度可以分的更公平。

形势是变化的,制定的制度昨天可行,可能到了今天就不适合了,制度也需要与时俱进。当然,在制度变更之前,你就需要遵守旧的制度。

对于一个企业而言,制度化管理是需要的,但应根据不同情况需要在人性化和制度化管理之间做个平衡。如很多人不喜欢台资、日资企业,原因就是管理太过制度化,不够人性化。制度化没错,得看情况,比如对一些产线操作工而言,你就需要严格的制度去规范他们的行为,但对于IT研发人员这样脑力工作者而言,太制度化的东西只能限制他们的发挥,就需要做的更人性化些。

3.人性化管理

和制度化对立的就是人性化管理。古代儒家的仁爱以及墨家的兼爱就属于人性化管理思想。制度化管理是需要的,无为而治也是需要的,关键还是看情况。

    在我们国家很多人不怕犯法,但却怕一点,那就是社会舆论,这点在一些偏远的农村表现尤为明显,可能也是受到2000多年儒家的仁义道德思想的影响吧。

说 到这里,提到前些年远华答案的主犯——赖昌星,他对人性可谓了解深刻,看他如何把那些官员一个个拉下来马的:好色的,通过美女来色诱他;爱钱的,通过金钱 来收买他;既不好色也不爱财的却喜欢文物字画之类的,通过送他们珍贵的文物来笼络他……最后,一个又一个的官员被他搞定,为他服务。在中央直接派人抓他 时,那个省的公安局长冒死通知他逃跑,这种“忠诚”可谓让人感慨颇深。

有本书叫着《人性的弱点》,老外写的,我没有读过,不过有一点可以明确,是人都有欲望的,欲望往往就是人性最薄弱的地方,也是搞定一个人的突破口。

4.管理的境界

之前上管理培训课时,老师提到管理有四个境界:不敢、不能、不必、不愿。

不敢,就是通过严刑峻法,让人不敢触犯规范、制度。比如为了避免迟到现象,规定迟到一次扣100块钱,第二次扣200块,以此类推,相信迟到现象一定能够控制住。

不能,通过严密的制度、流程,让人没有犯错的机会。

不必,给你丰厚待遇,从物质上让你得到满足,没有犯错的必要。比如新加坡国家,他们的公务员待遇就十分丰厚,用不到贪污受贿,风险成本太大,一旦案发丢官罢职。

不愿,通过良好的教育,提高员工的素质。当然,这种比较理想化,能不能做到是另外一回事了。

我们现在很多管理启示都是停留在比较低层次的不敢、不能上,实际上情况如何呢?我想也许只能一笑而过了。

四、管理是门艺术

昨天和一个朋友交流,我问了她一个问题:管理是一门科学还是一门学问?她说是一门艺术,我很赞同。管理是一门学科,但却不是科学,我们可以说科学的管理或者管理科学,但管理并不是一门科学。所谓科学的东西,比如一个一个化学方程式,碳酸钙+盐酸—>氯化钙+水+二氧化碳,在美国成立,那么在中国也成立,而管理却不行,涉及到到的变量太多,时间、地点、环境、人、制度、文化、习俗等等,难以复制,比如说华为,你现在再按照他的成长路线来复制,可以在复制一个华为吗?答案是不可能,大环境都变了!

总结一句话:管理是一门艺术,是辩证的,管理工作因人、因事、因时、因势而异。

因人而异:

针 对不同的人(群),你的管理方式可能就要有所不同,比如一个单位里的新员工和资深老员工,管理方式能一样吗?孔老夫子提倡因材施教,管理上也应该如此,因 人而管,根据不同的人安排不同的任务。不同的对象管理方式方法上是不同的,当然一个团队的人数不同管理方式也能一一继承,5个人的团队和10个人20人的团队管理方式方法一样吗?肯定不相同。

因事而异:

我们知道时间管理理论中都会把事情分为重要紧急、重要不紧急、不重要紧急、既不重要也不紧急几类,针对这些不同情况的事情采取的处理方式也不同,所以我们针对这些不同的事情在管理上肯定也不能相同。

因时而异:

比 如,一个公司创立初期,所需要关注的就是如何生存下来,什么制度流程规范之类的并不重要,而且那些制度规范之类的往往会影响到小公司的效率,这种情况下采 取的对策就是想方设法的活下来,甚至会涉及到一些灰色地带。到了后来成长期,人员规模都不断壮大的时候,这时候制度、流程上就要抓紧制定了,否则再按照小 公司的那一套,很难做大,更不用说做强了。而到公司成熟期和官僚期,对应的管理策略可能也要相应改变,否则只能一步步走向坟墓了。

因势而异:

    在这里把它理解为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一个国家、地区的文化背景,或者整个行业的大环境等。

管 理是辩证的,也是与生俱来的,很多时候和学历无关,诸如那些开国帝王,如刘邦其实就一个不学无术的小混混,朱元璋也不过是一个没什么文化的讨过饭的和尚, 后来他们之所以能带领一批人打天下,有那么一帮人誓死追随他,你还能说一个人的“管理”能力和他的学历有直接关系吗?当然,这里并不是说学历不重要,这可 能涉及到超越管理的更高的一个层次了,领导力问题!

管理杂谈之理论篇(转)

标签:

原文地址:http://www.cnblogs.com/sandea/p/4438918.html

(0)
(0)
   
举报
评论 一句话评论(0
登录后才能评论!
© 2014 mamicode.com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gaon5@hotmail.com
迷上了代码!